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道德经》(74)—— 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

 在下不敏 2024-03-16 发布于四川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大家好,本期我们接着来读《道德经》的第六十章。

我们先来看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句话几乎无人不晓,其解读基本不外乎:烹小鱼,不能频繁翻动,否则鱼身就会支离破碎。因此治理一个国家,也要像烹小鱼那样,避免频繁变动政策,避免朝令夕改、反复无常,否则百姓就无所适从,国家亦将陷入动荡不安之境。

不能说这样的解读不对,但这样的解读并不能让人从根本上理解无为的真正含义。

难道让命令、政策百年不改,国家就能安宁吗?百姓就可以安居乐业了吗?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并非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

因此,凡事看清根本,在根本处着手,才是老子所讲《道德经》的原意所在。

而影响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就在人心,人心不安定,才是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本所在。

因此对于治理者而言,如何安定人心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而安定人心,最起码的就是要让老百姓的生存需求获得最基本的满足,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需求的相对满足。

而这种对百姓需求的满足与厨师烹调食物时对食材的把控非常相似。

厨师烹调食物,最关键处就在于对火候、咸淡,以及翻动的频率等要素的把控,火候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太咸不行,太淡也不行,翻动太频繁不行,翻动少了也不行。

因此一个厨师的技术好与不好的关键就在于对以上这些要素的把控上,也就是说如何做到适度。只要能把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食物的味道就错不了,而这样的厨师就必然是一个好的厨师。

同理,对一个治国者而言,衡量其是否为一个好的治理者,其关键就在于如何把握满足百姓们需求的度,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而且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等的不同其需求以及其度是不同的,就像烹调食物,食材不同,其火候、咸淡、翻动频率等也有所不同。

一个治理者若能够把控好这个度,就是一个好的治理者,就是一个能够依循人事物的理来作为的人,就是一个无为的人因此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无为不是没有作为,而是依理而为,非依个人的贪嗔好恶而为)

正因为如此,所以这里“大国”的大,不是人们以为的大国、小国,而是相对于“鲜”来说的,而“小鲜”的小,也只是相对于“国”来说的,也就是说“国”大是因为“鲜”小。

因此,“小鲜”不一定是指小鱼,凡美味的食物在“国”的面前都可以称之为“小鲜”。更何况这里的“治大国”与“烹小鲜”其实都是老子为了阐释什么是无为而借用之。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以道莅天下”,“莅”,临的意思,即以道临天下。

什么是以道临天下?时时处处依循人事物的理来作为就叫以道临天下。

老子这里没有说以道治国,而是跳出国说天下,也就避免了我们被文字所障碍,以为老子所讲只是治国而已。

其鬼不神”,意思说其“鬼”就丧失了它“神”的作用,也就是说鬼的神力不再灵验了。

在古代,人们往往将人事物的各种变化,比如人的生老病死,事的生住异灭,物的成住坏空等看作是鬼的神力所致,特别是殷商时代,鬼文化非常兴盛,人们普遍相信鬼神可以给人们带来好处甚至灾祸。到了周朝之后,虽然鬼神文化的热度有所降低,但人们仍相信鬼神的存在,并沿袭了商朝的许多祭祀制度,以此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然而往往信奉鬼神者,大都是未明道之人,而但凡能够“以道莅天下”者,即时时处处都能依循人事物的理来作为的人,一定是明了道的人。

因此对明道之人来说,他们懂得决定人事物生灭变化的其实并非鬼神,而是自己身中的道与德,因此求鬼神不如返回身中修自己的道与德。

所以当樊迟向孔子问“知”时,孔子回答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知”即智,大智慧的意思。

务民之义”,指做好人的本分的意思。即当儿子时做好儿子的本分,当爹时做好爹的本分,当君时做好君的本分,当臣时做好臣的本分等等,总之做好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本分就叫“务民之义”。

当一个人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本分,其实就是老子所说的“以道莅天下”的落实。

以道莅天下”讲的是虚,而虚在我们的日常中没办法直接应用,所以必须将虚化为实,而孔子的务民之义”就可以看作是以道莅天下”在日常中的具体应用。

而“敬鬼神而远之”呢,第一说明鬼神还是存在的;第二说明鬼神与人本来可以不相干,只要不去主动招惹它,它对人就没有任何影响。

而人之所以要去主动招惹鬼神,是因为对人事物的生灭变化没有根本的认识,但为了心安,因而到处拜神求佛,招惹鬼神,企图把所有希望都寄托于鬼的神力上。

然而对于明道之人来说,懂得内在的圆满与俱足,所以根本无需外求,因而与鬼神没有任何相干,所以老子说“其鬼不神”。

而这与孔夫子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的关系也可以看作是一虚一实的对应关系。

所以孔夫子最后说“可谓知矣”,意思说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大智慧。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意思说并非鬼的神力不灵验了,而是鬼的神力不再伤人了。

其实读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鬼神伤不伤人,并非取决于鬼神,而是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内心安与不安。

人的内心只要有不安,就会有求,要么求鬼神,要么求名求利。然而有求必有伤,所以鬼神也好,名利也好,只要有所求,就必然会伤人。

而人一旦做好自己该做的本分,内心就可以得到安宁,这也就是为什么儒家要讲五伦,讲尊卑长幼,讲仁义礼智等,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个人尽好自己应尽的本分,从而内心安定,无分外之欲求,如此才不被鬼神、名利所伤害。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意思说不仅是神不伤人,而且圣人也不伤人。

前面我们说过,人只要有求,就必有伤。求鬼神,求金钱物质是求,而求成圣成贤同样也是求。

在日常中,我们常常以为人只要追求做善人,行善事,追求成圣成佛等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我们追求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什么。

通常我们是为了获得因名带来的内心愉悦感而追求这些东西,比如我因此高人一等,或与众不同,或非常出色等等,我们常常被这样的感受所绑架而不自知,因而最终没办法真正的悟道和成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圣人”(其实是对圣人之名的执着)是在伤人。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本章的鬼神也好,圣人也罢,不过都只是比喻,比喻人们为了安顿自己的内心往外追逐的种种名利。

而鬼神类似佛家所说的垢相,也就是我们心中的各种贪嗔痴爱;而圣人则类似佛家所说的净相,也就是我们对自以为好的,高尚的东西的执着。

而且无论是垢相也好,净相也罢,其所涉及的名或利本身并不能伤人,真正伤人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总是往外追逐的心,所以佛家称之为着相。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意思说一个人若能时时处处做好自己的本分,心不往外追逐,则身中的道(本性)就可以不被人为干扰和障碍而自然地造化,生生不息的功用得以回归。

这里的“两不相伤”,不是说鬼神与圣人之间不相互伤害,而是指鬼神也伤害不了人,圣人也伤害不了人,即被名利所捆绑的贪欲皆已除掉的意思。

“德交归焉”,没有了名利的捆绑就是有德,即无为之德。因为无为,人身中道的生生不息之功用才能正常发挥,才能回归其本来,所以叫“德交归焉”。

本章以治大国,若烹小鲜”来阐释什么是“以道莅天下”,再以鬼神、圣人来做譬喻,告诉人们以道莅天下”的前提必须要拿掉心中的垢相与净相。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先到这里,我们下期再接着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