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周期系列之四: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断水消愁 2023-06-22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作者:在鲁银工

▣ID:sdbankers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繁荣与萧条存在着周期性规律,不同理论构建的经济周期有长有短,驱动因素也不尽相同,周期叠加常常会带来大的经济波动,周期冲抵则会降低单个周期对于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鲁银工”将对于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基钦周期、朱格拉周期、库兹涅茨周期等四种主要周期做一个系统介绍,周期研究的难点在于四种周期的联合运动,周期的低谷期重叠会导致经济萧条或流动性陷阱,希望通过本系列的周期综述可以对于各位读者的经济决策提供帮助!

图片

1


生平简介

图片

1910年,一位18岁的俄国学生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行为,确信自己发现了经济是以极低频率振荡的——其波长超过了50年。9年之后,他对这个现象进行了科学研究。
1919—1920年,康德拉季耶夫在《战时及战后时期世界经济及其波动》(1922年出版)一书中最早提出长波理论。
1924年,他又完成了一份长达80页的研究报告。在这份研究报告中,他宣称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走过了两个长周期,周期平均长度为53.3年——而且正在进入第三个长周期。
1926年,康德拉季耶夫在德国的《社会经济学文献》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结果,他这样写道:我们所检测的从18世纪末到现在的时间序列所发生的变化,显示出了很长的周期。尽管对所选择的序列进行数理统计处理非常复杂,但所发现的周期现象并不能被看成是这种处理方法所带来的偶然结果。
康德拉季耶夫对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100多年的批发价格水平、利率、工资、对外贸易等36 个系列统计项目的加工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可能存在3个长波(熊彼特曾经提出不同的开始和结束时间):(1)从1789年到1849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35年,共60年;(2)从1849年到1896年,上升为24年,下降为23年,共47年;(3)从1896年起,上升24年,1920年以后是下降趋势。
全过程为140年,包括了两个半的长周期,显示出经济发展中平均为50-60年一个周期的长期波动。

2


什么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康德拉季耶夫认为,生产技术的变革、战争和革命、新市场的开发、金矿的发现、黄金产量和储量的增加等因素都不是导致长波运动的根本原因。例如,新市场的扩大一般不会引起长时期的经济高涨,相反,经济高涨会使扩大新市场成为可能和必要。技术的新发现一般出现在长周期的下降阶段,这些新发现只会在下一个大的上升阶段开始时被大规模地应用。由于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在扩大经济实力方面引起高度紧张的局势,因此,它又是挑起战争和革命的主要因素。康德拉季耶夫认为,长波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实质固有的那些东西,尤其与资本积累密切相关。
康德拉季耶夫采用资本过度投入来解释经济的波动,过度投资会导致市场供给过多,然后便是衰退,直到有新的技术发明最终带来新一轮投资的井喷。然而,新的技术发明并不是驱动这种上升的唯一驱动力,实际上,它仅仅是一个触发器:如果我们想要得到关于技术发明的足够数量的观点,那么,按照设想,我们必须记住,技术发明的数量应足以点燃经济的繁荣之火。
他认为,点燃繁荣之火的条件,即导致经济起飞有以下几个因素:(1)高储蓄的倾向;(2)在较低利率水平上有相对大规模的流动性借贷资本供给;(3)这些累积的资本掌握在有能力的企业家与金融集团手中;(4)较低的价格水平。

3


对康波的研究

从1919-1922年康德拉季耶夫在《战时和战后时期的世界经济和经济波动》提出了长波假设,到1924年-1925年发表《经济生活中的长周期》奠定了康波研究的理论基础;一直到二战,是康波研究的活跃期,主要研究重点是统计证明和康波原因的定性分析。而在其后的30年内,康波研究一直沉寂,想来,那是第四波康波的繁荣阶段。1970年代之后,康波的研究再度活跃,而彼时对康波的研究,肯定是源于第四波康波进入了衰退和萧条阶段,1970年代之后的康波研究除了欧美的经济学家弗雷斯特、曼德尔、罗斯托之外,日本在这方面异军突起,最有成就的是筱原三代平。
1.康波划分方法
各个康波研究者对前四波康波的划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按照繁荣、衰退、萧条、回升这样四个阶段来划分康波,康波的顶指的是衰退期的结束,也就是说,繁荣和衰退是康波的上升期。而康波的谷指的是回升的结束,也就是说,萧条和回升是康波的下降期。从各种划分来看,康波基本上围绕着50-60年的周期循环。

图片

目前受到比较广泛认可的康波划分方法是荷兰经济学家雅各布·范杜因的划分。在他的划分中列出了有资本主义世界以来前四次康波的四阶段划分,以及标志性的技术创新。第五次康波自1982年起进入回升阶段,1991年之后进入繁荣,而根据我们对康波的理解,我们定位主导国美国繁荣的高点为康波繁荣的顶点,即2000年或2004年。2004年之后,康波进入衰退阶段,而第五波康波的标志性技术创新为信息技术。
图片
2.当前对康波的基本认识
美国的伊斯伯尔丁对康波做了简单而又深刻的描述:
(1)每一个康波是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总的价格的上升或总的价格的下降。
(2)价格的长期波动不是自己产生的,而康德拉季耶夫认为这是资本主义体系本质的结果;
(3)每一个康波又嵌套着几个库兹涅茨周期和几个朱格拉周期。
为什么价格会呈现50-60年的周期波动,目前还是认为这是资本主义自身运动的结果,但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了资本主义的长期周期运动,依然没有统一的观点。康波的根本问题还是世界资源品价格的长期波动问题,资源品价格又包括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两个方面。而这一点也决定了康波研究的入手点就是康波中的价格波动。
康波的核心观点就是全世界的资源商品和金融市场会按照50-60年为周期进行波动,一个大波里面有4个小波:繁荣、衰退、萧条、回升,也就是美林时钟的理论基础。另外一种分法也可以再细分为9个小小波:复苏、扩张、过热、爆炸、见顶回落、反弹、回落、崩溃、筑底。

图片

中国由于现代意义的市场经济较晚,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还是先从农村开始的,代表性的就是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1987年总设计师在接见外宾时提出贫穷不是资本主义,1992年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度新的阶段,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缺少实证数据开展理论经济研究(也是中国缺少主流经济学家的主要原因),因此康德拉季耶夫也无法在我国得到验证

我国理论经济研究为什么缺少实证数据?建议参考阅读《美国有没有国有企业?》

以下是自十六世纪至今的西方经济学派图

图片

4


周金涛:人生发财靠康波

2015年的时候,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周金涛预言,40岁左右的人,最近的一次人生发财大机会将出现在2019-2021年之间。

图片

2016年12月27日,周金涛先生已不幸离世。在去世当年的9个月,周金涛曾有一场题为“人生就是一场康波”的演讲,一度洛阳纸贵、传播甚远。

周金涛的部分理论:

1.每个人的财富积累,一定不要以为是你多有本事,财富积累完全来源于经济周期运动的时间给你的机会

40岁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机会在2008年,第二次机会在2019年,最后一次在2030年附近,能够抓住一次你就能够成为中产阶级;1985年之后出生、现在30岁以下的人,第一次人生机会只能在2019年出现。

2.2018年期间是康波周期的“万劫不复”之年。是六十年中的最差阶段,“未来十年注定在萧条中渡过”(2016-2026)。所以一定要控制此期间的风险,再此之前,做好充分的现金准备。对个人来讲,可以卖掉投资性的房地产还有股票,休假两年锻炼身体。

图片

“人生就是一场康波”演讲全文
(周金涛)
大家知道我实际上是主要研究经济周期理论的,这个理论大部分人不是特别熟悉,实际上经济周期理论主体虽然说叫经济周期理论,实际上它是一套社会发展理论。在这个经济的运动过程中,不完全是经济问题,它包括了社会制度、政治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包括在座各位在经济周期的运动中应该如何进行人生的规划。
今天分为上下两个半戳,上半戳改一下经济周期理论。
重要经济轴周期理论开创者是两个,第一个康波周期,实际上它是全球经济运动的决定力量,也是在座各位人生财富规划的根本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我有一句名言叫“人生发财靠康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财富积累一定不要以为是你多有本事,财富积累完全来源于经济周期运动的时间给你的机会。
那么最简单的例子是什么?比如过去的十年,中国暴富的典型是煤老板,肯定大家在心里认为煤老板肯定是不如我有本事。为什么他成为煤老板,原因就是在于天时给的机会。按照康德拉季耶夫理论来看这是大宗商品的牛市,就给煤老板人生发财的机会。但是在座各位可不可以成为煤老板?应该今生不会看到,这是它的理论描述的。你一个人的一生中,你所能够获得的机会,理论上来讲只有三次,如果每一个机会都没抓到,你肯定一生的财富就没有了。如果抓住其中一个机会,你就能够至少是个中产阶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人生的财富轨迹是有迹可循的。人生的财富轨迹就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在世界经济周期运动中最长的周期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它一个循环是60年一次,所以就是大家知道60年就是一个人的自然寿命是60年,中国讲60甲子,循环一次就是一个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它分为回升、繁荣、衰退、箫条。
现在这次经历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在座各位经历的是从衰退向箫条的转换点,在座各位未来十年,注定在箫条中渡过,这是康德拉季耶夫不可改变的规律。不用多,2017年中期,大家就可以知道我的判断对与不对。因为我曾经在2007年的时候判断2008年将发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衰退一次冲击,就是大家看到的次贷危机。2014年10月份,我发表报告认为2015年二季度发生二次冲击,二季度之后股市暴跌,人民币贬值,这些都是有规律可寻的,资产价格的运动绝不属于规律,这个都是大家可以看到的。
2017年中期,三季度之后,我们将看到中国和美国的资产价格全线回落,2019年出现最终低点。那个低点可能远比大家想像的低。这就是现在可以告诉大家的康波理论。
2015年之后应该进入全球的康波的箫条阶段,在康波的箫条来临之前,会发生哪个现象?这个现象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我们觉得手中有很多流动性,大家这个流动性过去6年还通过炒股票赚到钱,大家2015年开始不赚钱,怎么办?我需要为我手中的钱保值,所以大家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买进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房地产。第二个办法搞点新兴产业,很多人投了很多新三板,从我的本心出发的角度,这两个办法都是消灭中产阶级财富的方法。
我自己投资的纪律是2014年之后第一不买房,现在是中国房地产周期反弹阶段,就是只有一小戳涨,所以大家看到的一定是熊市中的反弹。怎么办?卖,不应该买,炒股票的人全都理解的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所以现在应该是房地产的兑现阶段。
第二个大家追逐的新兴产业,因为我是研究长波理论的,我看的很清楚,实际上所谓的互联网+,实际上就是本次康波的技术创新,信息技术的最后成熟阶段。就是说大家知道信息技术爆发期在80年代,90年代在美国主导国的展开期。当技术从主导国传导到中国,中国是本轮康波中的追赶人,传导到中国扩散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那么你们想这个技术还有什么前途可言?一个技术当它在追赶国的渗透到达了无孔不入的时候,一定到达了它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这个技术后面就是一个成熟并衰落的趋势。所以我在前期,去年我跟朋友说2016年和2017年是新三板的兑现阶段,能不能兑现要看你的命运了,这个东西不是我能够左右的。大家我认为一定要兑现。
当大家看到这两个现象的时候,意味着康波要进入箫条期,就是你突然会发现在经历一次滞胀之后,16年到17年是一次滞胀,一次滞胀发现你手中持有的流动性差的资产可能就没人要了。在这个阶段之后,将进入货币消灭机制,就是这些资产的价格将下跌,这个就是康波理论告诉我们的每一次的康波的箫条都是一次滞胀展开,滞胀之后就是消灭通胀的阶段。所以未来可能大家突然会觉得我手中的流动性资产不够或者没有。这也是让大家赶紧发债的原因,你可以有现金流用,甚至以现在低的价格买进资产。到2025年,都是第五次康波箫条阶段。
第四次康波的箫条在一九七几年,第三次是一九二几年,就是美国的大箫条,康波理论描述了一套世界经济的长期的运转。我们作为一个人如何在这样的过程中来规划你的人生财富呢?以我的长期研究来看的话,你的人生的机会基本上由康波的运动给予的。十年前你在中信建投证券找了一份工作不是太重要,大家十年前在中信建投证券旁边买一套房子真的很重要,因为中信建投在北京朝阳门,现在房子涨十倍,大家挣十年也挣不到。人生的财富不是靠工资,而是靠你对于资产价格的投资。
你对资产价格的投资是时间规律呢?一定是低点买进才有意义,这个时候买进房子这些没有什么意义。那么但是在你一个人60岁的人生中,其中30年参与经济生活,30年中康波给予你的财富机会只有三次,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40岁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机会在08年,如果那时候买股票、房子,你的人生是很成功的。以后2008年之前的上一次人生机会99年,40岁的人抓住那次机会的人不多,所以08年是第一次机会。第二次机会在19年,最后一次在30年附近,能够抓住一次你就能够成为中产阶级,这就是人生发财靠康波的道理。
巴菲特没什么,为什么能够投资成功,原因就在于他出生在第五次康波周期的回升阶段所以他能成功,如果现在一样不会成功,这个就是有你的宿命决定的。
为什么在那个年代美国会出现比尔盖茨,这个是因为技术在那个年代展开的,现在中国出不了比尔盖茨,你的人生机会由康波的运动决定的,有人觉得自己很牛,很大的本事,赚很大的钱,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在命之中运行。这就是我研究完经济周期以后我非常相信的一点,人的生命都是宿命的。最简单的就是85年之后出生的人,现在30岁以下的人,注定你的人生机会第一次只能在19年出现,35岁之前出现,所以现在25岁到30岁的人,未来的5年,只能依靠在浙商银行好好工作。因为买房什么都不行,这个就是由你的人生的财富的命运所决定的,这个是没有办法的。
我刚才给大家讲这些东西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做人生财富规划的时候一定知道每个人都是在社会的大系统中运行,社会大系统给你时间机会你就有时间机会。这个大系统没给你机会,你在这方面再努力也是没有用的。
作为我们一个人,你的人生的财富有哪些?理论上只能有这么几类:第一类就是大宗商品,这个实际上大家不要小看,在60年巡回中,大宗商品是最暴利的行业。就是刚才讲的,中国人觉得最爆发的煤老板,原因就在此。因为大宗商品的牛市是几十年出现一次,我们这次的大宗商品的牛市是2000年到2002年,这次是康波的衰退阶段。第四次康波的衰退阶段70年代是石油危机,也是大的商品牛市,所以我们商品是最暴利的资产。大家在座各位你所经历的第五次康波,商品的牛市已经结束,所以以后不可能依靠商品取得暴利。2011年至少到30年,商品的走势都是熊市,所以不可能在商品方面取得大的收益的。你说能不能做空,不行!2015年之前商品可以做空,大家16年之后不能再做空,未来商品走的是熊市。所以在座的各位的人生的最主要的资产,不管是否曾经拥有,后面不可能再有,这是第一类。第二类资产是房地产,就是经济周期理论中的枯枿周期,房地产周期20年轮回一次,一个人当中可以碰到两次房地产周期。为什么呢?一个人的一生作为群体来讲会两次买房,第一次是结婚的时候,平均27岁,第二次二次置业,改善性需求是42岁左右。一个人的消费高峰,最高峰出现在46岁的时候,46岁之后这个人的消费就往下走,你的消费逐渐由房子这些变成医疗养老。
那么房子一生中大致消费两次,大概20年一次。房地产周期是20年轮回一次。
中国本轮房地产周期99年开启,按照房地产周期规律分为三波:
第一波00到07年,09年之后又涨一波,13年14年一波,三波上去,作为全国来讲房地产周期的高点,报告中判断在2014年,这个是中国房地产周期的高点,后面价格下来。
但是到15年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房子又好卖了,16年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房地产暴涨,但这不是房地产重新开始,而是碧浪。三四线城市的房子能涨才是牛市,垃圾股不涨,一小戳股票涨不是牛市,这是房地产周期的碧浪反弹。
所以2017年上半年附近,中国的这次反弹会结束。如果你拥有一下城市的核心区域的房地产,并且不是自住房,我认为应该在未来的一年之内卖掉,这就是我对于大家的建议。你卖掉这个房子之后你发现你可以买到好多很便宜的资产,这个性价比已经发生变化,这个就是你的房地产周期。不要以为房地产卖出去买不回来,这个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东西。
2019年房价会是一个低点,17年18年房价是要回落的。一个房地产周期的循环就是这样,20年的循环。15年上升,5年下降。
所以大家看作为广义大众来讲,不管你的知识怎么样,你跟大妈没有区别。这种意思就是说这种东西跟智商没关系,这个就是你的人生的机遇就是看你能不能把握。作为人的一生,房子是最核心资产,商品不一定能绑住,房子至少一辈子搞两次,这是第二类资产。
第三类资产是股票,股票不是长周期问题,随时波动,这个在我们周期中没法明确定义。
第四类资产就是艺术品市场,像古玩、翡翠这类东西,过去一些年涨的很快的,反腐之后下降厉害,这些来看就没有只涨不跌的东西,你的人生资产总会在涨涨跌跌中渡过。作为人生财富规划你要明确现在这个时点应该做什么。
我的看法是未来五年是资产的下降期,这个时候大家尽量持有流动性好的资产,而不要持有流动性不好的资产。像高位的房子就是流动性不好的资产,还有一级市场的股权也是流动性不好的资产。为什么提新三板,因为流动性很差,想卖很难卖。在未来的投资,大家一定注意,赚钱不重要,第一目标是保值,第二是流动性。这两个是未来五年大家在投资的时候我觉得一定要非常注意的一个,应该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
我觉得大家,特别平时在工作中,我就跟我们的朋友说,一定要知道你的领导属什么的,这很重要。以后你知道你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属什么的,你就大致能判断你们公司今年行还是不行。如果行就多干几年,不行就趁早跳槽很重要。这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的前总理是属马的,最差的年景在鼠年,子午相冲,子年就是2008年。这些都可以用于对你的,至少对个人的公司的前途,甚至部门领导属时间的,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这个办法,至少大致心里有数。
刚才讲了2019年是中国经济的最差年景,我刚才说的另一套理论中也是可以解释的。所以美元现在还没有到达这波牛市的高点,这波高点应该在明年中期。明年上半年美国也会出现滞胀,那时候美联储会连续加息,流动性会出问题,美国经济掉头往下,通胀掉头往下,就会出现经济的调整。这就是我们2017年的中期可以看到的。大家做投资只要掌握这些规律,不会犯大的错误的。
对于未来想提醒大家的一点,2018年到2019年是康波周期的万劫不复之年,60年当中的最差阶段,所以一定要控制18、19年的风险。在此之前做好充分的现金准备,现在可以发债,五年之后还有现金。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