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不敏 IP属地:四川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150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第一个事是指外在的事,外在的事只要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发生关系,就会引发我们的七情六欲,而这个七情六欲,就是第二个事的事,即“无事”的事。正因为如此,所以老子所讲之德,是永恒不变的,超越时空的,而孔子所讲之德是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孔子才强调不应以德报怨,而应以直报怨,而这个”直“,是不过之,也无不及的意...
到了周朝的中叶,三公拱璧谏言就逐渐开始有形无实了,特别是秦汉以后,就逐渐演变为大臣们上奏时手持的笏板,以用来记录天子的旨意,或者书写向天子上奏的章疏内容,直至清朝,则完全被废除了。驷马因为速度很快,很容易偏离大道,为了防止其跑偏,所以需用拱璧来引导驷马,所以拱璧在先,驷马在后,即“拱璧以先驷马”。拱璧是三公用来谏言天...
我读《道德经》(71)—— 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祸与福是两个相对的东西,但是,祸却可以带来福,福却可以带来祸,当祸走向其极就是福,而福走向其极就是祸。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圣人之所以能够“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是因为圣人没有我们常人那样的贪嗔好恶,因而才不会被各种好的、不好的境界所转,因而最...
我读《道德经》(76)—— 第六十二章(1):道者万物之奥…道者万物之奥。而能真正明白这些问题的人,就是老子这里所说的“善人”,即善于认识了解自己内在本性(人身中之道)的人,善于以内在本性为依归的人。“不善人之所保”,意思说对不善之人而言,虽说尚不明白自身中本性的圆满与俱足,不能够将内在的本性视为自己最珍贵的宝贝,甚至常...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万事万物皆有各不相同的差别,不对这些差别产生好恶分别,不因“国大”而骄纵,不因“国小”而卑微,只管做好自己位分之事,就叫“大国以下小国”,“小国以下大国”。意思说所以大国是因懂得处下而获得小国的人心,而小国是因懂得处下而获得大国的信任。当然,本章字面上是在谈大国与小国的关系,但其实是通过以大国与...
然而往往信奉鬼神者,大都是未明道之人,而但凡能够“以道莅天下”者,即时时处处都能依循人事物的理来作为的人,一定是明了道的人。这里的“两不相伤”,不是说鬼神与圣人之间不相互伤害,而是指鬼神也伤害不了人,圣人也伤害不了人,即被名利所捆绑的贪欲皆已除掉的意思。本章以“治大国,若烹小鲜”来阐释什么是“以道莅天下”,再以鬼神、...
我读《道德经》(73)—— 第五十九章(2):无不克,则莫知其极…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所以是由于对“国”没了执着,才“可以有国”。“重积德”,“重积德”之后则进入“无不克”、“莫知其极”,而只有达到了“无不克”、“莫知其极”的状态,就能通过“国”来帮助到更多的人认识“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把内在的贪嗔好恶统统都拿掉叫“尽其心”,没有了贪嗔好恶对我们本性的干扰和障碍,本性的神秘力量也就显现出来了,因而能够觉知到本性的力量,所以叫“知其性”。一个人如果好事、善事做得很多,但攀缘心却随着做这些好事、善事的增多而不断增强,也就是对好事、善事越来越执着,贪嗔好恶之心越来越强,那其所耗散的能量就越多,这样最终的结...
“无事”,不是说外面没有事,外面永远都有事,在外面有事的情况下,即各种顺逆,好或不好的境遇下,内心仍能守住道这个根本,而不是被贪嗔好恶牵着鼻子走,就叫作“无事”。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要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那就要做到放下贪嗔好恶的攀缘心,依循人、事、物本来的造化规则行事,如此就能“取天下”,即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我读《道德经》(69)——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以真正体道、悟道之人所讲,都不是道本身,而是在告诉人们体道、悟道的方法。那如何去体道、悟道呢?我们感官存在的目的,本来是为了用来长养身中的那股气,比如看好的书,听好的乐,说好的话,所谓好,就是有助于长养而非溃散内在生机的东西,所以“非礼”的...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