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湖畔端阳雨

 张效雄 2023-06-25 发布于湖南

要点: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在大自然的面前总是十分十分渺小的。谁要反规律、开倒车,必然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洞庭湖畔端阳雨

每年都有端阳雨。今年也不例外,尽管有个闰二月,端阳雨还是按时到来,而且一连下了好几天。

一夜雨声不断。今天清晨起来,外面还在下着大雨。大约7点左右,天空居然响起了滚滚雷声,真的验证了端阳必有雨的民谚。

中国的民谚,是古人对大自然观察分析所得经验的总结。诸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十,棱(冰)断树枝”、“四月八,冻死鸭”一类与气象有关的谚语,还有桃花汛、端阳雨的说法,年幼时外婆就教过我。长大了以后,我才知道,地球的气候变化,与太阳、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运行关系很大。潮汐、太阳风之类的外界因素,影响地球大气的流动,于是就有洋流,风霜雨雪等等。中国的农历是月亮历,是根据月亮和地球运动的规律得出一年四季的编排。古人总结了气候变化于月亮阴晴圆缺之间的一般规律。

人们都说夏天是从端阳节这天开始的,这一天孩子们可以穿上夏天的新衣服。从农历五月初五到六月初六,虽然天气热,但真正的夏天并没有到。我们老家洞庭湖边,大人们只有在过了六月初六,才许可孩子们下塘下河游泳。这段时间的雨下得多,气温反复变化大。湖南的抗洪救灾,大多是这个时段。此前的雨叫春雨,打雷叫春雷。春雷带来的大都是连天绵绵雨,而夏雷伴随的大都是大暴雨。

记得上中学时,我们汨罗江农场向阳学校编了一本小册子,蜡板刻油印的,书名好像就叫“春雷”,是以一个女生的作文名字为书名的。还记得那作文的第一句是,春雷从遥远的天边滚了过来。洞庭湖平原很广阔,春雷是可以滚得很远很远的。那句子很有诗情画意。

那个女生后来做了什么营生,不得而知。但那个年代,能够写出这样的句子,实在是很不容易的。

洞庭湖区的春天,几乎是和春雨完全连接在一起的。雨中有弯弯的小路,雨中有清澈的小河,还有抓泥鳅,网鱼虾,做水坝,等等等等好玩的事儿。

1974年,我结束下放生产队的生活,到农场五分场做工作队员。那一年端阳节后,连续下了好多好多天雨。我被关在住地出不了门,茅屋有点漏雨,地上潮乎乎的。我不在乎,望着外面一直不停的雨,心里美滋滋的。旁人说,连天大雨带来洪灾,我却乐于享受大雨带来清凉的味道。

我对雨的喜爱,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形成的。那个时候不到二十岁,对人间的艰辛一无所知,实在太不懂事。

所以我历来喜欢雨。1990年代初在深圳工作的时候,看到台风带来的雨,一时兴起,爬在小凳上写了一篇散文《雨思》,后来刊发在《湖南日报》副刊上。在我的笔下,深圳的雨虽然雄壮,却远远没有洞庭湖区的雨那么有韵味。家乡的雨是丝丝挂挂,缠绵不断的,是倾注了水乡人情怀的雨。远离洞庭湖已经很多年了,现时的雨,总是没有儿时的雨那么亲近。但儿时毕竟不再,每每雨天的时候,我爱在雨中散步,伸手轻轻地抓一把雨,摸在脸上,期盼能找回逝去的岁月。

此刻是清晨,倾听窗外的雨声,也是一种宁静得享受,寄托着对家乡无尽的回味。

眼前的雨,应该是从长沙以北的洞庭湖边飘过来的,淅淅沥沥,断断续续,仿佛从过去的岁月飘到现在,从遥远的天边飘到我的眼前。

看着雨滴变成了雨丝,又想起了地球与月亮的关系,想象着它们之间公转的规律。自然界的运动,我们未必都能够找到规律。规律是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掌握规律、人定胜天,不过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人的认识总是有局限的,又是在太多太多的未知。谁要想改变规律,是要付出代价的。

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在大自然的面前总是十分十分渺小的。谁要反规律、开倒车,必然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想必如何对待社会生活的规律,也是同样的道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