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运强国

 求是1025 2023-06-25 发布于山东

概念形成

首先,海运强国是相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更能有效支持国防安全与经济安全而言的战略定位,表现为常态下的更加安全、便捷、高效和绿色运行,能够有效应对常态突发事件、非常态突发事件,不被突发事件所击倒。其次,海运强国应体现出国家海运业在国际上的总体竞争能力,通常包括海运业的宏观调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技术竞争能力、海运政策、资源环境竞争力等多个方面。最后,国家海运业在国际航运市场的综合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海运软、硬实力,海事、海商、高端海运服务在国际规则和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参与程度,航海传统与海运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等。

内涵

①保障性。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综合运输和支持保障能力,对海运通道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控制力,能够安全、高效地及时完成对国家重要战略物资以及人员的海上运输,为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贸易发展发挥支持作用。

②竞争性。海运服务业是全球性存在,规模位于世界前列。相对其他海运大国更具竞争力,海运服务贸易出口位于世界前列。

③引领性。对世界海运发展做出显著贡献。在主要国际海运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推动发展中国家海运业进步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并以此引领世界海运发展趋势;在海运服务创新、海运管理与技术创新、海运通道安全、海难救助等方面推动世界海运发展;在国际海运技术标准和规则制定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具有一定推进和强制执行力。

典型国家

以保障性、竞争性和引领性3个维度评价,世界海运强国包括欧洲国家和日本、美国。

①欧洲的航海战略为国强民富和文化推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经过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发达的海运文化、完善的经济政策以及和其他产业的相关产业的合作关系,造就了其“政策引导模式”下的海运强国。

②日本则以产业发展需求带动海运发展,把海运作为生命线,以独特的“协同保障模式”强调国家、产业、企业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并依托财团产业结构,形成稳健的经营风格和产业链企业间互动机制。

③美国则依托强大的综合国力,形成“海权控制模式”,海运以保障并服务于海权控制为主要目标进行发展。

中国海运强国战略

2014年8月15日,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2号),正式从国家层面把推进海运强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战略提出的目标是在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运体系,适应国民经济安全运行和对外贸易发展需要。

扩展阅读

  • 贾大山.海运强国战略.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