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重却不知阳气虚呀上午说到湿气重,是脾失健运引起,也就是讲脾阳

 豪门巨室 2023-06-24 发布于安徽
湿气重却不知阳气虚呀

上午说到湿气重,是脾失健运引起,也就是讲脾阳虚了,运化无力,没有及时的把水湿排出体外,现在用了健脾祛湿的药,比如什么健脾丸,香砂六君子芄,参苓白术散等,但依然不效,舌苔还是白厚,腰酸沉重,乏力不堪,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呀,运化水湿也好,消化食物也好,但靠脾胃之力是不够的,必须是心脾肾三脏一起去完成,所以有心有心阳,脾有脾阳,肾有肾阳的讲法,也就是指三脏之阳气,但凡有一阳气不足,那么运化之力就不足,就是消化不好,水湿过重

蒲辅周说:“脾阳长期不足,要温肾阳”意思是如果你用各种药温脾阳,但依然还是消化不好时,就要加入温肾阳之药(比如杜仲,附子,肉桂,巴戟天,仙灵脾等)

那为什么只讲加入温肾阳之药,而没有讲加入温心阳之药呢?其实心阳搏动的力量是来自于肾阳,这也是肾阳不足,心阳就不足的道理,比如我们加附子,就是既可以温肾阳,又可以振奋心阳的药

最常见的就是理中汤(干姜,白术,人参,炙甘草)本身是温脾阳的药,加入附子(肾阳的药)后,就变成了附子理中汤(芄),不就是“脾阳长期不足,要温肾阳”之理吗?

如果命门火衰,又加入肉桂(温命门之火)就变成了桂附理中芄,那么整个方子就更热了,就是补心脾肾三脏之火,所以有的人脾胃虚寒,消化不好,吃点凉就不舒服,吃点桂附理中芄后就好多了,这就说明还是火不足,煮食物不熟呀

方中讲到中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湿气重##好医生为健康护航##清风计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