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秦俑村【陕西】

 木香草堂 2019-04-22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秦俑村,一个以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为邻、并以此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的行政村。

 

44年前,这一庞大的地下军团横空出世,还是该村(当时叫西杨村)的几位农民在打井时无意中发现的。而这其中的首位功臣,就是后来名扬中外的秦俑村村民杨志发。

 

走进秦俑村,当然要先去拜访这位有着“千古一撅”美誉、已经81岁高龄的秦俑发现人。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远近闻名的西安临潼秦俑村,几经合并,现在共有6个村民小组,1571户人家,3674人。而真正与兵马俑的发掘出土有直接关系的,就是秦俑村属下60户村民的西杨组,他们是秦俑村的“土著”。

眼前这一排排白墙、坡顶、灰瓦、青砖、古铜色门窗,具有秦风汉韵的民居建筑,是从2003年开始,历时4年建成的秦俑民俗村。由于它紧靠兵马俑博物馆,成为秦俑村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一处“风水宝地”。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可能是出于对杨志发老人发现秦俑之功的奖励吧,当地政府在规划建设秦俑民俗村时,给杨志发划出了最好的地段建房。眼前这幢300多平米的两层小楼,就是杨志发的私宅,它已经成为秦俑民俗村的一座标志性建筑,每天都有大量外地游客来这里参观留影,拜见老杨。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从杨志发住宅门前立的这两块宣传栏可以看出,老杨也是一位见过大世面的人。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老杨的家,只见一楼会客厅的几面墙上全部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照片、名人题字以及各类证书等,俨然就是一个小型展览馆。

 

在与众多名人的合影照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1998年6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参观兵马俑时约见杨志发的照片。这是老杨最看重的一幅与外国元首的合影照,所以被放大后挂在家里最显著的位置。

走进秦俑村【陕西】
比尔
·克林顿还是一个重情感、讲义气的人,在当年离开西安两个多月以后的9月18日,又专门从白宫给老杨发来了一封感谢信:

“亲爱的杨志发先生:非常感谢你的那本书。我们在中国访问期间过得很愉快,同时感谢对我们表示友好的每个人。我们全家感谢你的关怀,并带给你最好的祝愿!”

看来,这老杨无意之中已经成为西安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了!

走进秦俑村【陕西】
早在1985年元月,陕西省临潼区博物馆就给杨志发颁发了荣誉证书,正式确认了老杨作为秦俑发现人的身份。

有了官方的认可,同时也伴随着秦始皇兵马俑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杨志发的生活开始向好的方面转变,以致成为今天中国最牛的农民。

这“牛”就牛在他创造了三个之最:和世界国家级领导人合影最多的人;签名售书最多的人;用笔最多却又是识字最少的人(只会写“发现人杨志发”几个字),呵呵!

走进秦俑村【陕西】
摆放在老杨家里这尊站姿秦俑(复制品),就是1974年3月21日老杨在与其他村民一道打井时挖出来的兵俑。现在已是老杨的最爱和“镇宅之宝”。

据当事人回忆:当时杨志发负责在井下挖土,其他人在井上提土。老杨一镢头挖下去,感觉像是挖在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上。再挖,就挖出来一个像真人一样大小的“瓦人头”及身子。井上几个人看到运上来的残俑头及陶片后,以为是农村野庙里的“神像”,是不祥之物,都害怕得不行。

曾经在部队大熔炉里锻炼了5年的杨志发,见过世面,胆子正,不信邪,同时也知道附近就是秦始皇陵,这“瓦人头”也许是与秦陵有关的文物。于是,他将挖出的俑头及残片装了三辆架子车,和其他人一起拉到县里,交给文化馆。馆长赵康民以他独有的职业敏锐性,判定这是二千多年前的文物,便立即收下,并按一辆车十块钱给了杨志发30元的奖励。

这样,世界考古史上的壮丽篇章便由此开始书写!

农民杨志发以及同伴们也因此与兵马俑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中国考古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走进秦俑村【陕西】
这就是当年装载秦俑陶片的那辆架子车,它也是秦俑的发现者和见证者,已被老杨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永久收藏。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已进入耄耋之年的杨志发,精神矍铄,容光焕发。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前来拜访他,并请求签字留念。他的晚年生活充实而幸福!


而且,与杨志发过着同样富裕生活的,还有秦俑村的村民们。正因为有了老杨的“一撅挖出惊世宝”,也才有了秦俑村目前的经济快速发展,村民安居乐业。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这十多年前规划建成的乡村连体别墅,是秦俑村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凭借着紧挨兵马俑博物馆的巨大地理优势,办起了家庭旅馆、农家乐以及纪念品商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


走进秦俑村【陕西】
秦俑村最大的优势就是不缺“人气”,客源丰富。据说,旅游旺季每天有2万多人到兵马俑博物馆参观,从而为秦俑村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机会。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有这些彪悍的古代武士站岗放哨,巡逻执勤,秦俑村的社会治安一定差不了,你可以放心地在这里吃喝玩乐,休闲度假,哈哈!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秦俑村里建有好几个街心广场,喜欢跳广场舞的游客还可以尽情地在这里展示、放松,甚至“发疯”,呵呵!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中国农村有句老话,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在秦俑村,则是“靠俑吃俑”。


不要以为秦俑村的村民只能办农家乐、开旅馆、兜售纪念品,他们中的不少人还是制作秦俑工艺品的能工巧匠、行家高手。


要知道,两千多年前烧制秦俑的生产加工厂,可能就在他们现在生活的这块地方。或许,他们的祖先还是当年秦俑的制作人或“模特”什么的。恕我胡诌,这里的村民说不定还继承了祖先制作兵马俑的遗传基因哩!


所以,开办秦俑复制品工艺厂,秦俑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而且,村民们也充分利用了这一有利条件。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走进秦俑村【陕西】
如今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了,前来参观游览的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其在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广泛,所有这些,都有着秦俑村村民们的一份贡献,请不要忘记了他们。


走进秦俑村【陕西】
我也不想失去与老杨合影的机会,并且也要像有副对联横额写得那样:“感谢老杨”!


谢谢浏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