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血糖 不花钱、啥都不用干 就一个办法 前几天学问菌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人到底该不该补铁,如何补铁,分享了血液中铁过量的人,大比例幸存了欧洲14-18世纪的黑死病。 就有小伙伴留言说,再分享个历史故事和疾病的关系。今天说说糖尿病患者是如何幸存了气温骤降的冰河天气,和给我们的启发。部分基于《病者生存》这本书。 ![]() 距今12,000年前,曾经在10年内,地球年平均温度骤降了近8摄氏度,持续了3年,冻死了很多植物、动物和人类,称之为新仙女木期。在这个时期之前,北欧地区经历了一次人口爆炸,气候温暖,很多人定居在了原本是冰川屹立的地区。在十几年里温度骤降,很多人就死于冰冻或者饥饿。 ![]() 是什么样的人大量存活了下来呢?答案是糖尿病人。糖尿病的一些特质特点,使得患者更加适应寒冷天气。 首先,我们经常说,冬天结冰的时候,在小区里给流浪猫的水盆里放点糖,可以减少结冰,对不对?糖是一种天然的防冻剂,液体中糖含量越高,冰点就越低。而血糖高,不仅降低了冰点,而且还能迫使冰晶形成更小、锯齿更少的形状,防止晶体刺穿或划破细胞壁和毛细血管,从而将伤害降至最低。 ![]() 第二,很多人发现血糖有问题的信号是,大量频繁的排尿,对不对?西医说,这是因为血血液中糖的水平高,造成渗透性利尿;中医说血糖高是脾虚,而脾虚是身体利用水的能力差,喝了水,存不住,就大量排出去了。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是:身体里水分少,血液里糖的水平高。 还有一种情况下,正常人,也会出现大量排尿,造成血糖升高的结果,就是寒冷的天气里。也许你也体验过:大多数人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会有想要小便的感觉。传统生物学认为,人遇到寒冷的时候,四肢血管会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身体会向肾脏发出信号,要求将体内多余的液体排出。新的研究认为,更深层次的看,这是人的生存机制,应对寒冷,减少身体水分,升高血糖,从而达到我们第一点所说的目的,用高血糖来降低冰冷对身体的伤害。 这个理论 被2个发现所支撑: 有种叫林蛙的青蛙,在被冻成冰块后,化冻后竟然能复活,没事蛙一样。它在感知到冰点的几分钟之内,会快速把血液和器官的水分集中到腹部,同时肝脏将大量糖原释放到血液中,使血糖水平上升数百倍,使得林蛙的血液转化为了含糖的防冻剂。而肚子里的水分变成冰,包裹着脱水干瘪的器官,如同将等待移植的器官放在有冰块的容器中运输一样。 ![]() 第二个发现是有种非常好喝的甜型葡萄酒,叫做冰酒icewine。是用在葡萄树上自然霜冻的葡萄酿的。霜冻会让葡萄皱缩,含水量只有正常的1/8,所以就格外甜。葡萄里水分少了,在霜冻情况下冰晶会少,脆弱的细胞膜就不容易遭受破坏。 ![]() 以上两种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寒冷的天气,会让人的身体,自然而然的升高血糖水平,从而减少冻伤,更好的活过寒冷的天气。 ![]() 这意味着什么?也许意味着有血糖问题的人,也许应该住到南方去,到温暖的地方去,身体就不会启动这种升高血糖抵御寒冷的机制了。研究发现,在天气寒冷的地区,每年11月-来年2月,被确诊为糖尿病的人,比6-9月多得多;晚秋时节,儿童最常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寒冷的芬兰是世界上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瑞典第二,英国和挪威排名第三,都是气候相对寒冷的国家。一项对28万患有糖尿病的美国退伍军人的研究中发现,在寒冷的月份里,血糖水平迅速攀升,而在夏季的时候又降到谷底。 ![]() 以上,是不是可以看到糖尿病似乎与寒冷有着某种深层次的联系?如果还没有看到,那我们再加一层联系。在冷冻休眠中的林蛙体内,会产生大量的血纤蛋白元,是一种凝血因子,可以帮助林蛙修复在冷冻期间可能发生的损伤。这种凝血因子,在人体内也会在冬季月份里,莫名其妙的达到峰值。作者指出,这也可能是寒冷天气更容易发生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 再push一下,在冰冻时期,看来是本身血糖就有问题的人,更容易活下来,他们在严寒当中,身体水分更少、血糖会更高,更有利于他们存活。那么问题来了,血糖额外的高,难道不会伤害他们的视神经和器官吗?这就要引入棕色脂肪的概念。我们这些职业减肥人士,很熟悉棕色脂肪,是梦寐以求的,可以燃烧成为能量的脂肪细胞,而白色脂肪是存储在身体里的脂肪。 ![]() 棕色脂肪不是自己养,就能养出来的。在极度寒冷的环境下,生活好几个星期后,才会激活。当血糖被输送到棕色脂肪细胞时,棕色脂肪: 1,不需要胰岛素,就可以让血糖进入细胞 2, 会把血糖比白色脂肪高70%的效率转化为热量。 ![]() 这意味着居住在极度寒冷、食物有限的情况下的,人们出现了暂时性的糖尿病症状,由于体内含有大量的棕色脂肪,身体可以高效率的把食物中的糖分转化为热量,同时只需要少量的胰岛素来参与代谢,也就是说高血糖但没有发生胰岛素抵抗,这些人的血糖可能也就没有达到危险的水平。 结论是什么?书的作者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许极端寒冷环境下的植物和微生物能够产生同样的分子结构,若能为我们所用,前景无限。这让学问菌想到,omg,白桦茸,这种来自西伯利亚的白桦树的分泌物,chaga,不就是降血糖的吗?我很早就做过视频,分析白桦茸是一种多糖,是作用于肠道菌群来降血糖的。肠道菌群对血糖的影响非常大。是不是又串起来了!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内容很新奇,就点个在看吧。想用学问菌的一对一服务,就扫小助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