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筚路蓝缕的故事

 内科博士符医生 2023-06-25 发布于海南

“筚路蓝缕”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筚路”是柴车的意思,“蓝缕”则是破衣服。全句的意思是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衫开创家业,之后用以形容创业之艰辛。

春秋时期,楚国原本是汉江间的一个南夷小国。周成王时,周王室为赏赐开国功臣的后代而分封诸侯。楚国的立国始祖熊绎被封为第四等爵号,称为楚子,居住在荆山一带。周成王分封诸侯以后,在岐阳盟会诸侯,楚子熊绎异常高兴,兴致勃勃地按期赴会。但是,没想到他连入席的资格都没有,被视为奇耻大辱。归来后,熊绎发愤图强,带领楚人在荆山垦地。

《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楚国大臣子革追忆楚国发展历史时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供御王事。”

意思是说,当时楚国的国君就地取材制成车子,穿着破衣服,去开发荒山野林,艰苦创业。同时,用桃木做的弓,枣木做的箭向周王室进贡。楚人正是用筚路蓝缕这种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楚国疆域不断扩展,国力不断增强。春秋时期,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楚国就是这样在强国如林的环境中由弱变强,由一个方圆不足百里的小国发展壮大为泱泱大国。正是因为历代先祖的不懈努力,才使楚国拥有了“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的“霸王之资”,也才会出现楚国郢都“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朝衣新而暮衣弊”的繁荣。楚人筚路蓝缕的精神也因此成为楚国强盛的立国之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