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卧虎论坛】高水平治理江河水岸生态高质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吉明 孙卓 马菁华

 我的卧虎湾 2023-06-24 发布于福建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主  编:傅群雄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因水而兴。水是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轨迹,更是支撑现代城市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
每一条河流都蕴藏着城市兴盛的“密码”。从世界范围内看,随着城市更新,伦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纳河、纽约哈德逊河等国外河流滨水岸线均通过植入新力量,创造了新动能。全国各地近年来都在围绕持续推进江河生态环境治理、打造城市亲水空间、助力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持续发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上海市加强“一江一河”区域的功能完善与品质提升。黄浦江和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见证了这座中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的潮起潮落。这“一江一河”的波光,流淌着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改革开放以来,昔日工业、贸易云集的“工业锈带”,一改厚重身姿,吸引数字、金融、文化等产业集聚,变成轻盈、灵动的“生活秀带”“发展绣带”。进入新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一江一河”已成为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承载区。黄浦江绵延入海之前,在这座城市的东北部转了一道弯,画出了中心城区最长的15.5公里滨江岸线。2002年,上海代表中国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如何让世界看到上海、看到凝聚着上海工业文明的黄浦江,上海市开始积极规划黄浦江两岸的布局和发展。杨浦滨江“还江于民”之路不断向前推进,岸线贯通后,杨浦区把黄浦江曾经发展工业经济的资源吸引力,转化成江边宜居宜业的文化景观优势,沿江至少50米宽的纵深区域,被打造成城市公园。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在普陀段岸线约有21公里,正好相当于半程马拉松的长度,被誉为“半马苏河”。2020年苏州河中心城段42公里滨水岸线实现贯通后,普陀区在“党建、科创、金融、文旅、都市、生态、数治”七个领域深度开发,全力打造“半马苏河·七彩秀带”,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培育核心产业、打造城市地标、激活空间优势,全力打造区域发展辐射高地,全面建设长三角的城市会客厅。
——南京市依拥江河沿岸绘出发展新画卷。南京是江苏省唯一一座跨江布局的城市,拥有总长约280.82公里的长江岸线,沿江涉及8个行政区域,流域人口约500万。江水是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更是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绘历史文旅新卷。南京市运用考古学、历史学、文化遗产学等多学科思路,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建设重点文化项目,实现长江文化的整体活化和传承弘扬。通过寻找文化主线、文化脉络,把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人文的与自然的、江上的和岸上的南京长江文化串起来,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走得近,栖霞胜景、燕矶夕照、达摩古洞、幕府登高等文旅资源重新熠熠闪光。还水清岸绿新风貌。燕子矶区域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综合整治沿江岸线,全域消除黑臭河道,彻底改造老旧片区。通过采取拆乱整破、清淤护底、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等系统措施,三条入江河道全部消除劣V类水体实现稳定达标。南京生态岸线比例从2018年的66.2%增加到2021年的80.26%,28条入江支流水质全部达标,长江水质长年稳定在Ⅱ类。筑产业发展新高地。保护长江岸线,不搞大开发。城市滨江环境的改善,新的规划和开发政策的推出,吸引了一批智能制造、高新科技等无污染、高净值产业落地。雨花台区软件大道聚集了中兴、华为等国内软件龙头企业,产业规模已占全省五分之一。截止2022年底,雨花台区集聚了3700多家涉软企业、33万多名软件人才,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600亿元,园区以2%的市域面积创造了南京市近40%、江苏省近20%的软件业产值。
——广州市珠江水岸成为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近年来,结合珠江两岸区段特色,广州市突出历史文化传承、现代都市风貌和未来接续发展的主题,坚持产业升级、城市更新、水系治理、景观绿化和人文环境建设相结合,推进堤岸、桥梁、岛屿等要素优化,倾力涵养“珠江文明”、升华“珠水境界”、打造“水岸经济”。高标准开展一江两岸的整体规划。运用现代化的城市经营理念,提升市内珠江全流域经济带、创新带、景观带的风貌新格局,以“绣花”功夫突出抓好珠江沿岸生态文明建设、滨江公共空间品质塑造、创新引领和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优化、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利用,打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锚定数字经济主导方向。依托珠江沿岸滨江高端产业园的空间格局、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注重在城市“水岸经济”中建立以高新科技和人类前沿知识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构建高端产业承载空间,推动珠江沿岸地区产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将珠江沿岸地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产业集中承载区和高质量发展带。融合城市人文精神寓于现代化发展。从市民最关注的公共空间出发,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通过贯通珠江两岸60公里道路,建设三大城市客厅、多片品质街区等城市更新和“微改造”措施,塑造世界级的滨水公共空间,把“云山珠水、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碧道蜿蜒的美好画卷”还景于民、还岸于民、还绿于民,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幸福广州、健康广州、美丽广州。
治理水生态、保护水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系国家未来,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是河道治理、水岸建设的目标。强化河流规划设定功能。系统谋划好供水保障、防洪减灾、绿色生态、智慧监管的一体规划,围绕水安全、水资源、航运及生态景观方面,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江河水岸与城市的和谐。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围绕河流水系的格局与自然属性设计开发模式,坚持全流域统筹调度、上下游协同推进,突出河道治理、环境保护、城市绿化、人文景观、历史底蕴有机结合,让江河水岸成为历史文化传承、青山绿水引领、工作生活适宜的新区域、新空间。打造充满活力的城市水岸。水,不仅是资源要素,也是文化元素,是文明之源、文化之源。良好的水岸治理,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的滨水生活空间和生态产品。收集发掘各区段与水有关的历史文化典故,讲好水故事,满足人民文化休闲需求。以河道自然属性为基础,形成休闲、健身、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岸线,成为人们研学游、深度游与沉浸式体验的场所。通过河流与水岸的开发利用,带动文化旅游、数字金融、科技创新、投资消费等相关产业全面发展,使生产、生活有机衔接,实现创业就业、居住功能的均衡与统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