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惊奇地发现了王羲之最后的一块遮羞布——原稿《圣教序》,犹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般,让笔者眼界大开。 听说《圣教序》原稿现身台北故宫博物院,笔者心里不禁一惊,难免估猜它好像是解放前从大陆偷运过来。如今见到了王羲之的原稿《圣教序》,为它独特的艺术风貌所折服。更难能可贵的是原稿《圣教序》,上面文字的墨色浓淡、枯润变化,细节处用笔的牵连映带都清晰可见,胜过传世拓本100倍不止。这难道不是夸张吗? 笔者有过数十年的临帖经验,沉下心来,从拓本来看笔法上较原稿更进一步,碑帖结合,骨力劲健,但没有原稿风神浪漫,逎丽天成。更不能说原稿从精神气息上比拓本差了一大截,唯一不足的是笔法不够流利洒脱,有造假之嫌。 各位友友们,你们是怎么看待的? ![]() ![]() ![]() ![]() ![]() ![]() ![]() ![]() ![]() |
|
来自: 新用户02575288 >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