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灌县古城“山川入怀,生活道场”的1917年四川都江堰

 泊木沐 2023-06-23 发布于辽宁

这一系列的图片,都是四川灌县1918年的一些旧相片。美国摄影家西德尼·甘博1918年赴四川作一次社会调查,他所拍下的一系列影像,较好地反映了100多年以前四川的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在四川的许多图片里,有很多都是以灌县为背景的,以下就是灌县的9幅图片,让我们跟着甘博的视角,看看一百多年以前的老灌县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灌县,又叫都江堰,地处成都大草原的西北方,以都江堰水利建设而命名,素有“天府之源”之美誉。灌县历史悠久,历史悠久,因堰而起,因水而盛,因水而盛,因水而盛。这张照片是1918年灌县宣化门楼,灌县的宣化门楼是灌县的东城楼,宣化一字意思是“传旨,教化民人”。出灌县太平桥后,从东城向东是到成都的主干道.过去,灌县的门内东街为全县最热闹、最热闹的一条街。

1917都江堰水井。相传李冰和他的儿子在建造都江堰的时候,召集了一批善于治理洪水的农民,考察了当地的地势和水源情况,最终决定在玉垒山上开凿一条河流来灌溉洪水。因为那时尚未有炸药,所以李冰就用火把石头炸开,把玉垒山上的一条峡谷,开了一条二十丈,高四十丈,长八十丈的峡谷。因为它的外形像个瓶子,所以被称为“宝瓶口”,而玉垒山上的石头被称为“离堆”。

灌县街头,1918年。灌县城建于两宋之际,不仅是一座商业重地,而且也是“茶马古道”的发祥地,众多的商贾以此为中心,在灌县一带进行货物运输和运输,数千年来,灌县城已经成为连接吐蕃和川西的一处关口。

1917年南桥,南桥又称“普济桥”,据现有记载,南桥始建于1878年,坐落在灌县内江灌县,是一座造型古朴,造型优美,气势恢宏的长廊式古桥。

1918年拍摄于南桥的桥面,可以清楚地看见桥面上有一块牌匾,上面刻有“普济桥”。南桥刚建成的时候,被称为“普济桥”,在佛教里,“普济”的意思是“度化,让所有的人都能安然度过难关”,所以用来形容这座桥梁再贴切不过,这也是古代人对这座桥梁的一种祝福。

一九一七年,在灌县一条乡村大道上,一位背着很多家俱的男人。灌县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一个主要药材产地,这里的药材和山货在市场上的销售十分活跃。在这座城市中,商铺林立,生意兴隆。

1918年二王庙牌楼照片二王庙坐落在岷江东边玉垒山脚下,为李冰和他的儿子所设,始建于两汉时期,为“望帝祠”,以悼念蜀君。齐明帝在建安四年(四百九十四至四千九八十八)时,将李冰供奉在这里。宋开宝五年(972)进行了新的修葺,增加了李冰的儿子“李二郎”的雕像。清代之后,又被称为二王庙。“二郎庙”在清朝乾隆年间的《灌县志》中有记载。

一九一七年,青城山斗婆大庙。青城山坐落在灌县的西南方,山上树木葱郁,四季郁郁葱葱,群山环绕,宛如一座巨大的城市,因此得名“青城”。青城山道蜿蜒曲折,因其清冷而著称,自古以来,便有“青城天下第一清静”之称。

一九一七年,青城山上,一位神采奕奕的老道人正端端正正的端端正正的坐在一间道观前,青城山属道派的一部分,也是道教的起源地。传说中,张道陵在这里修行,道教称之为"第五洞天"。

能看到我的文章也算是有缘了,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大家也很喜欢老照片,请点赞,我会一直保留着自己的原创。图片来自于网络,若侵犯到你的权益,敬请告知,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