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第21条:桂枝去芍药汤

 古典读书治学 2023-06-24 发布于上海

21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成无己: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促为阳盛,则不因下后而脉促者也。此下后脉促,不得为阳盛也。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此下后脉促而复胸满,则不得为欲解,由下后阳虚,表邪渐入而客于胸中也。与桂枝汤以散客邪,通行阳气,芍药益阴,阳虚者非所宜,故去之。

笔记:

1 又是误治。下之后,身体正气虚,也就是气血津液都虚弱,脉促胸满,其实就是气不畅,上不来。但是呢,又有上升的趋势,后劲不足。表现为寸脉短促,急促,就像是告急求援。芍药药势是向下的,所以不用。如果上的力量还不足,还可以加葛根,乃至于川芎,丹参。(这是颈三药的思路)

2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一部分邪气进入了胸部,引起的这个证状。这可能是本身胸部的阳气虚。哪里虚,外邪就容易入侵哪里。第22条是下之后若微寒者,这是伤了正气,其本身原本阳气也虚。第15条是太阳病下之后气上冲,此人本身气足。太阳病的恶寒,你盖多少被子都不行,还是冷。而正气虚微寒,则多盖点被子就能缓解。

3 我们看到,这仍然是桂枝汤的加减方。桂枝汤,桂枝和芍药是一组药对,桂枝升,芍药降,一升一降,让桂枝升得不那么厉害。让整体的药势比较和缓一些。现在需要升力量强一些,于是就去掉了芍药。而姜枣草三药补中焦。

4 “脉促胸满”,我们知道病位到了胸部,这属于上焦,这是病邪的走向,从上焦——中焦——下焦,这个走向。我们知道整体趋势到这儿了,如果不用药干预的话,势必转入中焦,那么这个桂枝汤去芍药就是强中焦,并加强向外的趋势。甘草、大枣、生姜,是强中焦。桂枝,药势向外向上,这就辅助人体驱逐外敌。这就是顺势而为,而不能拆身体这个第一医生的台,又搞一些苦寒药,完了,身体这个第一医生没辙,外邪突破外围防线,真的进来了。

5.白芍。在胸满的证里,张仲景一般不加白芍。白芍补血,胸满,就是在胸部气血交织,芍药补血归补血,但引气血下行,方向不对,所以去掉了芍药,会。中医遣方用药特别注意这个整体的升降开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