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芦笙舞:西南地区各民族共创共享的文化记忆丨三交史话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3-06-23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图片

“笙”被古人认为是“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是植根大地万物复苏的艺术表达。芦笙舞是以芦笙伴奏的民间传统舞蹈,展现了音乐舞蹈艺术之美,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优秀的旅游文化资源。

图片
图片

短视频:《南猛芦笙舞组合》 视频来源:央视网


图片

守传统之根

芦笙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苗族、彝族、拉祜族、侗族、布依族、壮族、水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苗族芦笙舞的分布最广,音乐舞蹈特征尤为突出。

源于“礼乐”的芦笙舞,是中国传统礼制与乐舞相互融通的结晶。传说,苗族的祖先曾居住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芦笙为伏羲女娲所创。汉代文献《世本》载“女娲作笙簧”,《风俗通》载“伏羲作瑟,女娲作簧”,《唐乐志》载“女娲作笙,列管於匏上,纳簧其中”。

而据《阿卯古史传说》记载,早在黄帝时期,苗族祖先就创造了芦笙舞。春秋战国时期,民间乐舞兴起,芦笙舞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秦汉时期,芦笙舞成为西南地区多民族广泛使用的舞蹈形式。

图片
云南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四个女乐舞俑。 图片来源:云南省博物馆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石寨山出土了战国时期至汉代的芦笙和芦笙舞图。其中,石寨山铜鼓上的“船上乐舞图”刻画了一人吹笙、三人舞蹈的形象。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四个女乐舞俑中,有一人吹笙、三人拍手跳舞;出土的“人物屋宇铜饰”中,屋舍呈U形空间结构,中心平台的右侧小平台有三男子列成行,为首者吹葫芦笙,后二人用双手抚搭在前者肩部作舞蹈状。石寨山型开化铜鼓图饰上,头戴羽冠、身着羽衣、吹葫芦笙翩翩起舞的舞人饰纹,正是滇东南西畴彝族葫芦笙舞的造型之一。此外,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李家山古墓群发掘出土战国时期的立牛曲管铜葫芦笙等。这些都反映出芦笙舞既是古滇王国的宫廷乐舞,也是当地代表性传统舞蹈。

唐宋以后,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联系更加密切,史书上有了较多关于芦笙舞的记载。如,《新唐书·南蛮下》载:“一人吹芦笙为引首,男女牵手,周旋跳舞。”《宋史·南蛮传》载:“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良久,数十辈联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询其曲,则名曰水曲。”

云南巍山县文昌宫《松下踏歌图》壁画。 

现存于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文昌宫的《松下踏歌图》,绘制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描绘了彝族群众朝山打歌的热闹场面:在群山中、古松下,人们围成圈,芦笙手居中引领,众人携手、抬腿、作转身舞蹈状,圈外还有伴奏者,形象生动。

图片

汇万千之脉


芦笙舞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以礼乐的方式融入各民族生产生活,体现出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
区域的维度。上古时期,随着黄河流域古羌分化、长江流域三苗迁徙,芦笙舞从北向南流动。其流动路线大致有三条:
  • 一是沿着青藏高原、川南高地与云贵高原的“藏彝走廊”流动;

  • 二是从武陵山区沿贵州高地南下,在湘黔桂交界处向西部的“苗瑶—侗走廊”流动;

  • 三是从洞庭湖平原向云贵高原的“古苗疆走廊”流动。“一听芦笙响,脚板就发痒。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芦笙舞已成为西南地区各民族共创共享的传统舞蹈。

历史的维度。芦笙舞承载着各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图片

贵定长衫龙舞。蒙承恩摄  来源:多彩贵州网

例如,“鼓龙鼓虎—长衫龙”流传于贵州省贵定县一带。据明代《大宋中兴通俗演义》载,宋代,苗族首领黑蛮龙跟随岳飞抗金立功,被封为“龙虎将军”。岳飞父子遇害后,黑蛮龙痛哭几日,绝食而死。乡亲们以“鼓龙鼓虎—长衫龙”这种特殊的舞蹈形式来纪念这位英雄,并一代代流传下来。

又如,“滚山珠”流传在贵州省纳雍县一带。传说,苗族先民在迁徙途中遇到大片荆棘,勇敢的青年们用身躯在荆棘丛中滚出一条道路,让人们通过。后来,人们用“滚山珠”这种舞蹈形式纪念那段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迁徙史,并在服饰上刺绣蚩尤城图案,表达故土难离的情怀。

艺术的维度。芦笙舞曲调多样,套路繁多,以走、移、蹲、转、踢、勾、俯、仰、翻、立、颤、踮等为主要特点,有祭仪、自娱、表演、风俗、体育竞技及模拟动物等类别,具有曲中曲、舞中舞的特征。如,苗族的迁徙芦笙舞分大迁徙舞、小迁徙舞,笙曲、舞蹈套路各不相同。

图片
苗寨里的锦鸡舞。蒙承恩摄  来源:多彩贵州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