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外国人带娃,看起来很轻松?3方面原因很真实,让人羡慕不来

 格林书屋 2023-06-25 发布于广西

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表妹小静自从有了二胎后,每天忙的双脚不离地,按她的话说:自己像是充电一小时,工作一整天的“超智能手机”,不能黑屏、不敢关机,更关键的是还得随时做好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

有一次,我去探望表妹,结果小静一边端着奶瓶给二宝喂奶,一边站在大宝身边辅导作业,时不时还要在“哄二宝”和“凶大宝”之间来回切换,让人不禁泪目,又有点心酸,不得不说,中国妈妈简直就是个全能战士。

而在“全能”的背后,似乎只要我们生完孩子后,随时随地脸上都挂着的一个字:累!

说起这个,我就想起有次去一个外国朋友家里做客的情景,也让我看到了外国人不同于我们的带娃方式。

刚到他家的时候,我就看到他家两个儿子在地上到处爬,时不时的抓起一个东西就往嘴里放,但是外国友人丝毫不以为意。

吃饭时,他们家孩子就坐在餐桌旁,两只手齐上阵,虽然吃的满脸都是,但是朋友仍然毫不在乎。

后来吃完饭,朋友夫妻就接着把孩子放在地上,任由孩子们在地上“摸爬滚打”。

我们几个做客的中国人对这种带娃方式不太理解,都觉得很奇怪,结果外国友人就直言说:不是不管孩子,而是轻松地管。

仔细琢磨之后,这种“粗糙”的带娃方式,确实处处透露着轻松写意,不像我们很多家长,带一天孩子下来,就像是搬了一天砖一样,双眼无神,浑身疲惫。

其实,除了身边的外国朋友之外,我们也经常会从一些影视剧里看到外国人带娃的简单惬意,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外国人带娃很轻松呢?其实有3方面原因很真实,让人羡慕不来。

01.孩子的日常生活不抓细节

国外父母在带娃这件事情上,主要贯彻的方针就是:日常生活简单化。

我之前跟一位外国友人专门针对带娃问题交流过,他给我分享了他的经历。

他说,在孩子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国外的家长都非常粗糙,主张让孩子自己完成。

比如说,国外很少会给孩子喂饭,当孩子有牙后,就会鼓励孩子自己吃饭,不论是抓还是啃,都放任不管,等吃完了再收拾。

再比如说,国外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洗衣、收拾玩具等,最大程度上让孩子具备了自理能力。

而且在辅导作业这件事情上,国外家长也认为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该过分参与和介入。

但是对于我们国内的家长来说,却是完全相反的那一套,乐于事无巨细、大包大揽。

之前在网上就看到一个新闻,有一个大三的男生利用暑假在外面兼职打工,本来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家里人却担心孩子在外吃的不好,竟然轮番上阵给孩子做饭送餐。

这件事情,其实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可以,但是必要性不大。

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我们很多家长可谓是事事操心、处处掌控,恨不得24小时为孩子解决各种难题,这样一来,孩子长不大,父母更辛苦。

所以有时候,中国父母所谓的养娃苦,其实是我们“自找”的。

尤其是现在很多家里只有一个娃,两个娃,等于说全家上上下下,都围绕着孩子去转,尤其是老人,恨不得把孩子捧在手心,事事都想要为孩子准备好。

但如此下去,那些事事都要为孩子代劳的父母,会变得越来越疲惫和焦虑,而被代劳后的孩子,也会越来越依赖父母。

所以,辛苦是必然。

02.不把孩子当做家庭的中心

很多中国父母在有了孩子之后,就会下意识的把孩子当做这个家庭的中心和未来,从而但凡家里有任何事情,都会把“中心点”集中在孩子身上。

比如说,有的家长之间吵架,就会冲着孩子说:“要不是因为你,我跟你爸/妈早都离婚了”。

再比如说,有的孩子成绩考的不好,家长就会说:“我跟你爸/妈拼死拼活供你读书,你就用这点成绩糊弄我们”?

发现没?婚姻的缔造是因为孩子,挣钱生活也是因为孩子,中国父母主打的就是“一切为了孩子”的思想观念。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所以我们经常会把一切都紧着孩子,哪怕自己吃糠咽菜,也绝不让孩子遭一点罪。

但反观国外,跟我们就有很多区别。

之前网上就有一个问题:外国父母是不是真的在18岁以后,就不管孩子了?

下面有个外国女孩安娜就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安娜说,在她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妈妈给她买了芭比妈妈和芭比宝宝,但是她还想要芭比爸爸。

按照咱们的想法来说,既然孩子想要,那就给孩子凑齐一家三口呗,结果安娜的妈妈却直言说不行,想要这个娃娃必须自己解决。

后来没办法安娜只能自己通过刷瓶子赚到了买娃娃的钱。

等到安娜上大学了,看到别人都有人用新手机,自己也想要,结果她妈妈却说:“我凭什么给你买”。

所以说,在国外会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独立的人就该为自己想要的,或者想做的事情负责任,而我们可能受到为孩子付出一切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从而会优先孩子,委屈自己。

所以在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中国家庭里,父母受委屈在所难免,父母承担多也是情理之中,久而久之,能不累吗?

03.不用在职场和家庭之间找平衡

中国家庭的“带娃累”,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原因,就是要平衡工作和家庭。

只要带娃,就必须留在家里,另一个出门赚奶粉钱,这样一来,带娃的重任就落在了一个人身上。

再加上中国一直以来“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女人成为了带娃的主力军,而爸爸也在“带娃”这个事情上的主动性、参与度很低,如此一来,可不就是很累吗?

而在国外,父母几乎不用考虑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

首先,国外的托儿所机构比较完善,为很多职场父母可以解决后顾之忧。

其次,他们会把教育和照顾孩子的责任和压力,平摊到2个人身上。

当然,不用担心工作的情况,因为国外很多地方的工作时间,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去调整,比如家里有事,爸爸就可以休假回家,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实现,基本上都是早出晚归。

德国经济研究所曾经就发布了一项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德国三分之一的父亲选择休育儿假(德国规定孩子三岁内,父母可以选择一方休育儿假一年)。

其实,从这个数据我们能看出来,除了国外的育儿福利相对较好之外,国外男性在育儿问题上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也非常高。

从而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带娃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自然不会有那么累了。

04.“糙养”虽轻松,但我们羡慕不来

老外放手养娃的“粗糙养育”,确实让人羡慕,但很多具体情况,跟我们的实际面对的是有区别的。

不过,虽然不能照单全收,但是我们也能从中学习到一些育儿经验。

比如说,不必事无巨细,该放手时需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外部世界,不要有那么多小心翼翼,或许对孩子的成长更好。

再比如说,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规律作息和自理能力,这样的话,其实我们会减轻很大的负担和压力。

大家可以想想看,孩子作息规律,我们也会有更多自己的空闲时间,另外,他们自理能力好的话,我们也能少承担一些家务,也能少操一些心。

所以,我们可以把老外的带娃方式和我们自己的养育方式结合一下,或许就能让自己轻松惬意一点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