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郭法章/杨志发的“千年一掘”

 河南文学杂志 2023-06-26 发布于河南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大型纯文学刊物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网络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知乎号、360个人图书馆七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本刊纸媒及公众号只刊发原创首发稿件,请勿一稿多投!



郭法章

按二维码

在优美的音乐中浏览

2023年第二期电子版


杨志发的家

3月29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但对于关中农民杨志发来说,却是极不寻常的一天。49年前的今天,因杨志发的“千年一掘”,世界上最庞大的地下军团、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横空出世,而这一天也注定被载入中国和世界历史史册。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前人潮涌动,博物馆广场威武霸气的秦始皇雕像巍然挺立。在紧邻博物馆东侧秦俑新村的杨志发家,似乎又比平日多了一些喧闹。

这是一座崭新的三层小楼,大门两侧镶嵌着一副金色楹联:一镢挖出惊世宝,万众敬仰杨氏人。穿过门廊,进入客厅,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为慕名而来的游客挥笔题字、拍照留念。这位已经85岁高龄的老者便是秦俑发现人杨志发。时至中午,待游客逐渐散去,笔者遂与杨志发老人进行了一席长谈。

1938年3月,杨志发出生于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石滩杨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这位地道的关中农民曾经度过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少年时代,也曾经历过青春飞扬、激情四射的军旅岁月。1965年杨志发怀揣立功授奖证书,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担任大队民兵连长和治保主任,一干就是十多年。

年逾八旬的杨志发老人向记者讲述他与兵马俑的故事。

转眼到了1974年3月,陕西关中地区大旱,政府号召各地生产自救,缓解旱情。时值壮年的杨志发带领本队社员杨彦信、杨高建、杨文海、王普治等,选中了骊山北麓一块荒地,开始挖井找水。这一年的3月29日,杨志发等人像往常一样,扛着老镢头来到井下继续打井。当时井已挖到了两米多深,大家轮流挖井运土。当轮到杨志发下到井底挖土时,一镢头挖向西边的井壁,只听“咣当”一声,感到似乎挖到了瓦罐一类的东西,只见眼前露出碗大的一个洞口。刨去浮土,底下好像很深,探手进去,里面毛扎扎的,内壁很粗糙。

杨志发又继续向下深挖,竟然刨出一个人形陶俑的上半身,脖子口正是当初的那个洞口,陶质俑的肩膀、胸脯、手臂清晰可见,但却不见头颅。杨志发对正在井下发愣的杨彦信说,不管咋的,不能让这玩意儿耽误了挖井的大事!说完两人又小心翼翼地继续深挖,很快陶俑的整个身子便被挖了出来,脚旁是那颗头颅,陶俑周围散落着一些长满绿锈的青铜矛、箭头等物。杨志发拂去陶俑脸上的泥垢,一张英俊的脸庞顿时映现在两人眼前:陶俑两眼炯炯有神,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并挽了一个绾,发丝纹理清晰可见。陶俑身材魁梧,身高在180公分左右,双脚踩在一方形陶板上,陶板下是一片很大很重的条砖铺就的地面,向西面的井壁延伸开去。


秦始皇兵马俑

杨志发和杨彦信想把这尊陶俑弄上地面,但由于陶俑在地下吸足了水分,加之脚踏板与脚紧密相连,足足有二、三百斤,在井下逼窄的空间里,根本无法将整个陶俑弄上去。最后两人不得不费劲的对陶俑进行了一番拆解,才将陶俑吊出井底。

此物一出,附近过路人及村民纷纷前来围观看热闹。有人说,杨志发他们将哪座庙里的神像给整出来了,弄不好要遭报应呢!还有人煞有介事地说,这是地里的黑煞神,这下村里可要死人哩!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一时间满城风雨。年纪大一些的老婆婆纷纷买来香烛纸裱来到井边,焚香膜拜,弄得人心惶惶,井也打不成了,抗旱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身为退伍军人的杨志发毕竟见过世面,他偏偏不信这个邪!他当即决定带着这些古董去县文化馆作进一步甄别。

那一天,杨志发带领几个妇女群众拉着三辆架子车,将陶俑、秦砖及青铜器等物件送至临潼县文化馆,经初步认定为秦代文物。文化馆工作人员付给杨志发一张30元钱的收兑支票,说年底凭票兑现。

回村后,杨志发把票据交给生产队会计。为表彰他们给集体带回的30元钱,生产队给运送文物的杨志发等人每人记了半天工分,年终决算时每人多得了一毛三分钱。


杨志发在兵马俑

打那以后,县上便把打井的地方给围了起来,并逐级上报,引起了省市和中央领导的重视。周恩来总理对文物发掘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指示要派出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部队参与挖掘工作。1975年11月,驻陕某部“红九连”正式进驻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发掘现场。1976年7月,沉睡地下2000多年的兵马俑终于重见天日。虽然刚挖出来的兵俑大都支离破碎,但表面颜色依然鲜艳,令人叹为观止!

接下来,又陆续挖出箭簇、腰刀等2000多年前的冷兵器。直到这时,部队官兵们这才意识到,骊山脚下竟然隐埋着一支组织严谨的地下护卫部队,而且阵容庞大,分工明确,这在世界上绝对是独一无二的!1977年6月,“红九连”圆满完成发掘工作,撤离现场。197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30周年的日子。这一天,由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元帅题写馆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放。

生活中的机缘与巧合真的是无处不在。“如果不是当年您的千年一掘,这世界第八大奇迹也许至今还沉睡在地下吧?”面对笔者的提问,杨老不置可否地微微一笑: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缘”吧!

兵马俑一号坑正式开放后,农民出身的杨志发并没有意识到兵马俑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商机,依然把注意力放在农业生产上。他找到生产队长承包了一块兵马俑博物馆北围墙外的一块撂荒地,一门心思种起了庄稼。谁知道这块地竟是后来的兵马俑二号坑的地面位置!你说这不是“缘”又是什么呢?


本文作者与杨志发合影

1990年中日合拍的电视系列片《丝绸之路》和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栏目里,都曾出现过一位憨厚朴实的农民,这是杨志发第一次走进全国人民的视线。随着兵马俑在世界上的名气越来越大,国内外游客也在不断增多,兵马俑博物馆门前的餐饮市场和工艺品市场也异常火爆起来。杨志发干脆也给家里办了营业执照,在节假日让老伴和女儿去市场上出售自家的手工艺品,为家里增加收入。

不到几年,石滩杨村及周围的村民们借助旅游业这双腾飞的翅膀,走上了快速致富的道路。他们买摩托,置彩电,购汽车,盖新房……有一天,村里一位“小秀才”给一户盖新房的村民写贺联,他灵机一动,遂挥笔写下一副楹联挂在堂屋两边:“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全靠秦始皇”,横批为“感谢老杨”。这副楹联虽稍欠工整,但却赢来众人的齐声喝彩。后来这副贺联竟像长了翅膀,与杨志发的名字一起飞向祖国的大江南北……

1995年夏,秦兵马俑博物馆二号坑展厅友谊商店开业 ,58岁的秦俑发现人杨志发穿上崭新的中山装,以友谊商店工作人员的身份出现在中外游客面前。他为大家签名售书,讲解秦俑发现经过。参观的人们蜂拥而至,要求签名留念的人排起了长队,使友谊商店成了景区又一个人气爆棚的地方。


1998年6月,克林顿首次访华,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后,点名要见农民杨志发。

就这样,杨志发在博物馆一干就是16年。在此期间,他曾接待过美国总统克林顿、挪威首相谢尔马格尔·邦德维克、墨西哥总统福克斯、希腊总统康斯坦丁、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佩赛特等外国政要、国际友人及千千万万国内外游客,并为数以几十万计的中外游客签过名、合过影,是中国为中外游客签名最多的人,据说有人还曾专门为杨志发申请过吉尼斯世界签名纪录。他曾出访日本德岛,为当地举办的兵马俑展览活动现场讲解,激发了日本友人对中华文明的向往之情,促进了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他曾参加陕西文化厅在香港举办的庆祝活动,为宣传兵马俑,促进与香港同胞的交流做出了不懈努力。他曾做客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江苏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讲述兵马俑的故事,为弘扬中华文明,保护祖国的文化遗产,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杨志发虽早已赋闲在家,但他依然牵挂着祖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为此而奔波操劳,精神头丝毫不减当年。

青春年华在骊山,

相遇秦俑几十年。

真情感动秦俑笑,

心随秦俑走天边。

岁月匆匆芳华过,

我伴秦俑白发添。

若是秦俑有情意,

默默将爱传人间。

笔者先天驽钝,文思凝滞,一篇拙文难免挂一漏万,然而这首曾广为传诵的《秦俑人之歌》却是杨志发的真实写照,藉此一并奉献给亲爱的读者。


欢迎关注河南文学杂志抖音号

作者简介


     郭法章,字令典,出生于河南省新密市。1978年12月参军入伍,服役于海军东海舰队。1996年12月转业至郑州,历职于乡镇委局。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刊(播)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海军报》《河南日报》《大河报》《郑州日报》《中国青年》《青年博览》《河南文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报刊电台和网络媒体。作品被人民日报、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收录入书,并选入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和全国高考作文备考题库。出版有散文集《从大海到故乡》,编纂出版文史方志类图书多部。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张丙生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