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艳千年!中国第一美原来是她,网友:论艳压从来没输过!

 普象工业设计 2023-06-26 发布于上海


见惯了日常的皮革足球,

用木头做的足球,你见过吗?

不是直接简单的一整块球体木头,

而是真正地做出足球表面的五边形和六边形,

通过每片木块边缘的凹凸部分,

将其全部进行拼接。

图源:阿木爷爷

片片相接,

竟都可以做到严丝合缝,

仿佛魔法一般,

眨眼之间,

一颗完整的足球便呈现在了眼前。

图源:阿木爷爷

这令人称奇的连接方式,

正是传承千年的中华技艺——榫卯。

榫卯如果使用得当,

两块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

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不使用一颗钉子,

仅靠被称为“榫”的凸出部分,

和被称为“卯”的凹陷部分进行咬合,

便可将两块木结构牢固地连接到一起。

不得不说,

这丝滑的拼装过程实在是太解压了!


如此精巧的发明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

从其遗址出土的木构件全都采用了这种先进的密合连接方式。

到春秋战国时期榫卯结构已被广泛应用,

在宋代愈发趋于成熟,

明清则达到了最高水平。

古典家具的灵魂


其中明式家具无疑是其完美应用的代表之作,

制作精良,坚实牢固

造型大方,轮廓简练,

将功能和美观完美地统一了起来。


基于其结构特性,

科学的设计,

更是非常方便拆卸和装载。

图源:阿木爷爷

而当继续深入了解到制作这些家具所用到的,

一些非常实用的款式结构的时候,

象君在其多样的变化中,

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里面蕴涵的无穷智慧。

夹头榫(腿足上端嵌夹牙条与牙头)


传统粽角榫


高束腰抱肩榫


挂肩四面平榫


攒边打槽装板


一腿三牙方桌结构


当然,除了家具以外,

榫卯结构还被古人应用在各个地方,

古桥、古船、古农具......

拥有着形形色色的样式,

满足着人们对其各个方面应用的需求。



传承千年
灵活运用于当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

榫卯结构依然不断地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

展现着它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魅力。

图源:阿木爷爷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以一个巨大的红色斗拱形式呈现于世,

层层叠加的斗拱,秩序井然,

共同承载着千钧重量,

气势非凡,雄伟庄严。



这么有趣的古代技艺,

自然也会吸引来大批的手工爱好者,

中国古建筑榫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微缩营造技艺开创者王震华先生,

便纯手工打造出了天坛祈年殿81倍微缩模型。

闭关5年,7000多个零件,100000多道工序,

完全用榫卯结构,

还原出了这栋建筑的“自然生长”全过程。


随后他又和团队重新打造了新祈年殿积木模型,

让我们拥有了“中国版乐高”,

看到这么精美的模型,

是谁的双手已经在蠢蠢欲动了!


877个零件,不用编号,任意拆装,

环环相扣!


智力与动手能力的双重结合,

沉浸式拼装的快乐谁能拒绝啊!

如果你现在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一番了,

这些榫卯结构即可以让你过足瘾!




斗拱,集大成者
惊艳千年之美

而榫卯被应用的最突出的地方,

无疑是我国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山西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的秘密

正所谓千年榫卯万年牢,

释迦塔(山西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塔,

建筑大师梁思成,

曾对其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淋,

依然完整如初,屹立不倒,

感到难以置信。


究其原因,除了结构之外,

很重要的一点正是木塔运用了大量的斗拱。

斗拱,则是我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集榫卯技术大成的特殊构件。

全塔共计54种,480朵,

每一个的规制,角度都不同,

真真是一座斗拱博物馆。



整座塔从下向上仰望,

一朵朵斗拱,

仿佛一簇簇盛开的莲花,

令人目不暇接。


除了视觉上带来的惊艳效果,

由多个小型木块铺叠而成的斗拱,

更是起着承上启下、

传递荷载的重要作用。


位于梁柱之间的它,

将上层构架的荷载均匀地分散到每一根立柱,

从而保证着塔身的稳定。

就这样,各种榫卯完美精准地契合在一起,

将柱,梁,枋搭建起了一个相互支撑,

牢不可破的骨架,

使得木塔经过千年风雨的洗礼,

依旧安然无恙。


紫禁城,斗拱的力与美

同样,作为木制建筑的奇迹,

在600年的时间中,

经受了200场地震,

仍可巍然屹立的故宫,

其建筑之魂便也是斗拱。


英国电视台第4频道,

曾经拍摄过一部故宫的纪录片,

在片中,木匠发现将一个斗拱拆解开来是非常轻易的,

但是想要再拼装回去的时候,却没那么简单了,

由此可见,斗拱绝对是一份匠心独运的设计。


木质专家采用传统的木匠工具和技法,

复制经典的紫禁城结构,

建造了1:5比例缩放的寿康宫模型,

来进行一系列的模拟地震,


随着震级步步上升,

地震所带来的能量开始拉扯起斗拱,

随后周边的砖墙轰然倒塌,

但整个木结构依然完好无损,

这正是我们所说的“墙倒屋不塌”。


最终,直至10.1级地震结束,

整栋建筑也没有被震塌,

因为采用榫卯结构的斗拱,

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

就像车里的避震器,

消耗掉了地震传来的大量能量。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

象君不由得为古人们的智慧而感到惊叹,

榫卯结构简直就是古代的黑科技啊!


这是一项如此精湛的木工技艺,

蕴含着古人无穷的智慧,

正所谓“榫卯木构遮天蔽日,巧思智慧催华发”,

象君真心地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将其发扬光大,

更好的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