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江大鹏:战国楚玉之“翘楚”——《荆山有玉——熊家冢墓地出土玉器展》观感与管见

 珠江大鹏 2015-12-28

战国楚玉之“翘楚”

——《荆山有玉——熊家冢墓地出土玉器展》观感与管见

                                                                               珠江大鹏

(注:文章中所附图片显示不出来,请看相册栏目的所附图片)

学习收藏古玉,感悟最深的是春秋战国至汉代玉器在玉史中的翘楚地位。喜闻2014年底至2015年初,近200()来自楚国故都荆州熊家冢,战国中早期楚国王陵墓地群出土的,可作为战国早中期典型玉器和楚式玉器,《荆山有玉——熊家冢墓地出土玉器展》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展出,感到机不可失,多次参观,很有感悟。特撰文将观感管见发表,与古玉爱好者交流探讨。

我以为,学古玉精髓,就是要首先把自己尽可能融入至当时的时代背景中,用古人的习俗、仪式和传统来解释其用玉思想,玉器造型纹饰的内涵和意义。其次要把古玉放到古玉史之中,来审视和理解它的来龙去脉及其历史地位。这是我参观的“纲”,思索的“目”。

展览开始于“引”, 后分为“说璧”、 “识玉”与“辨玉”三部分。

一、战国楚人楚玉之“翘楚”

走进展览厅,是“引”部分。引出熊家冢出土玉器的时代背景和发掘概况,介绍组玉佩是熊家冢出土玉器的一大特色。我被“引”到一幅熊家冢墓地群场景图前。看着未发掘主墓被簇拥于一大片部分被发掘的殉葬墓坑,我脑海闪出了汉语“翘楚”。 “翘楚”,查词典,原指高出一般灌木的荆树。引申作为超群出众,出类拔萃的意思。最早源自3000年前的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东汉思想和经学家郑玄《笺》:“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但我终究觉得这一词应该渊源于楚国。楚国祖先夏商之际,入荆山汉水,披荆斩棘,由“荆楚”“楚蛮”一个弱小之邦发展壮大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这不正是“翘楚”吗?我边参观边思索,“翘楚”用来概括理解战国玉器和楚玉,似乎起到了“纲举目张”、“豁然开朗”作用。

1、战国政治形势就是七雄争霸“翘楚”。历史西周后期,周室衰微,社会动荡。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燕、齐、楚、秦、赵、魏和韩,这七个国家被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战国的历史就是七雄争霸“翘楚”历史。战国初期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及至楚庄王就称雄江南,国土面积几乎接近其余“六雄”的总和,成就了楚国的霸业。

2、战国也是“七雄”玉器争霸“翘楚”时代。玉器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载体之一。东周王室和诸侯,皆以佩玉为时尚,“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并以仁、义、忠、德等观念比附在玉上。玉的五德、九德、十一德说甚是流行。在这种“玉德”政治背景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除了大力制造青铜器外其次就是玉器,为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僭越活动作礼仪上的准备。试想,周天子下的各路诸侯聚会,实际上也是诸侯们所佩戴的玉饰的聚会,玉饰是各诸侯风度、实力的暗层面的角力。为什么大家都公认说战国玉器是后人难于企及的,这是因为当时各诸侯国统治者一是对玉器标准要求甚高,穷国力之所能,推动玉人选料和碾琢玉器的技艺更加精进,在玉器玉料、图形、形状、纹饰、组合上穷尽极致。二是选择的玉器形式都以玉龙、玉凤、玉虎做组合。这些神兽造型组合佩饰,均饱含着一种腾跃的内在的“威”势,分别象征了统治天下的天子、母仪天下的皇后、可以征战四方的猛将,充分显示了战国时期各路诸侯踌躇满志、意欲争霸的精神气概。谈到这里,突然想到一个旁证,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常见玉鱼,但到战国时期有嘎然而止现象我一度迷惑不解,这次参观思索中终于顿悟释然了:玉鱼在战国时代的消失,是因为它不符合这个时代精神。

  3、战国玉器奠定了片雕平面线条抽象艺术的“翘楚”历史地位。也为开创汉代的圆雕和立体具象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基础。从出土的文物看,玉器汉之前是纹饰以较为抽象神秘概括的神兽线条图案片状平面雕刻为主。商周出现了圆雕,但细分析还是把璞玉切割成片材后琢磨修饰成型,器身还是充填辅以抽象的线刻,我的观点本质上还属于片雕的范畴;到春秋战国时期玉器连象商周那样的圆雕也极其少见了,例如在整个熊家冢出土玉器展览中只有唯一一件很小用放大镜观看的通天孔人形圆雕(实际也是方形片材修饰成的供组玉佩穿绳用的人形串管)图1

1、熊家冢出土玉器展览中唯一圆雕(通天孔)


汉及之后朝,片雕过渡为立体具象艺术即圆雕——多视点的立体雕为主线。即使是进入汉代的平面雕刻艺术,也和前代的片雕艺术有所不同,已渗入了深浮雕、镂空等立体化的工艺技术,已摒弃了战国时代棱角分明锐利的平面特征,向立体化进化。

玉器雕琢平面向立体过渡,线条艺术也出现两个颇有特征的时期:一是春秋时期,玉器由西周时平面简约化的长线条,向隐起化、繁复化、以表现抽象的饕餮蟠螭等图腾为内涵的短线条方向发展,其中以“不减地浮雕”技法作为突出标志。“不减地浮雕”是春秋中期偏晚阶段至晚期的一种常见琢纹技法;另一个是战国时期,线条艺术又开始由繁复变简约,短阴(阳)线变短曲线,由云纹、窃曲纹、S纹等,向“团粒状”,即“谷纹”方向发展。谷纹又称谷粒纹,是以剔地浅浮雕的方法,在玉器表面雕琢出许多突起的弧形圆点凸起似谷粒而得。谷纹放大看是很多短步直线排列组合。这些短步直线一刀一步,一步一个节奏,起刀落刀,深浅分明,转弯处放射状,即毛刺状刀痕,条条深刻有力,一丝不苟,使得阴线沟底呈现丝状刀砣痕迹。这些排列有序的圆粒,经抛光后闪闪发光,十分悦目。谷纹看似图案简单,实际雕琢工艺最繁杂谷纹是玉器的片雕线条艺术演绎至极致的表现形式,其中“减地浮雕”技法是突出标志。谷纹是战国玉器最流行的纹饰,是线条艺术的“翘楚”上述观点我还没有看到有关专门的言论,这里只供参考。但不管怎样,其发展脉络也能从这次展览的玉璧图27中窥见:图2S纹、网格纹、绹索纹等,组合为饕餮纹——短阴线条表现为主;图3比图2抽象简化,线条缩短;图4外圈为勾云纹,已经看出谷纹的端倪;图5是长尾巴谷纹,也有称蝌蚪纹;图6尾巴更加缩短的谷纹;图7基本上是看不到尾巴的谷粒纹。

27:纹饰变化的玉璧


4、楚玉在战国玉器中之“翘楚”和相互渗透作用。战国时期的玉器以楚玉为翘楚,这从熊家冢墓地出土数量众多的玉器而且还仅仅是陪葬墓坑就令人折服。楚国玉器“翘楚”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楚国玉器在七雄之中的领先地位伴随着楚国政治局势扭转及经济、军事力量的积聚强大,楚国的玉文化也走向了鼎盛。这里包括楚人对龙凤文化崇拜和倡导、纹饰(如龙凤和谷纹)的发展和创新(突破了春秋多以小件为主的装饰玉、葬玉等,出现了大型的玉璜、出廓玉壁、龙形佩、带钩等)、雕刻和琢磨工艺的发展(如工艺更精细,玲珑剔透,并多以楼空、减地和不减地浅浮雕的技法、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造型见长)等等。这次展览玉器虽然在玉质方面逊色(陪坑的玉质差,侧面反映楚国用玉的等级制度),但玉器造形、纹饰和工艺都是一流的,并没有动摇楚玉的地位。

二是楚国玉器的尊龙崇凤的突出地位和影响力。熊家冢墓地出土的龙形(或龙凤)玉佩数量多,形制丰富,说明龙凤佩在楚玉中的突出位置。楚人自古尊龙崇凤,往往是龙兼有凤的形象或是龙凤共体的特点。战国时期楚人更进一步继承发展龙凤呈祥文化。玉佩中龙威武,凤秀美,龙凤对称,阴阳平衡,造型精美,激荡若狂澜,欣欣而勃发,呈现飞动和谐之美。也昭示着楚人扩张时空的雄心、威猛、奇谲与秀美。

三是楚式玉器和各区域玉器的渗透和交融关系,楚玉推动玉文化的发展。根据杨建芳先生《区系类型原理与中国古玉研究——从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谈起》一文中将玉器划分为:中原式玉器、楚式玉器、秦式玉器、吴越玉器、夷式玉器、燕式玉器,以及中山国玉器等七类。但不管怎么分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有不同地方,也有分不清的地方,是一种互相渗透和交融的关系。但从这次展出的楚玉看来,楚国对玉器形式、纹饰和工艺着实能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二、聆听“说璧”,楚玉璧之“翘楚”以及“玉璧”的猜想

展览的“引”后为“说璧”部分。“说璧”说明了玉璧的起源、象征意义和寓意。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穿孔称作“好”,边缘器体称作“肉”,《尔雅·释器》《说文》释璧均为“肉倍好”。玉璧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

我们知道,高古玉最有代表性的器形是玉璧。战汉玉器最有代表的纹饰为谷纹。玉璧和谷纹战国时期发展到高峰,至汉后趋向没落。这从这次展览的玉璧主题体现出来。

玉璧是熊家冢墓地出土玉器中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一种。这次的展品玉璧器物占据总数近半,从品质和纹饰上来看也堪称一次战国早期楚国玉器的盛宴(看图2-7)。楚国玉璧的装饰纹饰丰富繁杂,前期流行蟠螭纹、蟠虺纹、勾云纹等,后期谷纹、蒲纹、龙凤纹、兽纹等占据了主导地位,还出现了两组到三组不同纹饰带状分布的组合纹饰。所以也可以说,楚人奠定了玉璧在战国玉器的翘楚地位。

参观中,细细观摩玉璧的纹饰变化和工艺特点,我对玉璧起源和功能产生了一种玉璧就是玉饼的新猜测。玉璧的起源和功能按书的说法是,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而天又是苍色(青色),故“以苍璧礼天”。玉璧作为远古时代神人关系的中介物也就是礼器应该是合情合理的。我对此也很为认同。但一直思索如仅“以苍璧礼天”这种解释又不完全溯源。我以为,现代人的解释是用现代人的复杂思维看问题,我想古人并不复杂,应是最原始简单“吃为天”思维看玉璧,玉璧也就是玉饼。也就是古人把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象征至尊的玉做成圆形礼饼状的食品,至于中间穿园孔是为了比较好固定携带上天,来供奉上天神。玉璧从远古到夏,是没有符号的素壁;到商时,商人感到上帝超乎自然之外,没有一个超自然的媒介似乎难把玉饼送达上天,于是发现和选择了龙,龙很胜任这一媒介。《易●乾 》:“飞龙在天”。《说文》中描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 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天而潜渊”。于是商人开始把龙纹包括龙纹的变体如蟠螭纹、蟠虺纹、龙凤纹、勾云纹等等刻画饰于玉璧上;到了春秋战国,楚人更富想象力,把玉璧上的龙纹云纹变体缩短简化,最后蜷缩为象征谷物的谷纹。谷纹除了展示炫耀楚国高超琢玉技能之外,更有表达对神的直截了当的食物供奉之意。汉后,玉璧礼器功能慢慢退化,装饰佩戴功能加强,为了佩戴感觉舒服些,于是谷纹粒尖由扎手突出,演变为扁平化,再后来,立体具象圆雕出现后,谷纹失去内涵意义也就慢慢退出了玉史舞台。

 三、细细“识玉”,龙凤纹饰之“翘楚”

“识玉”部分,展出各种器形,主要有玉璧、玉珩、玉璜、龙形佩、玉)等;解读谷纹、云纹、S纹、虺龙纹等楚玉纹饰等等。其中以龙佩或龙凤佩为“翘楚”。

龙凤造型艺术,在楚国的铜器、帛画、漆器、纵绣等文物中普遍存在,玉器更为突出。成为楚国文化的代表之一。楚玉龙的艺术风格往往龙兼有凤,构思奇特,曲张有度,风格雄奇奔放,令人叫绝 这次展出的龙佩主要有“WM”型、龙凤共体的拱背风字形,较常见纹饰是谷纹、云纹、S纹、虺龙纹等,其中带有索纹是楚玉特有的。见图8-10.玉龙佩造型。

楚玉龙的艺术风格还有一个重要的造型特点,即玉龙头部为脸狭长,面额平直,有的犹似马头。这令人想到古代神话的“龙马”。《尚书·顾命·传》记述古帝伏合玉天下,龙马出河,身刻八卦图,谓之“河图”。《礼记·礼运》:“河出马图”疏:“是龙马负图而出。”楚人崇尚老庄,与其庄骚文化相一致(老庄一派属道学)。如果把楚玉龙视为中国早期的龙马神像,则与楚文化的特质合拍。那么,楚玉龙超乎象外的文化内涵,可能表现的就是楚人创新与开放气魄的龙马精神。

8-10、玉龙佩造型

四、细细“辨玉”,楚人琢玉工具、工艺和技艺之“翘楚”

本次展览“辩玉”部分,通过熊家冢雕琢半成品出土玉器展品,通过对钻孔、切割、镂空、纹饰打磨制作等工艺展示,让观众看到玉器形和纹饰是如何分步骤琢磨出来的。古玉器表面残留的磨制痕迹是古代琢玉工具和工艺特殊性的印记,是学习研究古玉重要一环。展览顾及到这点,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是这次展览最有特色地方之一。见图11-12、熊家冢雕琢半成品出土玉器。

11-12、熊家冢雕琢半成品出土玉器

楚国的炼铁技术和铁器在战国七雄中是“翘楚”的,由此推断楚人的琢玉工具也是当时最先进的。根据杨建芳先生在“楚式玉器的特点”一文中的总结楚式玉雕工艺有四大特点:1、不减地浅浮雕的广泛应用;2、游丝阴刻的创造和运用是楚人开先河,并为汉代玉器毛雕的渊源;3、镂空工艺的极致;4、连环玉雕的典范,著名的有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六节挂饰。展览中有中原式或仿中原式玉璧、龙纹以及减地浮雕雕琢技法,也有楚人“翘楚”的独立发展的S纹、索纹以及不减地浮雕的雕琢技法。为我们辨识战国玉器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五、看沁色——也谈玉沁在古玉辨伪中之“翘楚”

展览结尾是看“沁色”。沁色通常会成为一块古玉的重要鉴定依据。出土古玉沁色之所以会千差万别,是由于入土的时间、地点不同,受沁的深浅程度不同所致。行业内有沁色“十三彩”之说,就是极言其色彩之多。古玉出土先分区域:如碱性土(中原和黄土高坡)酸性土(江南水乡)沙性土(内蒙古等)受沁会不同;次分年代墓葬,同时期各地域,商周战(深土葬),汉(分土葬和山葬),唐宋,明清,受沁也不同;后分玉质,硬度不同,受沁不同。配合墓葬发掘标本来认识理解沁对古玉认识有很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土壤多呈碱性,玉器沁色多为黄色土沁,南方土壤湿润呈酸性,玉器上沁色则多为白色水沁。本次展示的楚玉沁色以白化为普遍特征,典型的酸性土(江南水乡)水沁表现。这次楚玉来穗展览,刚好能让我把楚玉和广州南越王出土的汉玉做沁方面的比较,实属机遇。同是南方大区域,两者还是有区别:南越王汉玉受沁程度较楚玉深。我想,除了年代因素外,也反映出同是南方水沁,气温和湿度高地区受沁程度更深,白色钙化程度更高。沁色和地域关系是古玉学习基本功之一。展览对沁虽简略,但对有心者的我觉得还是有意义的。

三、展出的优点、不足和建议

1、展览以科普导读的形式,条理清楚,环环相扣,中间还辟插一个动手制作的实验区域“当一回古人磨磨玉”和“你认识多少古玉”的电脑答题考试,这对于普及古玉文化非常到位,也非常有趣,连老外都情不自禁(见图13)。参观博物馆,很少看到有博物馆站能够站在常人的角度,用科普的角度来布展。南越王墓购物馆能做到这点,值得称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