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陰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四圣医苑 2023-06-23 发布于广东

卷十八 【内伤杂病】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 七章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皆寒湿之病也。趺蹶之病,寒湿在足太阳之经。手指臂肿,寒湿在手太阴之脏。转筋之病,寒湿在足厥阴之经。狐疝之病,寒湿在足少阴之经。蛔虫之病,寒湿在足厥阴之脏。凡此五者,经脏非同,而病气则同也。假使土燥而水暖,则五者不生矣。

先生言蛔虫乃“寒湿在足厥阴之脏”,言其本也。实则,《四圣心源·杂病解中·蛔虫根原》示:“凡物湿而得温,覆盖不发,则郁蒸而虫化。或热或寒,不能生也。”后文“蛔虫五”释文亦示:“肾脉沉,肝脉弦……乃反洪大,是木郁而生上热也。木郁热闭则虫生,故有蛔虫也。”简言之,寒湿之气虽郁而不达,若无温热之闷蒸则无虫。

狐疝、蛔虫病相关内容可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中》的《瘕疝根原》和《蛔虫根原》。

趺蹶 一章

    趺蹶一

    【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腨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者,足趺硬直,能前步而不能后移也。缘筋脉寒湿,缩急不柔,是以不能后却。阳明行身之前,筋脉松和,则能前步;太阳行身之后,筋脉柔濡,则能后移。今能前而不能却,是病不在前而在后,太阳经伤也。太阳之经,入膕中,贯腨内,出外踝,至小指之外侧,刺腨入二寸,泻太阳之寒湿,筋柔则能却矣。腨,足肚也;刺腨者,合阳、承筋之间也。此脏腑经络篇所谓湿伤于下,寒令脉急者也。

药用羌活、独活去太阳之寒湿,桂枝、川芎达乙木之气,茯苓、泽泻去中下之水,桑寄生、生牡蛎引气下行,并酌加干姜温中、附子暖水,大致亦可。虚人加参、芪。

手指臂肿 一章

    手指臂肿二

    【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瞤瞤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手、指、臂者,手三阳、三阴经之所循。手之三阴,自胸走手;手之三阳,自手走头。经气通畅,则不肿;经络壅阻,不能流行,则气血蓄积,结而为肿。气壅而莫泄,故鼓郁而为动也。动则瞤瞤振摇而不宁。此以胸有瘀浊,阻格经脉,气道不通,故至于此。藜芦甘草汤,藜芦吐其瘀浊;甘草和其中气也。

    ◎藜芦甘草汤百四十

    藜芦二两 甘草一两

原方阙载。

此证若不用吐法,依理,用百合或茅根清金;杏仁或桔梗合橘皮破壅理气;白豆蔻清降肺胃,驱膈上郁浊,再合以甘草和中,应亦可奏捷效。略加桂枝或桑枝通经达木,亦善。后世治肩背及臂痛之病,常加姜黄。

转筋 一章

    转筋三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硬直,不能屈伸。其脉上下直行,微带弦象,此厥阴肝经之病也。肝主筋,筋脉得湿,则挛缩而翻转也。转筋入腹,则病势剧矣。鸡屎白散,泻其湿邪,筋和而舒矣。

    ◎鸡屎白散百四十一

    鸡屎白

上为散,取方寸匕,取水八合和。温服。

此证,现代用药可考虑用秦艽或五加皮,合伸筋草通经祛风湿,酌加吴茱萸、肉桂、艾叶、桃仁、红花、鸡血藤等暖血通经行瘀,略加干姜、炙甘草温中培土。径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亦可。

狐疝 一章

    狐疝四

    【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阴狐疝气者,疝结阴囊,出没不测,状似妖孤也。左右二丸,偏有大小,时时上下,出入无常。此少阴、厥阴两经之病,由水寒木陷,肝气下郁而发。蜘蛛散,蜘蛛破瘀而消肿;桂枝疏木而升陷也。

    ◎蜘蛛散百四十二

    蜘蛛十四枚,熬焦;桂枝半两

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日再服。蜜丸亦可。

此证,现代用药可考虑吴佩衡先生大回阳饮(四逆汤+肉桂)或茯苓四逆汤加桂枝、橘核、茴香、露蜂房。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与茯苓四逆汤合用亦可。此法与《四圣心源·杂病解中·瘕疝根原》之茱萸泽泻乌头桂枝汤(吴茱萸泽泻乌头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法同。后者用乌头,需严格依法煎煮。

蛔虫 三章

    蛔虫五

    【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腹中痛者,肾肝之邪,水寒而木郁也。肾脉沉,肝脉弦,是其脉当沉若弦。乃反洪大,是木郁而生上热也。木郁热闭则虫生,故有蛔虫也。

寒湿之气虽郁而不达,若无温热之闷蒸则无虫。

《李金庸金匮》称:“辨认蛔虫病,除本条论述的'腹痛’'脉洪大’外,临床上还可见心腹疼痛不安、时时吐涎,眼有蛔虫斑点、睡中齘齿、鼻痒等等。”可参考。

    蛔虫六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沫而心痛。以肝心子母之脏,气通于心,其经夹胃口而贯膈,正由心旁。蛔者木气所化,木郁而上冲,故心痛也。心病则火炎而刑金,津液不布,故涎沫上涌。蛔有动止,故发作有时。毒药不止者,但知杀虫,而木郁不达也。甘草粉蜜汤,甘草补土;白粉杀虫;蜂蜜润燥而清风,滑肠而下积也。

    ◎甘草粉蜜汤百四十三

    甘草二两 粉一两 蜜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差即止。

此证,《四圣心源·杂病解中·蛔虫根原》主用乌苓丸法(乌梅、干姜、人参、桂枝、当归、川椒、附子、茯苓),即《伤寒》《金匮》乌梅丸去细辛之降冲气,去黄连、黄柏泻火清热,加茯苓去湿燥土。胜此方。上焦见君相二火者,仍用连、柏,并宜茯苓。

此条,《李金庸金匮》称:“甘草粉蜜汤”中之“粉”,是米粉。第一,古代之“米粉”多单称为“粉”,日人丹波氏已指出;第二,方后有“煎如薄粥”一句,只有米粉可以“煎如薄粥”,而铅粉却不可能;第三,在《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中有此方,所载之“粉”均作“梁米粉”或“白梁粉”。梁米粉、白梁粉即是米粉,可证。

《李金庸金匮》并称:关于本条读法:根据《千金翼方》《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诸病源候论》等古医籍所载,“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等文为一条,而“药毒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温服一升,差即止”为另一条。这是两条不同内容的文字被误混在一起了。其“毒药不止”一句,以《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之文校之,应为“药毒不止”,而《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所载本方均见于“解毒门”中,方上亦无“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等文。以上理由为据,则可明确看出,“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等文,是论述蛔虫病的临床证候的;而“药毒不止……差即止”等文,是论述一个解毒药方。

甘草和蜂蜜均有解毒作用,称甘草粉蜜汤是解毒方,亦在理。现代用于解药毒亦多用甘草。如《邓铁涛用药心得十讲》(邱仕君)称,“邓教授喜用单味甘草煎汤急救解毒。方法:生甘草9g加清水120ml左右煎煮半小时,为首剂;其渣加水100ml再煎1次,2次煎剂混合后,反复温服,每次60-70ml。”《本草体证录》(周正祎)则称,“川乌、草乌等中草药中毒,甘草不如绿豆解毒作用强。”

    蛔虫七

    【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此段见《伤寒·厥阴篇》。蛔厥者,有蛔虫,而四肢厥冷,其证当见吐蛔。蛔虫在内,令病者有时静,而复有时烦。此因脏寒,不能安蛔,蛔虫避寒就温,上入其膈,故烦。蛔虫得温而安,须臾复止。及其得食,脏寒不能消化,随即呕出。呕时气冲蛔虫,蛔虫扰乱,是以又烦。蛔闻食气之上,随呕而出,故其人当自吐蛔。乌梅丸,乌梅、姜、辛,杀蛔止呕而降冲;人参、桂、归,补中疏木而润燥;椒、附,暖水而温下寒;连、柏,泻火而清上热也。盖厥阴之病,水寒不能生木,木郁而热发,故上有燥热而下有湿寒。乌梅丸上清燥热而下温湿寒,蛔厥之神方也。

    ◎乌梅丸百四十四 方见《伤寒》。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人参六两 桂枝六两 当归四两 蜀椒四两,去目;附子六两,炮;黄连一斤 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物。

此证,亦可参《四圣心源·杂病解中·蛔虫根原》之乌苓丸法(乌梅、干姜、人参、桂枝、当归、川椒、附子、茯苓)施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