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道德经》(43)——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在下不敏 2023-06-25 发布于四川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大家好,本期我们一起来读《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大意是说:

将要收敛、收缩时,必定先扩张

将要变弱时,必定先强大

将要衰亡时,必定先兴盛

将要失去时,必定先获得

这里的“必”是必然的意思,“固”是一定,不可更改的意思。因此“必固”是指这样的变化一定发生,且不会有丝毫更改的发生。

这是在讲小与大、弱与强、衰与兴、失与得的天道法则。人们往往喜欢追逐大、强、兴、得,而讨厌抗拒小、弱、衰、失,可是人们却不知道,就是得到了大、强、兴、得之后,最终也注定会失去,因为没有人可以一直拥有。

因此,老子说这个“夺”,不是指有谁来夺,而是天道造化的法则本来如此,物极必反、物壮则老,万物所有的荣枯、兴衰、成败、得失无不是物极必反,物壮则老作用结果。

因此,人类永无止境的盲目追逐,最终的结果也只有落得一场空,因为有形有相的东西终究是有生有灭的。

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一直追逐快乐和幸福,却离快乐和幸福越来越远的原因所在。现代人并没有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而比过去的人拥有更多的快乐和幸福,相反现代人却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而充满了更多的欲望、焦虑和恐惧。

所以,老子接着言“是谓微明”

“微明”,大道的造化法则隐微,没有多少人能够了解叫做“微”。大道的造化法则发挥作用时所呈现出来的荣枯、兴衰、成败、得失等等现象的显而易见,叫做“明”。

也就是说人们看得见的荣枯、兴衰、成败、得失是“明”,而其背后的主宰——道,却非常非常的隐微,所以才导致人们只顾着追逐看得见的“张”、“强”、“兴”、“与”,而不知道紧随“张”、“强”、“兴”、“与”之后必然会走向“歙”、“弱”、“衰”、“夺”。

而对一个得道之人来说,因为懂得物极必反、物壮则老的大道造化法则,因而不会对人生的荣枯、兴衰、成败、得失等加以分别取舍,而这种无分别取舍的心,老子称其为“柔弱”

所以老子接着又道:柔胜刚,弱胜强”。

“柔”,不是外在温柔,而是心性的柔和,内心自在祥和,没有任何冲突,就叫作“柔”,而反之就是“刚”。

“弱”,不是外在软弱,而是内心顺从、臣服于当下本性的造化,不逆于本性的造化,不人为造作本性的造化,不干扰、障碍本性的造化,就是老子所言的“弱”,反之则是“强”。

“胜”,不是战胜,而是胜过。

因此“柔胜刚,弱胜强”说的是心性中的事,人若懂得柔,懂得弱,就不会对外在的荣枯、兴衰、成败、得失加以分别取舍。

而人之所以会对外在的人事物产生分别取舍,其源头就在于对内在感受的分别取舍。

比如荣、兴、成、得等所带给人的内心感觉,人们以为是好的,因而是其所要的。而枯、衰、败、失等带给人的内心感觉,人们以为是不好的,因而是其所不要的。

而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要与不要的分别取舍,所以才有了对外在荣、兴、成、得等的追逐,以及对枯、衰、败、失等的抗拒。

总之,所有的追逐与抗拒都源自内在对感受的好恶分别。而正是这种对内在感受的好恶分别,因而产生了心性上的“刚”与“强”,即要与不要的欲望与本性自然造化之间的交战,从而干扰、障碍本性的自然造化。

因此,人们在读柔胜刚,弱胜强”的时候,不要以为那种处处事事都忍让、迁就,都以柔弱之相示人就是老子所讲的柔弱,如果是这样,难道我们面对敌人的侵略也需要忍让吗?

外在究竟应该是以柔弱示人,还是以刚强示人,则是需要依据事理的大小先后作相应的权变的。

那什么是大小先后呢?

本性造化的那股生机就是大,所以《易经》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因此,凡能养自己养他人内在那股生机的,就是大,除此之外都是小。

而养少数人之生与养大多数人之生相比,养大多数人之生就是大。所以当面对伤害众多百姓的敌人时,我们的先辈们总是义无反顾地与其作斗争,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这就叫做大,失去自己的小生而养了最多百姓的生,就是大。

而先后呢,是指人事物发生变化的时位的不同,不同的时,不同的位,所对应的人事物的变化也不同。而《易经》正是讲如何根据人事物发生变化的时位的不同,来作出正确的应对进退,以此达到趋利避害,趋吉避凶的目的。

总之,老子这里的柔胜刚,弱胜强”,不是讲外,而是讲内,即心不被外在的人事物的变化所绑架,自在祥和,不对人事物变化所引起的内在感受用强,也就是不执着于内在的某种感受,不因为感受好而追逐,不因为感受不好而抗拒,因而本性的造化可以逐渐走向圆满,而这种圆满的逐渐达成,才是“胜”的真义所在。

而为了让人更明白柔胜刚,弱胜强”的内在含义,老子接着又言:

鱼不可脱于渊

说鱼不可离开水,鱼离开水就无法成活。这是以鱼喻,以渊喻道

天地万物皆由道生,由道养,没有谁可以离开道而生存,当然万物中的人也不能例外,所以《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而道之在人,又称为本性,所以本性的造化才是人的身心性命的存亡的关键。

因此,前面所说的胜,并非是胜在外面,而是胜在里面。因为柔弱让攸关人的身心性命的本性造化越来越圆满,因而赖以生存的身心性命也越来越富有生机。

而刚强呢,只会干扰和障碍本性的自然造化,因而导致身心性命的生机匮乏,因而就如鱼儿离开了水,其最终只能是走向衰亡。

所以老子才告诉人们说“柔胜刚,弱胜强”。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什么是“国之利器”?攸关国家生死存亡的东西,即对国家而言,有之则存,无之则亡的东西就是“国之利器”。

这里老子又以“国”来喻人,人之身心性命就是一国,而攸关人的身心性命存亡的东西就是道,也即是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可以拿出来让人看吗?拿不出来,没有办法拿出来,唯一的办法只有往内去觉知。所以老子说“不可以示人”,“不可以”不是不愿意,而是没办法的意思。

因此,道家讲修身养性,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讲仁义礼智信以及孟子所说的养浩然之气,其实讲的都是让内在本性的造化逐渐走向圆满的方法,但因其不可示人的特性,才让人们产生了诸多的误会。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继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