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教序》原稿现身台北故宫,相当于王羲之真迹,《兰亭序》该“退位”了!

 墨品书法网 2023-06-23 发布于北京

唐贞观十五年,玄奘法师自印度“西天取经”归来,奉唐太宗之命在长安弘福寺翻译佛经。后来唐太宗亲自为佛经撰序,太子李治作记,加上玄奘法师翻译的佛经,大名鼎鼎的《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的文本内容就完成了。

此后弘福寺的怀仁和尚等40人,耗时20余年,从宫廷内府以及民间,当时所有他们能找到的王羲之传世作品中搜寻合适的文字,共同完成了《怀仁圣教序》的集字工作。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圣教序》被摹刻上石,大家学的都是拓本,原石经过历代的拓印面目已经模糊不清。

怀仁当初集的《圣教序》原稿就是一个字一个字拼在一起的,那它的墨迹本原稿去了哪里?

我们还真在台北故宫找到了一件墨迹本的《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上面文字的墨色浓淡、枯润变化,细节处用笔的牵连映带都清晰可见,胜过传世拓本100倍不止。这样说会不会夸张?

米芾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

墨迹本的作品经过摩刻上石之后,纵然刻功再精深,也只剩基本的点画形态,而看不到运笔提按顿挫的痕迹和气息变化了。石刻上的文字再经过拓印,受拓印力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连基本的点画形态甚至也会失真。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墨迹本《圣教序》要胜过拓本百倍,甚至让《兰亭序》都黯然失色,因为《兰亭序》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精华已经在其中了。

《圣教序》本就是为了弘扬王羲之书法所作,充分考虑到了文字的开合、向背等阴阳变化,以及气韵的流畅性,与王羲之真迹无差。从它成书以来,就是大家学习王羲之书法躲不过的一件范本。

关于《圣教序》的地位我们已经无需赘述。从唐玄宗等人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就已经能看到非常明显的《圣教序》意味了。后世的米芾、赵孟頫、董其昌,这些书法宗师也无人不学《圣教序》。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启功先生“透过刀锋看笔锋”的功力。《圣教序》的墨迹本能让我们看到王羲之的用笔痕迹和气息,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将这件墨迹本的《圣教序》研究透彻,我们的书法水平会全方面地更上一层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