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讲这幅画之前,我们先静视《宫娥》3秒。 ![]() 有什么感觉? ![]() 关于看一面镜子的说法虽然有些诡异,但作为“观画者”,当我们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时候,确实会有种在看一面镜子的感觉,这种感觉的产生并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在看一面镜子,而是在这幅画里,你所熟知的空间受到了严重干扰。 《宫娥》之所以能名列世界三大名画,并不仅仅是因为画家委拉斯凯兹赶超的技法,更重要的是,这幅画传达了一个人类哲学的终极命题,我是谁? 在了解我是谁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画中的人物都是谁。 画中共有7人1狗,从左向右分别是 画家委拉斯凯兹 ![]() 哄公主的仆人 腓力四世夫妇 ![]() 玛格丽特公主 ![]() 路过的大臣 给公主行礼的仆人 ![]() 阴影处的仆人 ![]() 两个供公主取乐的侏儒。 ![]() 所有人物中的四个主角分别是画家、国王夫妇、公主,还有,路过的大臣,这时一个疑点出来了,为什么大臣也算是主角之一? 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整个画面纵深的交点落在了大臣身边与镜中人中间的墙上,屋里两个光源中的一个也笼罩在大臣的身上,大臣自然而然成为了画面的焦点之一,而大臣处在这样一个重要位置其实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把“我们”拉进画里,因为大臣的存在,我们变成了一个旁观者,他站在所有人的身后,告诉我们的故事是:“我”(一个路过的大臣)看到了正在给国王画像的画家突然闯入屋内的公主。 我们再来看其他三位主角。 画面正中央,同时也是画面中主要光源聚焦的公主叫做玛格丽特公主。 ![]() 此时的玛格丽特公主是欧洲最古老统治家族哈布斯堡家族在西班牙的唯一继承人。 由于哈布斯堡家族信奉“蓝色血统”(就是能看见静脉),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洁一贯奉行族内通婚的传统,到玛格丽特公主这里,哈布斯堡家族的族内通婚传统已经坚持了10代以上,血统保持纯净的代价就是家族基因出现重大缺陷,在哈布斯堡家族,畸形儿、弱智、死胎层出不穷,(最后哈布斯堡家族的灭亡是因为整个家族失去生育能力),玛格丽塔的几个哥哥弟弟不是早逝就是弱智,实际上玛格丽特成为了整个西班牙理论上的唯一继承人。 ![]() 就是这样一个众星捧月的公主突然闯入画家为父母作画的现场(从旁边行礼的仆人可知),随即看向了我们。 等等,我们是谁? 刚才我们不应该是作为旁观者看门外大臣在看屋内人吗? 直观的来说,公主所看的确实是正在看画的我们,更重要的是,“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画面第三个主角——国王夫妇所处的位置,也就是说,画面的第三个主角不是别人,就是正在看画的“我们”。 此时的国王就是“我们”,“我们”就是国王,可奇怪的是墙上的镜子,镜子反映出的是国王的脸,在西方绘画中,镜子往往有两个意象,一个代表虚荣和欲望,还有一个代表真实,看似正常的事实反映出一个诡异的问题,国王夫妇真实存在,那此时的我们,又是谁? 我们把镜子放大了来看。 ![]() 在西方绘画中,画家经常利用镜子将自己或更多的信息展现在画面中,比如杨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就利用镜子将自己放入了画面中,可《宫娥》镜中除了国王夫妇再无其他信息,毫无疑问,画家镜中国王夫妇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表达存在。 杨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将国王夫妇置于镜中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能解答这个问题的唯一人选正是画中第四个主体,也就是正在为国王画像的画家。 福柯曾在《词与物》中对《宫娥》有这样一段分析: 画家的“画布”本身是“有可见”的象征,但是画布背对着我们,观者看不见画家到底画了什么,这时画布就成了“不可见”的隐喻,但是画布的出现又成了本身可见的再现,因此象征与表现是分离的。 唯一能戳破答案的“画布”因为背对着我们,非但没有即解释疑问,反而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疑问,画家究竟在画什么? ![]() 国王夫妇只出现在镜中,并没有事实证明他们存在于画中,画家绘画的对象并不一定是他们,而我们放大画面观察画家手中的调色板,可以看到橙色与白色,这两个并不是国王夫妇身上的颜色,反而是玛格丽特公主身上的颜色,可观察女仆的动作,玛格丽特公主明显是刚刚闯入,那画家在画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来梳理一遍,在画面中共有六个视角,分别是大臣、公主、画家、国王夫妇、创作者视角,还有一个是你的视角,这个“你”,即是门外大臣,又是国王,还是画家,更此时此刻正在看画的你。 海德格尔曾说过:“现象,是位置上的现象”,就连“我”,也是因为有了位置所以存在,而在画中,“我”因为失去位置,变成了一种我们从未感知过的“幽灵状态”。 不要害怕,这并不是说“我”变成了“幽灵”,而是画中因为位置的不确定使整幅画变成了“幽灵空间”,当世界成为“幽灵”之后,实在的你对于画来说反而成为了真正的“幽灵”。 后来诸如达利、毕加索等数位大师都想破解《宫娥》中的空间谜团,于是对《宫娥》进行了无数次再创造,作为超现实主义大师的达利与将二三维空间在平面转化的毕加索理是对《宫娥》空间问题解答的不二人选,在他们的重做中,我们可以看出解答《宫娥》的更多思路。 ![]() 达利《宫娥》 ![]() 毕加索《宫娥》 ![]() 毕加索《玛格丽特公主》 世界上所有好的艺术品所表达的都不只是表面的绚丽或精巧,而是作者寄寓在艺术品中对世界更深的思考,《宫娥》作为与《蒙娜丽莎》、《夜巡》并列的世界三大名画,委拉斯凯兹深入终极境界的思考引人深思。 仔细观察画作,你会发现更多“幽灵世界”的细节,如果想看更深入的分析,可以后台留言给我,我们再继续探索《宫娥》背后的故事。 |
|
来自: 12345csdms > 《名家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