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再谈辛亥革命(一)/林宪君(重庆)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6-25 发布于黑龙江

诗人档案

林宪君  汉族  大专毕业   四川省团校副教授,民革党员。1935.1.5生于山东牟平抗日根据地,9岁参加儿童团,12岁参加童子军,终生从事共青团教育工作。2020年新冠疫情起,在家里开始写各种题材《小故事》三百余篇,至今已88岁,仍乐此不疲!


         

再谈辛亥革命(一)

                      

  /林宪君(重庆       

今年6月5日,我写了一篇《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对辛亥革命不流血的政权交接方式,作了充分的肯定。今天,我又回顾辛亥革命这段历史,始终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提笔再写上几篇《再谈辛亥革命》,以弥补心中的遗憾。
对于辛亥革命的必然性,我认为这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是非常必要的,是不可避免的。史学界向来对辛亥革命予以正面肯定,而且评价较高。可是,近几年有部分学者对辛亥革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认为这场革命毫无必要。理由是晚清政府已经开始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认为中国完全有可能通过渐进改良走上现代化国家之路,实现富国强兵,和民主宪政。还有人认为“清末民初的孙文造反,打断了自曾国藩、李鸿章到袁世凯的改革进程”,给中国带来了地方割据、军阀混战等各种灾难。总而言之,他们认为辛亥革命应该避免,应该否定,认为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的是社会停滞和战乱不断。
对于上述观点,我不敢苟同,更不敢恭维。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是与非,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我的观点恰恰与他们相反,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一场不可避免的历史事件,也是当时中国人民最正确的选择。
武昌起义,擦枪走火,只不过是必然中的偶然。辛亥革命的客观必然性源于晚清社会不可调和的社会政治矛盾。是满清贵族为维护自己的皇权统治,为了维护上层统治阶层的利益,迟迟不肯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一再花言巧语欺骗民众,错过了多次改革的历史机遇,致使和平改良的机会丧失殆尽,终于酿成了一场丢失政权的翻天覆地的革命。
例如,两次鸦片战争仍然没有把腐朽的清王朝打醒,他们以中央之国自居,对于蛮夷来犯嗤之以鼻,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挨打的原因,除了科学技术落后,没有先进武器,最重要的就是封建专制制度必须改变。他们只顾统治阶层的核心利益,害怕丢掉了政权,宁肯签订卖国条约,割地赔款,也不愿意启动体制改革,社会进步的机会,只有白白错过了。
另一次错失良机的改革,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法国主动寻求与清政府合作,遭到清王朝的拒绝。如果当时中国与法国结盟,实行改革开放,向法国学习先进科学技术,请法国派援华专家,利用法国的资金技术,全力发展经济,普及教育,逐步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中国在数十年内,必定会建立一个现代化国家。
清王朝再一次失去改革的机会,是1898年光绪皇帝任用谭嗣同等人进行的“戊戌变法”和晚清所谓的“新政”。从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看,每一条都触动了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例如,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自由;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其中每一条都会致封建特权阶级于死地!试想,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守旧势力必定坐立不安,如坐针毡,千方百计要进行反扑。本来戊戌变法的目的是要学习西方建立君主立宪制。这种体制的实质,实际上还是在维护封建君主专制,使其苟延残喘继续维持生存。即使这样,清廷顽固的特权集团仍然不能容忍,绝对不允许体制上的任何改变。原因很简单,就是触动了他们的蛋糕,损害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必须把戊戌变法扼杀在摇篮中。可见,戊戌变法焉有不失败的结局?
事实证明,在封建专制独裁制度下,走和平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以及她所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团,决不允许动摇他们的统治地位。为此,凡是想改变中国现状的仁人志士,也决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个剥削集团身上,不能对他们抱有幻想,必须通过革命的手段,把他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去!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为什么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就是因为,清王朝的统治者只想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技术变革,继续维护自己的统治,却不想改变腐朽的政治体制。没有制度方面的变革,改革必然化为泡影,这样的改革当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中国人民已经不相信清政府骗人的鬼把戏,所谓“新政”“预备立宪”,都是应付人民的手段。革命派已经不相信这一套了,只有通过革命手段把他们送进历史博物馆。
其实那时候,李鸿章早已看出大清帝国再不改革就会彻底完蛋,他忧心忡忡地指出,中国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若不改革,失去了机会,必将被世界所淘汰。可是冥顽不化的清王朝统治者,哪一个又听得进去呢?李鸿章的正确意见,清王室根本就不会采纳。
清政府只顾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企盼封建专制政治体制一成不变;他们只考虑如何为大清王朝延续寿命,而不想打破封闭心态,积极融入世界,学习先进国家的治国之道,为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考虑。他们心中所关心的只有手中的权力。如此目光短浅的统治者岂有不失败的道理?
晚清政府那些弱智的统治者,决没有高屋建瓴的远见之明,必然会错过改革进步的机会,不断加深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晚清末期,他们想起了要实行“新政”时,全国的革命的风暴已风起云涌,忿怒的人民已揭竿而起,清王室即使想进行改革,也无济于事,已经来不及了。
错过了1898年的维新运动,是清政府最大的败脚,这是错过最后一次改革机会。如果这期间,清政府能抓住机遇,大刀阔斧进行“君主立宪”的全面改革,也许不会有辛亥革命和军阀混战发生,至少还可以安定民心,让大清王朝多活几年。
可惜,1898年的维新运动只持续了一百天,那些真正想维护清朝政权的维新派人士,却被他们想维护的清朝统治者给杀掉了!悲哀啊,维新运动的失败,说明清王朝的改革为时已晚,一切改革的机会都彻底失去了,结果,辛亥革命不请自来,说来就来了。这时,大清王朝气数已尽,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一切都在瞬间发生,大清帝国倾刻土崩瓦解,彻底完蛋!(未完)

2023.6.2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