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战封神到一触即溃,谁给了帝国致命一击

 天空勇者 2023-06-25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代表正义消灭你】150×100 布面丙烯|河夫作品(局部,原作已在微店上架,阅读原文可进)

图片

司马迁不知道为什么不给章邯单独立传。

论影响,章邯是差点反转历史进程的关键人物。

若说资料不足,散见于《史记》诸本纪、世家、列传中的章邯事迹,比单独有传的伯夷、管晏、司马穰苴等人加起来都多;而且司马迁距离章邯也就百年左右,想搜集他的更多资料,还是比其他人容易。

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太史公不喜欢他。

站上历史舞台C位之前,章邯原来的身份是少府,九卿之一,负责税务的。如没意外,他将会一直在广袤的土地上挖呀挖呀挖,为帝国挖更大的财富让二世随便的花。但他应该也是个军迷,毕竟,那个读几本兵书就有机会叱咤风云的战国时代刚过去没几年,章邯从那个年代走来,不可能没做过战神之梦。

于是,秦帝国大厦将倾时,他站了出来。

那是秦二世二年冬季,陈胜派大将周章率几十万大军直插秦帝国心脏,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入戏——戏是一个地名,就在今天西安临潼县,距离咸阳,只有百里左右。一直被赵高忽悠“我们的防线固若金汤”的秦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奈何?’”(《秦始皇本纪》)

面面相觑。

于是,章邯说:“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

人家已打到家门口了,兵强马壮,召集附近各郡县兵力前来救首都肯定来不及,骊山那边还有不少正在做苦力的罪犯,请陛下赦免他们,交给我指挥,我们会为大秦帝国卖命的。

把罪犯编入军队,这不是章邯拍脑袋的发明,战国时期,包括越王勾践在内,不少人都干过,也确曾奏效。这种事,既不空前,更不绝后。都到这时候了,死马当活马医,秦二即任命章邯为将军,大赦所有囚徒,编成部队,由章邯率领,前去抗击义军。

罪犯VS农民,亡命之徒VS不要命的,最直观、最惨烈的底层互撕,再次在这片土地上演。

没想到,章邯真的一战封神,周章兵败,退出关去,章邯乘胜追击,追到渑池一带,再次大破周章军,逼得周章自杀。

捷报传来,秦二喜出望外,又派长史司马欣等人率两支部队去增援。按《陈涉世家》所载,章邯如虎添翼,上演大反攻,灭陈胜、杀项梁,把楚地反秦力量剿灭得七七八八,又掉头北上,渡过黄河,去攻打原赵国地盘上的另一股反秦势力,赵王歇。

照这样的势头,全面镇压反秦力量,再次复兴大秦帝国指日可待。

关键时刻,我们的赵高同志出手了,开启灭秦一键三连:

首先,忽悠秦二,“天子称朕,固不闻声”,说陛下贵为天子,不能经常抛头露面,哪怕隔着长桌子跟臣子见面也有失尊严,就应该藏身深宫,由我来传话就行。这么一来,也就隔绝了秦二和众臣之间的联系,把秦二彻底蒙在鼓里,让他以为形势一片大好。

第二,把还想进忠言的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削职,找个罪名下狱,导致冯去疾、冯劫自杀,最后把李斯也杀了。

第三,就是著名的指鹿为马,把所有忠于帝国的大臣一网打尽。【传送门】

这时候,章邯在前线也遇到了真正的对手、也是他的克星:项羽。

三年,章邯等将其卒围钜鹿,楚上将军项羽将楚卒往救钜鹿。(《秦始皇本纪》)

钜鹿(按赵高的说法应该叫钜马),反秦诸侯赵王歇的地盘。此前,章邯已杀了楚军主帅项梁,大意了,没想到项梁的侄子项羽才是真正的战神。秦二世三年夏天,项羽奉楚怀王之命率军北上救赵,两军一接战,“章邯等战数却”,就是几次被项羽逼退,这才知道碰到劲敌。

偏偏秦二在赵高忽悠下,以为章邯不力战,还派使者到前线批评、警告章邯。章邯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咸阳汇报军情,顺便搬救兵。没想到,“赵高弗见,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

司马欣到了咸阳,赵高根本不想见他,连他的话都不想听。司马欣不敢在咸阳再呆下去,抄小路逃出咸阳,赵高反应过来,派人去追捕,最后还是被司马欣逃了。

欣见邯曰:“赵高用事于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项羽急击秦军,虏王离,邯等遂以兵降诸侯。

司马欣逃回前线,对章邯说,现在朝廷已完全被赵高控制,咱就算打败了项羽,回去也是个死……话已说得很明显了,别扛了将军,历史期待您作出正确的选择。

同在军中的都尉董翳,也劝章邯降楚。

章邯还在犹豫,项羽发起总攻,活捉了战神王翦的孙子、秦帝国名将王离,章邯彻底绝望,跟司马欣、董翳一起,率二十多万秦军向楚军投降。

《项羽本纪》载:“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章邯见了项羽,大概是怕项羽杀他为项梁报仇,哭得稀里哗啦的,说抛开事实不谈,一切责任都在赵高。而项羽也许是觉得他还能用,显示了难得一见的大度,不但没杀他,还封他为雍王,留他在楚军中共事,把司马欣也封为上将军,率投降的秦军为楚军当前锋。

章邯的反水,给了秦帝国致命一击。与此同时,刘邦趁着项羽正跟秦军酣战,出奇兵攻陷武关,剑指咸阳。大势已去,赵高逼死秦二世,立秦王子婴,派人跟刘邦密谈,谋求共分天下。子婴诱杀赵高,灭他全族。一个多月后,刘邦兵临城下,子婴开城投降,秦帝国正式玩完。

那么,投降项羽的章邯,最后结局又如何?

首先,跟着他投降的二十多万秦军倒了血霉。

之前,秦政真的“固若金汤”时,苦秦已久的六国百姓,没少受秦兵的欺凌和折磨,“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那时候可没什么不虐待俘虏的公约,章邯的降卒,也就没少受楚军的报复。降卒们嘀嘀咕咕,说被章邯忽悠了投降,要是能跟着楚军入关破秦还好,万一败了,他们把我们带回关东,我们那些留在关内的父母妻子肯定会被秦给杀光的,怎么办?

这些私语被楚军听到,上报项羽,项羽觉得秦军降卒内心还是不服,留着也是隐患,这时楚军挺进到新安城(今河南渑池县东),“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挖了大坑,就地把二十万秦军降卒活埋了。

也挺狠的。但说句不好听的,也是报应。四十年前,在长平,被秦军活埋的赵军降卒,可是这一次的两倍。

降卒被活埋,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项羽还是没动他们,带着一起入秦,鸿门宴之后,项羽入咸阳,分封诸侯,把秦地切成三块,给了这三人,章邯正式封为雍王,定都废丘(今陕西兴平市东南),司马欣、董翳分别是塞王、翟王,号称三秦。

这也是关中被称为三秦大地的由来。

从秦的税务官,到楚的雍王,章邯这个转身,不能称为华丽,主要还是被逼的,荣耀归于赵高。

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评论说:“章邯之降,由赵高用事,不信任军将,一则恐诛,二则楚兵既盛,王离见虏,遂以兵降耳,非三军要市於外以求封明矣。”章邯的投降,都是赵高专政一手造成的。章邯知道他不管胜败,回去都会被杀,而项羽军盛,王离都被抓了,想战胜楚军也是绝无可能之事,投降已是最佳选择。这并不是章邯掌握军权要挟朝廷加封于他。

章邯当雍王,不到两年时间。项羽率军出关没多久,汉王刘邦用韩信之计,暗渡陈仓,出奇兵突袭三秦大地,雍首当其冲,章邯率军迎击,屡败屡走,最后退守废丘城内,被樊哙围住,第二年,汉军引水灌废丘,章邯自杀。

从一战封神到一战崩溃,章邯为何会前后判若两将?

明代史学家胡应麟曾这么评价他:“章邯,白起之亚也,衂[nǜ]于羽而名弗称。(《少室山房笔丛》)说章邯的军事指挥才能仅次于白起,可惜碰到项羽,完全被碾压,名气才被盖住。

但遭遇汉军为什么还是不行?

还是他的对手韩信说得好。

汉高元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给刘邦献计,针对三秦形势,曾说过这么一番话:

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章邯等三人为秦将,几年时间里,杀了不少秦军逃兵。后来又把二十万秦兵带到坑里去,只有他们仨安然无恙,秦地父老能不对他们恨之入骨吗?现在项羽凭他的威势,硬封他们为王,秦地百姓怎么可能拥戴他们。

言下之意,还是民心向背的问题。

果然,汉军一出陈仓,章邯便溃不成军。

所以,司马迁不给章邯立传,应该跟赵高一样,原因不外是:不喜欢。

想想也是,他差点就成功为秦帝国续命,让天下苦秦更久,谁会喜欢这样的帮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