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对句与成联

 杏坛归客 2023-06-24 发布于山东

浅谈对句与成联

吴秀双

      我喜欢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对联,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得到系统的学习。通过在凝练古风学院这个网络平台的学习,从零开始:平水韵、入声字、以及对联所关联的一些相关词性、结构、修辞等等,使我受益匪浅,给我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色彩。下面我就谈下自己对句成联中的一点心得和体会。

    一、对句

     对句要对的稳,对的顺,撑得起,连得上。首先要符合语言习惯,符合语法规律。即句子要通顺,让人看得明白。

根据出句的节奏、平仄、词性和结构等“对”的要素,出句的意境、情感、修辞手法和用典等“联”的要素,用动词、形容词、虚词等,把所选的意象串联起来,完成对句初稿。那么在临屏时如何对句呢?首先要学会析联。

     1、析联

     对句第一步就是析联,析联包括平仄,节奏,词性,修辞,是否用典,立意等等。析联是为了找出切入点和关联点,恰当地安排对句。

例1:绿杨烟外双飞燕【联友】    溪水桥头一钓翁【秋水】

看到这个出句,首先析联:

绿杨/烟外/双/飞燕【联友】

析联: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古韵新韵皆可

断句:2212

大断句:前四后三

词语结构:偏正/偏正/偏正

立意:赞美春天的优美画面。

然后根据给出的物象:绿杨、烟和飞燕,就能确定这是一个暖色调,赞美春天的美,因为有烟,肯定是在有水,杨柳依依的地方,或池塘或山溪。根据出句的主题,我就开始构思对句,有水肯定离不开桥,春暖花开的时候肯定有不少垂钓者,就这样对句大轮廓出来了。飞燕是状中结构,那么就安排钓翁,这样对句就完成了。

      2、立意

      立意是什么呢?对于对联而言,就是确定思想内容即对联的主题和意境。出句已经给定了主题,对句必须在出句的主题范围内作出呼应,使之成为形对意联的完整作品。所以对句还必须在出句的基础上立意。

例2:一湖水色因山绿【联友】   万朵花红为蝶开【秋水】

看到这个出句,析完联以后,再看立意。上联的立意很明显:赞美春天,这个句子的特点是借助水的颜色来衬托山的春意盎然,水因山而绿,以喻山水相依之情怀。

湖边有山,山上应该有花有鸟吧,有花肯定有蝶,因为蝶恋花是约定俗成的。选好了物象,然后就是安排词语搭配。一湖—万朵,水色—花红,山绿—蝶开(动词可以对形容词)。一个对句就这样完成了。

整句的脉络:水绿—因山而绿;花开—为蝶而开。

      3、谋篇

      对句除了要根据出句的主题、立意、语法特点、修辞方法等由前面所介绍的析联、选择应对方式外,还要根据出句的篇幅长短、是否分句,来相应谋篇。

例3:书房虽小/容今古【联友】  画卷不长/纳地天【秋水】

出句断句前四后三为转折关系,说明出句人是个文人,或许是不得志,没有什么功名,却也平淡知足,安然悠闲,乐得其中。

出句描述一个场景:我虽然没有华堂雅室,但我却不贫穷,晓天理知古今。

那么在此基础上如何去构思下联呢?既然是书房,是不是墙上还有画卷呢?既然书里面能容古今,那画卷里就不可以藏天地吗?这样一个完美的画面就出来了:我在书房里阅尽古今事,墙上的画卷:绘出天地间山水之情。把这幅对联扩展成一首诗为:

书房虽然小,--起

可以容古今。--承

画卷莫嫌短,--转

却能纳地天。--合

虽然不合律,但是上下句之间衔接很紧密,连贯,并且合情合理,不但主题统一,且在一个画面内。

    二、成联

      下面我再谈一下成联,什么是成联,成联不仅自己出句,并且还得对句。成联以马蹄韵正格为准。成联有看图成联,命题成联,合咏,分咏等。有题目画面限制,不是自己出句那么简单。一般的题目是以某个物像为题目,有的还要求不能破题。

       1、普通成联

       一般是指每天的练习出句,自己再完成对句,没有题目和画面限制。有的给出一个词组,任意用在出对句中:

例4、雨洗青山

雨洗青山,叶碧花红尘不染【秋水】  风扬翠柳,莺歌燕舞景犹新【秋水】

例5、碾碎红尘

岁月无情,碾碎红尘多少梦【秋水】  朝夕有酒,消磨浊世万千愁【秋水】

这种4/7出对句,不但要恰当的运用给出的词组,关键是要前后分句的关联,比如例4中,前四用的是雨洗青山,雨洗青山怎么样了呢,青山肯定是春天,即花红柳绿的季节,经过雨洗会一尘不染,清新靓丽。然后再安排对句,上联是花草,下联怎么安排物象呢?雨过天晴,清风吹拂杨柳是不是应该有莺燕在欢歌呢?这样对句就完成了。

      2、看图成联

      看图成联,不但要读懂图以内的内容,还要读出画面以外的延伸和内涵,以便安排上下联物象和内在的关联。

例6看图完成4/7句成联,自命题

【月下相思】

一弯秋水

独步桥头,凭栏处一曲相思引;

只身月下,回首时千行清泪流。

看到这幅图,首先想到的是一个佳人,凭栏望月,笛曲婉转凄美。她是在思念远方的知音。也许是故地重游,回味曾经的过往。根据图的画面上联出来了:独步桥头,凭栏处一曲相思引;吹着曲子想起了往事,不禁潸然泪下,这时画面里看不到的,是我们联想可能出现的画面。这样对句就出来了:只身月下,回首时千行清泪流。这样一幅对联就完成了,看图成联不但要看懂画面上的意思,还要看懂画面以外的内涵。

例7、看图完成4/7成联,自命题

【荷塘美景】

满池碧伞,风中楚楚花仙子【秋水】

一叶轻舟,画里翩翩玉美人【秋水】

这是一幅采莲图,图上的美女一叶轻舟鬓云高挽,一袭纱裙款款动人,美若仙子。叶碧花红,美不胜收。根据图给出的信息,我先安排出句,先写自然景物,荷花荷叶:满池碧伞,风中楚楚花仙子;然后再写采莲女和轻舟:一叶轻舟,画里翩翩玉美人。这样一幅四七联就完成了。上下联不但在一个画面里,且关联非常紧密,画面优美动人。

       3、合咏

       诗钟的合咏规则是:题目给定一个事物,出对句不得破题,又要分别写出这个事物的形和神,使人一读就能知道这副诗钟所咏的是什么事物。这就有点像谜语联,钟句是谜面,钟题是谜底。

例8、合咏  小月

一弯秋水

银钩又在楼头挂

素影常于水上明

这个合咏小月,上下两联都要围绕小月来写,一说小月,肯定不是满月,是月牙、银勾等,上联我就选用了银勾这个物象,银勾可以挂在树梢和楼头,上联有了。下联要抓住小月淡淡的素影落在水面上,恍恍悠悠的非常美。那么这副联就完成了。

例9、合咏  迎春花

一弯秋水

不与桃花争艳色

却同杨柳竞新黄

迎春花的特点:开花早,黄颜色,淡雅且能御春寒,不张扬。所以我就从她的特点切入,在杨柳发芽之际,叶子也是鹅黄色。迎春花没有桃花的妩媚,悄悄地在初春开放了,找到它们的关联点这幅对联就成了。不与桃花争艳色,却同杨柳竞新黄。

       4、分咏

      分咏格的规则是:题目给定两个不同的事物,出对句分别描述一种事物,但是不能出现与题目相同的字。同样类似于谜语联。

例10、分咏:琴,酒

一弯秋水

人生百味杯中品

往事三千弦上流

分咏是要让人看着钟句就能联想到钟题。

用“杯”暗示“酒”,用“弦”暗示“琴”。酒是人们的精神调解品,人在喜和悲的时候都喜欢喝酒,一是高兴,一是借酒消愁。琴呢,柳如是:浅深流水琴中听; 远近青山画里看。琴声也像诗酒一样,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情。一曲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凄美动人。所以,根据它们的特点写成了这副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