分享

梁启超书法

 荣纳堂 2023-06-22 发布于天津

转自 卢秀辉

原标题: 他是近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中国人不可不知他。他死于被协和医院割错了腰子!


《书法家诗传·四六九·梁启超》

诗文/卢秀辉

为梁启超任公歌

茶坑新会外,世路异同垂。

通海十三听,高人舞象宜。

携饶识才逸,缘结有为兹。

岭粤硕儒聚,星升南北姿。

《马关》惹祸嵬,怒愤放情悲。

急写公车奏,需奔救政驰。

置之颈项罢,不愿凌欺随。

天下“康梁”知,宇寰传翰辞。

维新惊昼夜,变法恨开迟。

办报强扶吹,致函关封疑。

风云骑戊戌,血泪满裳持。

笑傲付头角,无穷万行诗。

亡垠瀛岛句,每读寸肠离。

烈士交生死,追魂哭临思。

归回花脸处,已是谏章师。

盘算利途益,抛扔理想疲。

再推共和出,时局旦昏移。

派系成钱本,租权自往危。

慌从官失后,又把过谋支。

所作引怀泣,焉能爽憾亏。

西边东渐及,国粹显尤奇。

固守文明造,方营大道涯。

斯君叹坎坷,也好素心遗。

还觉声清切,兴飘碧岫嬉。

他是近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中国人不可不知他。他死于被协和医院割错了腰子!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广东新会茶坑村人。

梁家十世为农,至梁启超祖父梁维清时,才开始誓志于学,梁维清是秀才,他教给孙子的是“亡宋、亡明国难之事”。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是梁维清三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寿命最长的一个。他未曾博得功名,在私塾中以教书为业。梁维清、梁宝瑛父子在乡间有一定的势力和影响,因他们热心乡事。

梁启超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补博士弟子。家里决定,送少年梁启超进广州学海堂读书,而梁启超当时才十三岁。光绪十五年(1889年),十七岁的梁启超在广州参加乡试中举,名列第八。乡试主考官李端棻是贵州人,以内阁学士身份出任广东乡试主考,李端棻在阅卷时,以为梁启超是“饱学宿儒”,文笔好、应答考题“熔经铸史”。于是,慧眼识拔梁启超,将他录取为第八名进士。梁启超前来拜见李端棻时,才知道这个才华横溢的少年才十七岁。梁启超给李端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端棻做主,将堂妹李蕙仙许配给了梁启超为妻。

光绪十六年,梁启超通过陈千秋认识了康有为。当时,康有为名声很大,梁启超一见大服,为康有为谈吐所迷,遂退出学海堂,抛弃旧学,专门跟从康有为学习。梁启超、陈千秋等人请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讲学。康有为主讲“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取万国公法比例推断之”,“大发求仁之义,而讲中外之故,救中国之法”。强调“逆乎常纬”,独辟新路。学生除听讲外,每人还有一本功课簿,专做笔记,将读书疑问或心得写在功课簿上,每半个月呈缴一次,由康有为一一批答。新颖生动的教学方法,所讲内容也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一下子抓住了年轻的梁启超,让他感到新奇而兴奋,他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了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协助康有为编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成为康有为的高足和得力助手。

光绪二十一年,梁启超随康有为入京参加会试,时《马关条约》签成。消息一经传出,会试举子无不群情愤慨。康有为命梁启超,先从广东省的举子中做工作,“上折拒和议”。然后,各省窜通。四月初八日,康有为、梁启超邀集1000余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廷,发动了近代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实行变法。梁启超协助组织会议,联络人士,而且还撰文誊录,起草奏书,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他的贡献,使天下从此知“康梁”。六月,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不久改为《中外纪闻》),梁启超是该报的主要撰稿人。几个月时间,使梁启超从一个普通士子,成为广为人知的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当时,梁启超才二十三岁。

次年,黄遵宪、汪康年等人在上海筹办《时务报》,邀请梁启超主持笔政。梁启超在《时务报》擅长用浅显流畅的文字来阐述重大的时事问题和深刻的道理,文章有很强的鼓动性。他鼓动西学,力反封建专制。严复称道:“任公文笔,原自畅遂。其自甲午以后,于报章文字,成绩为多,一纸风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时务报》因为梁启超的作用,影响迅速扩大,成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张之洞眼红该报的能量,唆使汪康年争权,逼走了梁启超。

梁启超书法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月,梁启超来到北京,跟随康有为呼号维新。四月二十三日(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进行“戊戌变法”。五月十五日(7月3日),光绪召见梁启超,“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大加奖励”,赏六品衔,令梁启超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出北京,出奔日本,开始了流亡生活。恰好孙中山也在日本,孙中山以康梁经此惨祸,会有自省,乃约康梁相见。在康有为的眼里,孙中山是乱党,怎么肯见?

海外的斗争还不似国内,比国内更复杂、更直接、更不择手段、更无道德压束、更防不胜防。孙中山的反满主张得到了海外华人的支持,尤其在日本华人中的影响更大。康有为想拉拢孙中山,借势为他所用,派梁启超等人前去协商合作事宜。梁启超试图说服孙中山加入勤王运动,与众人设计,想让“勤王”成为既成事实。梁启超将孙中山、陈少白等人带到保皇党的活动场所,在谈话中间,忽然摆出香案祭出所谓光绪的衣带诏,要孙中山等人叩拜,孙中山当场拒绝,并转身准备离开,保皇党众人一拥而上,围住孙中山不让他们走。陈少白大怒,抓住梁启超的衣领轮起左臂就打,一脚踢翻香案扯坏衣带,高声喝骂:“我乃堂堂炎黄子孙,不是满清奴才,怎么拜此小丑?你们真卑鄙!”康党只好退后,让孙中山而去。

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组成“责任内阁”,任梁启超为法部次官。梁启超改吹袁世凯“项城坐镇于上,理财治兵,此其所长也。鄙人则以言论转移国民心理,使多数人由急激而趋于中立,由中立而趋于温和,此其所长也。分途赴功,交相为用”。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梁启超结束了长达14年的流亡生活,从日本回国。鼓吹集权,竭力为维护袁世凯的统治服务。为了与国民党对抗,梁启超组建了民主党,又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为进步党,成为唯一能与国民党对抗的大党。梁启超至此,以反对国民党,配合袁世凯为主要行动纲领,紧接舆论工具,利用他办报撰文的长项,反对革命运动。

袁世凯对梁启超还是存有两手的,仅在舆论上利用,职务上从来没有放过大权、实权,为任职问题,梁启超与袁世凯开始了若即若离。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后,梁启超才对袁世凯完全失望,发出了讨袁檄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1916年3月,梁启超应广西督军陆荣廷的邀请,绕经香港、越南赶到广西,参加护国讨袁运动。此时的民国最是混乱,陆荣廷是袁世凯登帝位的积极劝进人,看形势不妙,陆荣廷一个华丽的转身,又成了讨伐袁世凯的急先锋。五月六日,军务院在广东肇庆成立,梁启超任抚军兼政务委员长。袁世凯病死后,梁启超深深地陷入北洋军阀的内部纷争之中,为段祺瑞代言,成为段祺瑞的支持者,让段祺瑞轻而易举地“统一”了中国。

为要不要对德宣战?段祺瑞、黎元洪发生了尖锐的冲突,梁启超果断支持段祺瑞对德宣战。被国会否决后,段祺瑞及梁启超运用各种手腕玩弄政治。梁启超指示研究系议员辞职,向黎元洪和国会施加压力。还借助张勋“辫子军”赶走黎元洪,然后又反过来讨伐张勋,段祺瑞立下了“再造共和”的不可一世的功绩,重新执掌北洋政府。梁启超和研究系,拥段有功成为政治新贵,梁启超被封为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的头衔。第一次掌握到实权的梁启超,志满意得,扬眉吐气,以为终于可以当家做主了。1917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15日,段祺瑞政府被迫辞职,梁启超也递送了辞呈。从此,梁启超告别了政治舞台,专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

梁启超的政治主张也发生了变化,从鼓吹西学到全盘否定,再到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转而专心学术。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梁启超一生很勤奋,著述宏富,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梁启超是清末优秀的学者,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26年3月8日,梁启超因尿血,去协和医院诊治。透视发现右肾有一点黑,诊断为肿瘤。手术后解剖右肾发现,只是炎症出现樱桃大小的肿块,所以问题没有解决,梁启超却依然尿血,协和复诊为“无理由之出血症”。一时,引起舆情大哗,协和医院深陷漩涡,嘲讽西医“拿病人当实验品,或当标本看”。“梁启超被西医割错腰子”案,已经不是医疗问题,而是关系到刚进入中国的西医能不能站稳脚跟。梁启超毅在《晨报》上发表《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申明:“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由此,可见他的道德、为人。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终年五十六岁。

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他在书法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梁启超早年研习欧阳询、颜真卿,从学于康有为后,宗法汉魏六朝碑刻。梁启超早期的欧体楷书写得相当精妙。他在1910年至1911年,用欧体小楷手抄康有为的诗集《南海先生诗集》,深得康有为的赞赏。梁启超晚年的楷书更多的是魏碑的雄强、劲健,别开新路,自有面貌。他长年写作,而且量大,对写字速度就有更高要求。他从颜真卿《争座位帖》、《祭侄稿帖》入手,练习行草,并以此作为写作手段。梁启超晚年,行草书由唐上溯到晋代,师法王羲之《集字圣教序》和《十七帖》,融入魏碑体势,形成劲健而俊雅的书风。梁启超对自己的隶书,更为称许。梁启超的书法,属于学者书法,更见书卷气,而不小心计较于技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