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四圣医苑 2023-06-23 发布于广东

卷十七 【内伤杂病】 腹满寒疝宿食 二十五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之相因者也。寒水风木之邪,合而贼土;土湿脾陷,迫于风木之侵,滞塞不运,是以胀满(病成因于风木之侵,病本在于肾水之寒)。所谓肾气实则胀者也(《素问》语)(“肾气实”:肾水寒盛。“痉病八”释文:“阴盛则腹胀”)。虽寒水之侮土,其中未尝无木邪也。风木上郁而克湿土,则为胀满;(“腹满”与“胀满”,语意可以相同,病机则有不同。前者乃戊土之郁,后者常为风木之侵。《素问悬解·诊要经终论》释文:“腹满䐜胀,支膈胠胁者,阳明不降,浊气上逆也。”“腹满一”:“戊土贼于甲木,胃逆而浊气不降,法当腹满。”是“腹满”为戊土之郁也)风木下郁而陷寒水,则为疝瘕。寒疝者,风木之下郁于寒水而凝结者也。土之所以化谷者,火也。寒盛火衰,水谷不化,是谓宿食。宿食既停,壅遏中气,变虚而为实,故宜攻下。攻下虽行,而其始实属寒因。则此三证,悉以寒为病本。总因于少阴之胜,趺阳之负也。

腹满寒疝宿食此卷,于人身疾病来说,具有典型意义。左路为阳气生长之道路,主“生”者也。“生长”之病,其实就是寒水、湿土、风木三者“相因”之病。临证可酌三者之轻重,“厚此薄彼”而用药,一般不可“舍此取彼”而用药。

腹满、寒疝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中》的《腹痛根原》和《瘕疝根原》。

腹满 十七章

    腹满一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趺阳,胃脉,在足趺上(即冲阳也)。微弦者,肝胆之气也。脉见微弦,则木邪克土。戊土贼于甲木,胃逆而浊气不降,法当腹满。若不腹满者,则甲木不贼戊土,乙木必贼己土。脾陷而清气不升,法当便难。以脾陷肝郁,不能行其疏泄之令也。肝胆之脉,行于胁肋,若见两胠疼痛,此虚寒之气,从下而上也。当以温药服之,温暖水土,以舒木气也。盖木生于水,木气之郁,必因水寒。水位在下,木位在左右胁肋之间,两胠疼痛,是木气之郁。此必寒水之气从下而上侵于木位也。

大法可参真武汤或茯苓四逆汤。腹满加半夏、生姜或厚朴、生姜降浊,可并加细辛;不满加桂枝达木。

原论此条,有人认为“两胠”应为“两脚”;“虚寒从下上”应为“虚寒从上下”。称“两脚疼痛”,即因于“虚寒从上向下”之故。此等说法,既无实质作用,且亦误人。此证,“便难”为乙木不达而疏泄不行;乙木不达则甲木不降。甲乙之脉位于两胁肋,症见疼痛于胁肋,乃理有必至。至于“便难”而“脚痛”,则宜察其乙木不达的同时,是否寒水过旺,导致木气下陷、下焦阳郁,气血不通而产生疼痛。(原文“不满者,必便难”,《脉经·平腹满寒疝宿食脉证第十一》作“不满者,必下部闭塞,大便难”,即认为有“下部闭塞”之症)而所谓“虚寒从上向下”的说法则更无谓。寒水之位在下焦,而上焦为火中焦为土,何来“从上向下”之寒?

    腹满二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趺阳以候阳明,寸口以候太阴。寸口脉弦者,肝木之克脾土也。木邪郁迫,经气不舒,故胁下拘急而痛。木郁阳陷,阴邪外束,其人当啬啬恶寒也(“胸痹心痛一”:“肝脾所以升清阳也”)。啬啬者,皮毛振悚,战栗不宁之义也。此申明上章之义也。

    腹满三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阳清而阴浊,清则通而浊则塞。中气痞塞,是以满也。腹满时减,复如故者,阳有时而复,故减;阴有时而胜,故复如故。阴易胜而阳难复,是以减不逾时而旋即如故。此为阴胜而内寒,非有陈宿之阻格,当与温药,以驱寒邪也(“陈宿”阻格之腹满,不会“时减”)。

    腹满四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色和者,善嚏。】

    欠者,开口出气。《灵枢·口问》: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中寒之家,阴气下盛,招引阳气,引则阳陷;而阳性升浮,随引即升,一陷一升,是以有欠;常引常升,故喜欠也。缘其阴盛阳衰,升气少而降令多,不必日暮而阴常司权故也(总宜运枢机,破阴邪而升阳气)。清涕出者,肺气之上熏也。肺气郁阻,不得下达,则上熏鼻窍而生清涕。鼻孔窄狭,积气不能畅泄,故冲激而为嚏喷。以其中气虚寒,枢轴不运,肺无下降之路,因而逆行上窍。肺气熏冲,是以清水常流而嚏喷恒作。然欲涕而即出,犹是上焦阳气之稍盛者;阳稍盛,则颜色和也(亦宜运枢机,破阴邪而升阳气;兼敛肺胃)。

    腹满五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中寒,其人大便下利,以其里阳之虚也。若欲嚏不能,此人肚中阳虚而寒盛也。《灵枢·口问》: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则为嚏。嚏者,肺气逆行,蓄极而通,而泄路迫狭,故激而为响。至于欲嚏不能,则气虚寒盛,较上之善嚏者,又不如也(此等证,临床亦多见。总宜去寒气而补阳气)。

    腹满六

    【病者痿黄,燥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病者痿弱发黄,咽喉干燥而实不觉渴,是湿旺而土郁也。土气困乏,则痿靡不振。木气不达,则入土化黄。木主五色,入土为黄。木郁风动,则咽喉干燥。水胜土湿,则不渴。若胸中寒实而下利不止者,火凘金冷,土败木贼,阳无复机,必主死也。

    腹满七

    【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瘦人阳气衰乏,绕脐痛楚,腹中必有风冷之邪壅遏,谷气不得运行。寒水风木,合而贼土,冲突击撞,是以痛也。而反下之,败其微阳,阴邪无制,其气必冲(奔豚证)。若不冲于膈上,必填于心下;心下痞硬之证,于是作也(《伤寒论》第131条,太阳病,“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之证。参《伤寒悬解·太阳一百十》)。

    腹满八

    【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其脉数而兼紧,此乃弦脉(《伤寒》《金匮》对脉象的定义有时较随意,不可仅从字面理解。如此条,“数而紧乃弦”,实际上,弦脉有“弦迟”之兼脉。如“疟病一”:“弦迟者多寒。”可见“数”并非“弦”的必要条件)。其状如弓弦硬直,按之不能移动,是中气虚寒,木邪克土之诊。脉数弦者,寒气凝结,当以温药下其积寒(此之“数”应为“虚数”。总为“数”而力度不足之象。《伤寒论》第134条(《伤寒悬解·太阳百十一》):“数则为虚”。但是,因为“数”,说明还有“拼命想要升达”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可用温下之法帮其除去障碍)。脉紧大而迟者,浊阴上逆,必心下痞坚。以大为阳明之脉,胃气上逆,壅碍胆经降路;甲木逼迫,胃口结滞,故心下坚硬。紧大而迟,则心下之坚,全是阴邪结聚(亦上条后句之痞证。此等证非“下法”可治。《伤寒论》用桂枝人参汤等。《伤寒悬解·太阳百二十三》:“人参汤(即理中汤)助中气之推迁,降阳中之浊阴则痞消,升阴中之清阳则利止,是痞证之正法。”)。缘阳位一虚,则阴邪乘虚而上凑(“胸痹心痛一”释文:“阳不敌阴,则阴邪上犯。”);非冲塞于胸膈,则痞结于心下也。凡脉大而紧者,是为阳中有阴,可以温药下之(前句,“紧大而迟”,即并见“”象,则不可下)。《伤寒·脉法》:紧则为寒。内外之寒,皆令脉紧。外紧而内大者,阴盛而外束也;阳为阴束,鼓宕不能外发,故内大而为紧。内紧而外大者,阴盛而内格也;阳为阴格,浮动不能内交,故外大而内紧。积阴内凝,非下不去,是以可下。下宜温药,大黄附子汤,是其法也(“是其法”而已,未必需套用其方药。大黄附子汤,见“腹满十三”)。

    腹满九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病者腹中胀满,按之不痛为虚,虚满而未至滞塞也;痛者为实,实满而已至壅阻也。陈宿凝瘀,是可下之。舌黄者,湿气乘心,故舌起黄胎。以心窍于舌,土性湿而色黄也(《四圣心源·七窍解·舌病》:“舌苔者,心液之瘀结也。郁于土,则苔黄……火衰而土湿,则舌苔黄滑;火盛而土燥,则舌苔黄涩。”一般认为,“舌苔黄滑”为湿热;“舌苔黄涩”为实热。总之,舌黄为热象。临床有时可见薄黄色浮于舌苔表面,此象通常表示气分有热)。痛满因于气滞;气滞必缘土湿。舌胎黄色,湿之外候,其未下者,下之湿气内泻,则黄色外退矣(可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下·黄疸根原》之甘草茵陈汤、硝黄栀子汤、元滑苓甘散等)。

    腹满十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者,水寒木郁,肝气梗涩。而怫怒冲突,必欲强行,气转肠鸣,声如雷引,排触击撞,是以痛切,胸胁逆满。呕吐者,胆胃上逆,经络壅塞,浊气熏冲,则生呕吐。附子粳米汤,粳米、甘、枣,补土而缓中;半夏、附子,降逆而驱寒也。

    ◎附子粳米汤百二十九

    附子一枚,炮;半夏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粳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证用附子粳米汤,宜加吴茱萸温中泻湿,并加桂枝达木。

    腹满十一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心胸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者,土火俱败,寒水上凌,胃气奔逆,不能下降也。腹中寒气,上冲皮起,头足出现,上下走痛而不可触近者,寒水与风木合邪,肆行无畏,排击冲突,势不可当也。大建中汤,胶饴、人参,培土而建中;干姜、蜀椒,补火而温寒也。

    ◎大建中汤百三十

    干姜四两 蜀椒二合,炒去汗;人参一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粥,温覆之。

前条“腹满十”药用附子,此条之证亦因于寒水致病,且症见“大寒痛”,反不用附子。到底为什么?其原,似应如《长沙药解·附子》所示:“惟惊悸年深,寒块凝结,少腹硬满,已成奔豚者,莫用附子。用之药不胜病,反为大害。

此证,鉴于水邪上泛,宜加苓、泽去湿利水;鉴于乙木下陷而见腹中寒痛,宜加肉桂或吴茱萸、桂枝温中达木;鉴于心胸寒痛且呕而不食,宜加细辛或半夏、生姜驱寒降浊。

    腹满十二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寒气厥逆,寒气在内,手足厥冷也。四肢秉气于脾胃,寒水侮土,四肢失秉,是以厥逆。寒水上凌,心火凘败,是宜泻寒水而护心君。赤丸,茯苓、乌头,泻水而驱寒湿;半夏、细辛,降浊而下冲气;真朱,保护心君而止痛也。

    ◎赤丸百三十一

    茯苓四两 乌头二两 半夏四两 细辛一两

    上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真朱即朱砂,非宝珠也。

    腹满十三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脾土寒湿,肝木郁遏。以温药下其湿寒则愈矣,宜大黄附子汤。辛、附降逆而驱寒;大黄下积而破结也。

    ◎大黄附子汤百三十二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此证之“”,为肝木郁遏致胆火上炎之热。此法之治,实亦仅治标。后续宜四逆汤合参苓白术散,或桂附理中丸。

    腹满十四

    【腹满痛,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腹满痛,发热十日,脉浮而数者,外感风邪,经腑皆郁。经气不泄,故发热脉浮;腑气不通,故腹满而痛。而饮食如故,则内证非寒。厚朴七物汤,姜、桂、甘、枣,解表而和中;枳、朴、大黄,泻满而攻里也。以小承气而合姜、桂、甘、枣,重用生姜,亦温下法也。

    ◎厚朴七物汤百三十三

    厚朴半斤 枳实五枚 大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三两 大枣十枚 生姜五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此条较有内涵。第一,“腹满痛”。先生释文称,“腑气不通,故腹满而痛”,而“腑气不通”还能够“饮食如故”,令人费解。依理,此四字即便不是后人误补,其“如故”,最多也只表示饭量大致未见减少,实际纳食的时间和食物下咽的顺畅程度,应该是不同的;四字去掉则较易理解。第二,方后称“下利,去大黄”,意思是此条之正文,实际上可并见“下利”症状。如果出现“下利”症状,应当且只须“去大黄”而保留其他药,那么,揭示了该证是什么?“去大黄”之下利,必然不是热结旁流。热结旁流之证,用大承气汤,有大黄。太阴证之“大实痛”,亦可用大黄(《伤寒论》第279条(《伤寒悬解·太阴九》):“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可见这里之所以必须“去大黄”,是因为脾寒而下陷(这种情况,更没理由“饮食如故”)。当是之时,其“腹满痛,发热十日,脉浮而数”,乃左路阳不上达,导致表气不开而右阳不敛。药用生姜解表,枳、朴消满降浊,桂枝升阳,确亦仍然可用。但是,若要更加周全,宜加人参三两、增桂枝一两。第三,方后称“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此句首先是有“寒”。那么,“寒”在哪里?先生认为“重用生姜,亦温下法”,此说宜详释。此证“脉浮而数者,外感风邪……经气不泄,故发热脉浮”(本条释文),其实是气强风弱,风不能泄之证,类似于大青龙汤证。但是,解表不用麻黄而用生姜(《长沙药解·厚朴》:“甘、枣、桂、姜,达郁而解外。”亦见本条释文),依理应是患者肝脾不升,阳气不足以用麻黄开泄(这也是方中用大枣,补脾生血之故)。也就是说,这个“寒”,其实是“表闭”而已。当然,肝脾不升,其人存在“恶寒”(畏寒)症状亦有可能。至于先生说的“重用生姜,亦温下法”,是与大黄合用之时,才是“温下”。如果是中焦之“寒”,依理宜干姜(《长沙药解·生姜》:“治腹满痛,寒多者,加生姜半斤,生姜温中寒而止腹痛,力逊干姜,然亦有良效也。”但是,生姜于此未必是用于“温中寒”。起码不是仅仅为了“温中寒”)。“加生姜至半斤”之时,窃以为,再加大枣五枚,或并加人参三两,或并加附子一两,更善。

    腹满十五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痛而内闭不通,必郁而生热,直用寒泻,不须温下。厚朴三物汤,枳、朴,泻其满;大黄通其闭也。

    ◎厚朴三物汤百三十四  此即小承气汤,而分两不同。

    厚朴八两 枳实五枚 大黄四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物,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腹满十六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方在痉病。

腹满时减,已复如故,此为寒也。今腹满不减,虽少减,而究不足言减,此非虚寒,是实邪也。内实,故常满而不减,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也。

腹满,但有时象没事一般,不久又腹满,为寒;腹满,所谓减轻,其实很难感到减轻,为实邪,宜大承气汤。

此证,参前文“腹满九”,辨其按之痛与不痛,以及舌苔的黄白、润燥,一目了然。寒证不痛,舌苔不黄、不燥。

    腹满十七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心下满痛者,少阳之经郁迫阳明之腑也。少阳之经,由胃口而行两胁,胆胃上逆,经腑壅塞,故心下满痛。此为实也。法当下之,宜大柴胡汤。柴、芩、芍药,清解少阳之经;枳实、大黄,寒泻阳明之腑;半夏、姜、枣,降逆而补中也。

    ◎大柴胡汤百三十五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 大枣十二枚 枳实四枚,炙;大黄二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用大柴胡汤而非大承气汤,因其满痛部位在心下,乃“少阳之经郁迫阳明之腑”(本条释文)。但是,结胸证其实也有“按之心下满痛”的症状(《伤寒悬解·太阳百十二》:“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伤寒悬解·太阳百十七》:“小结胸病,正在心下,位与大结胸同。但按之则痛,未如大结胸之不按亦痛也。”),用不用柴胡,该如何辨别?第一,结胸证,尤其是大陷胸汤证(芒硝、大黄、甘遂)与大承气汤(芒硝、大黄、厚朴、枳实)之阳明腑证,二者有时是并存的(《伤寒论》第137条:“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时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伤寒悬解·太阳百十三》释文:“是结胸而兼阳明腑证也。”)。二者的不同,简单来说,可认为只是湿热和燥热的不同(小结胸证亦然)。第二,结胸证亦是少阳甲木和阳明戊土二者的纠缠而病(《伤寒悬解·太阳一百十》:“结胸、痞证,总因胃气不舒,甲木上逆。”),为什么大小陷胸汤都不用柴胡呢?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因为大小陷胸汤证和大承气汤证,没有明显的少阳经症状。换句话说,“腹满十七”此条用大柴胡汤,依理尚应有少阳经证,或者是经气郁而胁下痛,或者是相火旺而营血热;并不是仅仅见到“按之心下满痛”的症状,就可用大柴胡汤。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魏):“今据脉经,而味经旨,此亦浓朴三物汤之证。宜大柴胡汤五字,恐是衍文,其方亦错出。”此说作为思维角度、思维方向的参考可也,不必当真。“心下满痛者”,可以是小陷胸汤证(黄连、半夏、栝蒌实),若误用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枳实),即便病可愈(病人自觉症状消失),也必然已是伤及中阳。

寒疝 三章

    寒疝一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腹痛,脉弦而紧者,肝脉弦,肾脉紧,寒水风木之邪,合而克土,是以腹痛。弦则木郁阳陷,阴乘阳位,外束卫气,故卫气不行。阳郁不达,是以恶寒。紧则寒水侮土,胃气上逆,故不欲食。清阳下陷,上与阴邪相争,不能透围而出,木气郁沦,永坠寒水之中,即为寒疝。疝瘕同类,皆肾肝阴邪所凝结也。寒疝之病,水木合邪,以侵土位,常苦绕脐疼痛。若发则木气疏泄,肾精不藏,溲出白液。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水寒而木郁也。宜大乌头煎,蜂蜜缓急迫而润风木;乌头泻湿淫而温寒水也。白津出,《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传之肾,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疝,出白。白津,即白淫之类也。

    ◎大乌头煎百三十六

    乌头 大者五枚,熬,去皮,不㕮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此方治标,用于病发之时。后续尚需在去阴邪(或苓、泽去湿,或姜、夏降浊,或细辛驱寒,或吴萸温经)的基础上,温中培土而暖水达木。

    寒疝二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寒疝,腹中痛,手足逆冷不仁者,肾肝之邪,合而贼土,土败而四肢失养也。或身上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是脏病而经亦郁。病根在里,故但以灸刺诸药治其表,不能愈也。抵当乌头桂枝汤,乌头驱寒而逐湿;桂枝疏木而通经也。

    ◎乌头桂枝汤百三十七

    乌头三枚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上,桂枝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乌头一味,以水二升,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合煎,令得一升后,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本条释文称:“抵当乌头桂枝汤,乌头驱寒而逐湿,桂枝疏木而通经也。”即用乌头(常用制川乌)合桂枝汤。依理尚宜温中去湿,并加暖补肾阳之品。

关于“抵当”二字,《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引文(鉴):“抵当二字,衍文也。”现代有人则认为应参抵当汤加水蛭、虻虫[1]。该说有一定道理,临证可酌加该二药以通经行瘀。

    寒疝三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风木寒郁,而克湿土也。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滋木而息风;生姜、羊肉,行郁而温寒也。

    ◎当归生姜羊肉汤百三十八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宿食 五章

    宿食一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方在痉病。

宿食在胃,郁格表阳,故寸口脉浮大。阻碍里气,故按之梗涩。尺中亦微而涩者,尺中主里也。此段见《伤寒·可下》中。

此等证,临床宜四诊合参,再确定是否宜大承气汤。

    宿食二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锤轮索转而不定,愈转则愈紧也。以水寒土湿,则食停不化;宿食在中,土气郁满,乙木抑遏,陷于寒水,不能上达,是以脉紧。甚而木郁阳陷,阴邪外乘,头痛风寒,形似外感(此四字乃点睛),实乃腹中有宿食不化也(“宿食不化”,枢机不运,是以阳不上升且外达)。

    宿食三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脉数而滑者,宿食在中,阳气郁格,则脉滑数。

    宿食四

    【下利不欲食者,此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段见《伤寒·可下》中。宿食伤其胃气,陈腐不化,故恶闻食臭。

此之“不欲食”,先生释为“恶闻食臭”,因“陈腐不化”之故。“不欲食”非“不能食”,言其因“陈腐不化”,在理。但是,临证仍宜参他证而辨。偶有“不欲食”之证,非“陈腐不化”而乃腑气不降者,不宜大承气汤。非因“陈腐不化”之“不欲食”,不至于“恶闻食臭”。

宿食五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此段见《伤寒·可吐》中。宿食未消,而在上脘,阻碍粮道,法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百三十九 方见《伤寒·太阳》。

    瓜蒂一分,熬;赤小豆一分,煮

上二味,杵为散,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

附方

◎《外台》柴胡桂枝汤十二  治心腹卒痛者。

    柴胡四两 黄芩两半 半夏二合半 生姜两半 人参两半 甘草一两 大枣六枚 桂枝两半 芍药两半

上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甲乙并治,升降双调之法。详审病因是外寒束表,还是食寒饮冷,酌加麻黄或紫苏等开表,或干姜、茯苓等温中去湿,则可更见其效。




[1] 成都中医学校,周松森《抵当乌头桂枝汤质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