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

 泰阳汉子 2023-06-27 发布于山东

中华文明是世界原生性第一代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至今充满活力的文明,至少延续了5000年,是一个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客观存在。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创新性,是其生机蓬勃、历久弥新的动力来源。

精神文明中的理论创新——

文明无法抱残守缺,否则就会故步自封,以致中断、消亡。在中华文明的知识体系中,人们很早就意识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商汤时期的盘铭就刻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激励商王弃旧图新。周文王登位后励精图治、推陈出新,奠定了周王朝800多年的基业,正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孔子对殷革夏命、周商兴替有过精彩论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一“损益”之说,表达了中华文明对务本和革新的辩证思考,强调的是革去不合时宜的陈腐观念,继承合理的核心内容,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思想碰撞蔚为壮观,以儒、墨、道、法四家学说为主干,奠基了后世中华文明的知识体系。在同时代世界其他文明以“巫”来解释社会演变之时,中华文明强调人类自身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不语怪、力、乱、神”,并在现实生活中“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告诫世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因时而变,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做到今胜于昔。

顺应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儒、墨、道、法为主干的知识体系应物而变、与时俱进,中华文明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儒者,创立和改进天理、心性等一系列哲学范畴,将传统儒学和道学糅合改造为高度形而上学的综合体系,构建出“存理存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以及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论。

近代以来,面对伴随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成长起来的西方知识体系冲击,中国传统知识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有些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曾一度将西方理论拿来就用。可事实证明,全盘西化的知识体系无法适应中国。正如朱熹所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明而言,必须勇于创新,必须走自己的路。

制度文明中的实践创新——

春秋时期的管仲,在井田制瓦解的背景下,提出“相地而衰征”的土地政策,将土地分配到户,用实物地租取代劳役地租,为齐桓公称霸中原奠定基础。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军功、建立县制、统一度量衡”,使秦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奠定基础,也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汉代在秦制的基础上适时进行改革,如建立刺史监察制度,后来逐渐发展为州、郡、县三级行政制度。在选官制度上,汉代对官员的要求更加绵密,如规定六千石以下、两千石以上的官员,所有的家属不准经商,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

隋唐、元宋之际,郡县制时有变化。宋朝在地方设路,是直辖于中央的监察区;元朝在州县之上设立行省,这套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在选举制度上,隋朝建立科举制,从县到府再到国家统一考试,以选拔人才。由此,官吏的选拔不限定于特殊的阶层、特定的家族,大量出身社会底层的人跻身于治国理政的精英行列。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积极利用历史形成的各种主客观条件,一边承继传统,一边通过实践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从而使“历史的中国”一步步发展演变为“当代的中国”。

物质文明中的科技创新——

文明在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困难乃至存亡危机。中华文明从形成开始,就将解决问题的办法寄托于现实的人身上,通过人的创新来克服现实中的困难。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钻木取火的不是神,而是来自英雄人物燧人氏;中医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神农尝遍百草的真知收获。

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讲道:“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进一步来看,中国发明天干地支用来记录时间,这种文字计时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折射出对宇宙和生命的独特思考;起源于战国时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星位判断时节变化、指导农事的伟大发明,代表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发达农耕文化。

唐宋时期,天文科学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唐代僧人一行(本名张遂)在世界上首次准确测量出子午线长度,其设计制造的水运浑天仪更加精巧,被认为是最早的机械时钟,“是一切擒纵器的祖先,走在欧洲14世纪第一具机械时钟的前面”。

明清时期,尽管八股取士严重压抑文人士大夫从事创新探索,但中国人民追求先进的本性没有泯灭。1405年开始的郑和七下西洋,沿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足迹远至红海、东非地区,比西方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的远洋航行早了一个世纪左右。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是中国人建造的木质帆船“福船”,最大约有44丈长、18丈宽(146.67米长、50.94米宽),远大于哥伦布船队乘坐的“圣玛利亚”号。“福船”的水密隔舱技艺,既保证船舱具有良好的抗沉性和坚固性,又能更好地管理和运输货物,造就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疑前人所未疑,试前人所未试。中华民族努力追求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物质文明的创新与升华,在实现中华文明的返本开新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必将把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于广)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夏斌

本文作者:于广

图片编辑:徐佳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