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崂山一隅,走马上清宫

 jxyslza 2023-06-23 发布于江西


青岛崂山风景名是中国重要的海岸山岳风景胜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崂山风景区有巨峰、流清、太清、棋盘石、仰口、北九水、华楼等9个风景游览区,不是一天能够游完的。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耸立在黄海之滨。


崂山游览线路共有四条,其中陆路三条(南线,东线,中线),水路一条。
一般旅游团都是一日游,走南线游览太清宫景区。该景区就在海边上,景区大巴车可直达。然后乘缆车上山去上清宫景区。我没有跟团游,选择了一条最困难的旅游路线,先步行登山到所谓的龙潭瀑,然后继续攀登到达上清宫景区。离开上清宫,还要继续攀登,一直到明霞洞。虽然沿路都是花岗岩的石阶,不陡不滑,但一路都是爬台阶,体力消耗极大。到了明霞洞,离缆车就不远了,然后乘缆车下山,到达太清宫景区。我选择的这条旅游路线,是不适宜老年人攀登的路。我沿路看到很多逆向而行的游客,他们是乘缆车上山,然后步行经我上山的路下山,这样体力消耗要减少好多。


之所以选择这样走,我受了两个误导:一是以为可以在龙潭瀑看到珠玉四溅的瀑布,其实却是滴水皆无,瀑布要雨季才有;二是不知道上清宫的历史,我对《聊斋志异》中崂山道士的印象太深,想看看崂山道观的规模。一路上,我才发现,走这条路的游客非常少。


上清宫就像是一个北方民居四合院,与我想象中的神秘大相径庭。从建筑来看,没有历史的沧桑感,房子太新。让我感兴趣的是道观山门外和山门里几棵千年树龄的银杏树。什么都可以造假,唯独这千年的银杏不能造假。从这几棵树的位置推敲,历史上的上清宫本来就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建筑群,与“宫”不太相称,只能算是“观”。





在山门外的一侧,我发现了一个被砸毁的驮碑的赑屃bì xì,是古代神话传说中龙之九子 ,善驮重物,多用它驮碑,用作碑础)。背上嵌碑的石槽还清晰可辨,但一块残碑也没有发现。估计碑文是古代的某位皇帝或者显赫的大官所题写的,否则没有资格被赑屃驮着。从这块残存的碑础,我可以猜想到上清宫在古代的规制。


崂山是道教名山,道教文化历史悠远,仙道传说丰富,蒲松龄笔下的崂山道士穿墙仙术闻名天下。名道张廉夫、李哲玄、刘若拙、王重阳、丘处机、张三丰都曾修道崂山。北七真在崂山地区开宗立派,兴观布道,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繁荣,使崂山成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在十年动乱期间,山东曲阜的孔庙、孔林、孔府都遭到浩劫,更何况是道观!当年的破坏从被砸掉的赑屃头就可以想象到是何等的野蛮!幸好“破四旧”还不至于放火烧山,否则崂山的许多古树也不可能保存到今天。
面对残存的碑础,我心中默念,凑成一绝:

负重崂山不自矜,

丰碑有我稳千钧。

餐风卧雪浑无惧,

浩劫横来首断身。



据介绍崂山风景区古树名木品种丰富,有39种230株。千年古树数不胜数,每一棵树都有故事。1979年,邓小平同志考察崂山时曾说过:“今天这个地方很好,单凭这么几棵大的古树,就可以招引很多的人,有条件安排开放,发展旅游事业。”邓小平的蓝图现在已经实现,不过,在我看来,崂山最有价值的风景还真的就是那些古树名木。其他的建筑景观,我用两个字概括:“太新”。

(上面这棵千年银杏树大概曾经遭遇雷击,树干焦黑,现在用角钢固定,可能也有避雷作用。)






(这是信众在给道观捐款。)

【青岛行系列回顾点击链接】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来自哪里?

▶七观台上看风景   ▶赶海

▶早安,青岛!   ▶晚安,青岛!

▶海滩留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