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9年,中共情报人员袁殊被76号抓获,特务要他招供,谁知袁殊

 静草青苑 2023-06-26 发布于河北
1939年,中共情报人员袁殊被76号抓获,特务要他招供,谁知袁殊却一点都不慌:“等着,我给岩井英一打个电话!
 
1931年,袁殊被引入了中国共产党的行列,从此开始了他与中共情报工作的深厚关联。尽管年仅20岁,袁殊却在中央特科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智谋和勇气,他成功地为党派送出了许多重要情报。
 
仅仅一年后,袁殊又被安排进入了国民党的特工组织。他被吴醒亚,中统特务头子,看中并成为其门下之人。在吴醒亚的湖北帮主导的“干社”中,袁殊任情报股股长,成功地潜伏在国民党的特工组织之中。
 
在同一时间,袁殊还扮演着“新生通讯社”的记者,活动于南京政府的宣传机构,也借此机会与日本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岩井英一结成了朋友。
 
在这种友谊的遮蔽下,袁殊成功地掩饰了自己“日本间谍”的身份,赢得了岩井的深厚信任。
 
在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袁殊引起了军统的注意,通过杜月笔的牵线,军统的高级领导戴笠主动上门拜访了袁殊,并对他表达了邀请他加入军统的意愿。
 
在与中国共产党组织深入交涉之后,袁殊最终决定接受这个邀请,成为军统的一员。至此,他已经身兼了五种身份。
 
袁殊的多重身份让他能够在各个势力间游刃有余,提供了大量的有用情报。他的工作为革命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不仅解救了许多被俘虏的党员干部,还确保了众多关键情报能够顺利传递给我党。
1939年,袁殊面临着他生涯中最艰巨的挑战。军统的领导人戴笠交给他两个任务:炸掉汪伪的76号和刺杀大汉奸李士群。这两个任务听起来就无比艰巨。
 
76号戒备森严,炸掉它需要精妙的策划和执行,李士群则是一名狡猾的政客,知道军统的一些暗杀手段,所以他总是非常谨慎,行踪飘忽不定。
 
然而,袁殊没有畏惧。袁殊首先利用他和李士群的旧交关系,邀请他出来见面。他选择了一家咖啡馆作为见面的地点,希望在那里制定一个暗杀计划。
 
然而,袁殊刚刚走进咖啡馆,就被一群特务用枪顶住了,然后被戴上头套,他被带到了76号总部,被捆绑起来。
 
原来,军统的王天木叛变了,他把袁殊的身份和计划全部告诉了李士群。李士群把他的计划反过来,答应了袁殊的邀请,然后把他抓起来。这个消息太突然,袁殊完全没有防备。
 
突然,李士群就这样出现在他的视线中,道:“我建议你把所有知道的事情都说出来。即使我因为老朋友的缘故不杀你,日本人也不会轻易放过你的。”
 
袁殊被李士群的话深深触动。对,他还有一个“日本特务”的身份。一想到这点,袁殊便露出笑容反问:“如果我不说,你又能怎么办?”
 
“别以为拒绝喝的敬酒就可以逃脱罚酒!”李士群冷冷地回应。
 
“你以为靠着为日本人服务,就可以为所欲为?你有背景,我没有吗?”袁殊傲慢地说道。
 
“生命垂危还在嘴硬!”李士群自认为对袁殊了如指掌,因此并未被他的狂妄言论所震慑。
 
在袁殊被困76号的情况下,他没有放弃任何一丝求生的希望。他想起了曾经与他有过交往的日本军官岩井英一。
 
他们在前期的接触中,形成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友好关系。袁殊决定冒险一试,他通过一名狱警将一封写给岩井的信偷偷传出。
 
信中,袁殊揭露了王天木背叛的事实,强调他自己仍然是中统的忠诚成员,并请求岩井的援助。岩井在看到信后,被袁殊的诚意所打动,他安排人将袁殊秘密转移出76号。
 
在被成功接走之后,袁殊精妙地深入到日本情报机关的核心,并以拉拢更多中国同胞参与情报组织的名义启动了自己的行动小组。
 
袁殊与岩井英一的关系非常稳固,因此岩井从未对袁殊的动机产生过任何疑问,对他有着充分的信任。
 
借助这个宝贵的机会,袁殊集结了来自中统、军统以及日本方面的所有情报,有效地将这些重要信息传递到了共产党的延安总部。这一行动极大地节约了我党的人力和物力,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