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外用散剂的研究进展

 好心态好人生mq 2023-06-26 发布于上海

作者:徐桐 高鹏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济南,250355)

[摘要]中药散剂因其制备简单,疗效确切,保留全部有效成分而被临床所欢迎。本文综述了外用散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常见的临床应用,以期提高药材的利用度,减少有效成分损失,增加外用散剂的稳定性,拓宽外用散剂应用空间。

[关键词]中药外用散剂,干燥,粉碎,透皮,临床应用

Research progress of powders for external use of Chinese  medicine

Xu Tong  Gao Peng

[Abstract] Chinese medicinal powders are popular in clinics because of their simple preparation, precise curative effect, and retention of all active ingredient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and common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powders for external us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medicinal materials, reduce the loss of active ingredients,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powders for external use, and broaden the application space of powders for external use.

[Keywor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owder for external use, dried, crushed, transdermal, clinical application

中药散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剂型,拥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在历代方剂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外用散剂是对中医药整体辨证思想完整体现,有效成分没有损失。外用散剂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并且有明显疗效,是临床诊疗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给药形式。本文简介现代技术在外用散剂制备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介绍外用散剂在临床各科疾病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中药散剂的后续研发与应用提供思路。

1. 散剂的制备工艺

外用散剂的制备有干燥、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等过程。其中干燥、粉碎两个步骤近年来产生了诸多现代方法。

1.1 散剂的干燥方法

外用散剂从药材的制备上可以分为药材经过粉碎直接制成的散剂和药材经过提取浓缩干燥后得到的散剂。不同药材含有不同的成分,故根据药材所含成分的差异有不同的干燥方法,传统干燥方法有晒干、烘干、阴干。现代干燥技术有喷雾干燥、辐射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热泵干燥等[1]。对于含有挥发性成分及热不稳定成分的中药材,应避免在过高温度下进行烘干,选用真空冷冻干燥更多的 保留有效成分。

1.2 散剂的粉碎方法

散剂原始粉碎方法有捣、碾、研、锉等法,现代生产过程中多用仪器来代替, 粉碎方式有:单独粉碎、混合粉碎和超微粉碎。一般贵细、毒剧、共粉易产生化学反应的药材采取单独粉碎方式;混合粉碎主要针对无法单粉的药物或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混合粉碎可节省时间,改善粉体性质;减少混合工序,缩短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2] [3]。

超微粉碎是一种现代粉碎方式,经过超微粉碎后的超微粉体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如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和孔隙率,质量均匀,溶解性好,吸附性、流动性强,化学反应速度快,又具有独特的光、电、磁性能等[4]。曹慎等人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三黄肿痛散超微粉碎的最佳工艺为饮片先于 50~60 ℃干燥 7 h 使含水量约为 3%,粉碎成粗粉后入磨加介质使之填充率达到 70%~80%,超微粉碎 40 min。经验证实验证明该方法稳定可行[5]。在中药外敷超微粉对大鼠骨折后骨痂形成的研究中,中药外敷超微粉体能够促进大鼠骨折后软骨骨痂向骨性骨痂转化,提高骨痂密度,促进骨折愈合,其效果优于中药外敷散剂[6]。

2. 散剂的质量控质

2020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散剂应检查粒度、外观均匀度、水分、干燥失重、装量差异、无菌、微生物限度等检查[7]除上述药典规定的检查项外, 外用散剂还要对方剂中重要药效物质进行定性鉴别、定量检查。

2.1 定性鉴别

外用散剂的定性鉴别通常利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TLC)进行,对成方制剂中的起效的重要药味进行定性鉴别。徐雪等对接骨续筋散中的骨碎补、续断、西红花、木香、赤芍进行薄层鉴别,薄层方法阴性无干扰[8]。郭巧技[9]对痤疮散中的大黄、白芷、防风三味药进行薄层鉴别,结果显示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且阴性无干扰,可以对痤疮散进行定性分析。

2.2 定量检查

对外用散剂中的起效成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含量是外用散剂常用的定量检查方法。散剂因其透皮吸收的特性,有些方剂中含有挥发性成分不仅是药效成分还起着促透剂的作用,对挥发性成分的定量也是外用散剂重要的一部分。对该部分的定量就需要用气相色谱法(GC)进行。接骨续筋散[8]中柚皮苷是重要的药效物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柚皮苷平均含量为 0. 3823mg /g。痤疮散[9]中广藿香、薄荷、冰片中的百秋李醇、薄荷脑和冰片是易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量。百秋李醇、薄荷脑和冰片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0.114,0.020,0.061 mg·g -1。郭巧技等为保证的产品质量,以平均值下浮 20% 为痤疮散的定量标准。

3. 散剂的赋形剂

散剂直接用于疮面有诸多不便,后世医家多加用赋形剂使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常用的赋形剂有:蜂蜜、麻油、蜂蜡、酒精、鲜草药汁、茶叶汁、葱汁、 醋汁等[10]赋形剂的加入不仅使药物更加贴敷于皮肤表面,同时不同的赋形剂也有不同的药效作用,或有助于药物质量,或增加疗效。不同赋形剂的功效见表 1.

图片

4. 散剂的透皮释放

外用散剂直接作用于皮肤,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也与皮肤的生理状态有关,种属与个体差异、皮肤部位、皮肤的健康状况、皮肤的温度与湿度、皮肤的代谢作用均影响药物的释放。外用散剂常以穴位贴敷的形式应用于临床,高远等在研究青藤外敷散时考察了该散在家兔膝关节经穴和非经穴的渗透作用。经穴部位累计渗透量和释放率均显著高于非经穴部位 ,穴位与穴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故青藤外敷散在给药过程中经穴给药效果明显高于非经穴给药[17]。 

5. 散剂的临床应用

5.1 皮肤用药

皮肤用药是外用散剂比较常见的形式,其疗效确切、起效速度快。在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中,程井军等对 40 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分配,每组 20 人。对照组在在溃疡面使用西药康复新液,治疗组在溃疡面使用程氏糖足散。一共治疗 60 天。在溃疡面积和总有效率两方面治疗组的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针对寻常痤疮的治疗,贾华魁等将中药黄连和地榆制成散剂外用治疗;对照组口服维胺脂胶囊 50 mg , 两种治疗方式都是一天三次 , 疗程均为为 4 周。结果显示黄连地榆制成的散剂其效果明显高于维胺脂胶囊且复发率低 [19]

5.2 阴道用药

中药散剂常用于治疗阴道炎、宫颈糜烂、慢性宫颈炎等妇科疾病[20],拥有不错的疗效。刘玉云等[21]运用八宝散治疗 100 例霉菌性阴道炎,治愈 76 例,好转 23 例,无效 1 例,总有效率 94%。证明八宝散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是有效果的,并且安全性较高。

5.3 脐部用药

穴位贴敷中常用散剂进行诊疗,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妇科疾病,厌食、疳积、泄泻、遗尿、夜啼等消化道疾病和小儿疾病[20]。在探讨散剂在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实验中,实验人员对 34 名癌痛患者,随机平均分组,每组 17 人。对照组给予贴敷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止痛散脐敷。所有患者连续治疗 7 天,以 7 天为一个周期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中药止痛散脐敷可以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能够缓解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副作用[22]

5.4 口腔咽喉用药

某些口腔咽喉等消化系统疾病单纯用西医方法治疗,只起到消炎作用,创面愈合较慢,中药散剂在治疗这些疾病有较好的效果。中药散剂常用于治疗口腔黏膜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科疾病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20]。小儿鹅口疮的治疗过程中,张佩佩等人对比了自制鹅口疮散与制霉菌素治疗小儿鹅口疮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39.5%)、总有效率(95.3%,41/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7.9%、 81.4%(35/43),治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23]

6. 结语

中药外用散剂因其基础研究不够,在制备和应用时应该注意:1)药材粉碎过程中,由于不同部位材质不同,其粉碎难易程度不一,这就导致药材粉碎后出现分层现象,影响产品的外观均一度,同时也会影响水分和含量测定。2)中药外用散剂制备工艺简单,往往会忽视对原药材的处理,大多散剂原粉入药,若对原药材的清洗、灭菌不到位则会导致最后散剂含菌量超标,影响最终的疗效。3) 外用散剂中药材直接粉碎,没有经过提取,有些刺激性成分没能得以去除,在应用时要注意不良反映的发生。中药散剂的研究还很浅薄,还需更多的研究者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制定合理的规范,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与方法使中药外用散剂拥有更加稳定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单鸣秋,张丽,丁安伟.中药材饮片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1,33(07):1216-1219.

[2] 张定堃,杨明,林俊芝,韩丽,杨金辉.中药散剂的制法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01):21-24.

[3] 仝小林,彭智平,焦拥政,张家成,刘峰,周强.中药“散”的研究概况与述评[J].中医杂志,2013,54(01):12-16.

[4] 谢瑞红 , 王顺喜 , 谢建新 , 孙旭清 . 超微粉碎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J]. 中国粉体技,2009,15(03):64-67.

[5] 曹慎,罗纯清,曹谦,杨韵琴.三黄肿痛散超微粉碎工艺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9,25(13):107-108.

[6] 熊焱昊,王普申,齐进,刘志安.中药外敷超微粉体对大鼠骨折后骨痂形成和改建的影响[J].中医正,2014,26(11):20-25.

[7]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8.

[8] 徐雪,张永萍,吴静澜,徐剑.接骨续筋散质量标准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08):142-145.

[9] 郭巧技,罗 婧,谢耀轩,苏 畅,肖丽和,王淑红,王铁杰.痤疮散质量标准的建立 [J].中国药,2016,19(06):1187-1189.

[10]赵军瑞,关靖.如意金黄散赋形剂的临床应用特点[J].中医外治杂志,2017,26(03):63-64.

[11] Kwakman P HDe Boer L,RuyterSpira C Pet alMedical gradehoney enriched with antimicrobial peptides has en- hanced activity against antibioticresistant pathogensJ].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 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201130( 2) : 251257.

[12]李光,张宁,雷勇,孙慧峰.蜂蜡的现代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06):11-13.

[13]王延群.香油的 8 种保健功效[J].长寿,20144: 28.

[14]李爱华,毛晓群,钟冬婵.75 %乙醇用于消毒百级层流病房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08( 9) : 2375.

[15]刘秀河,赵祥忠.茶叶提取物抗菌效果的研究[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014( 1) : 59.

[16]刘丽娟,刘银燕,杨晓虹.葱属植物甾体化合物及黄酮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 6) : 367371.

[17]高远,李永吉,张弘.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J].中成,2017,39(06):1291-1293.

[18]程井军 , 李 凌 , 胡祥学 . 程氏糖足散外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观察 [J]. 中国民间疗,2020,28(10):42-43.

[19]贾华魁 . 中药黄连联合地榆制成散剂外用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J]. 中国医药指,2012,10(18):293-294.

[20]中药散剂临床外用技术规范(草案)[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36(24):3104-3107.

[21]刘玉云,杨振宇.八宝散涂敷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100 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03):367-368.

[22]赵玮璿,贾玫.中药止痛散脐敷改善癌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2017,12(05):668-672.

[23]张佩佩 , 刘燕芬 . 自制鹅口疮散与制霉菌素治疗小儿鹅口疮的效果比较 [J]. 中国乡村医,2018,25(02):43-4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