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是选择灵活就业的拦路虎?

 timtxu 2023-06-27 发布于江苏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数字平台为组织基础的新就业形态发展在世界范围处于前列,在从业者规模、服务覆盖范围和行业渗透率方面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数字化灵活就业为社会和劳动者自身带来了好处,但是我国数字化灵活就业从业者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不少挑战。

第一,社会心理因素会影响人们选择灵活就业。传统的雇佣模式在社会中有深厚的根基,人们普遍认为稳定的工作更能提供安全感和稳定性。因此,对于灵活就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可能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在笔者对大学生电商平台的创业者调研中,几乎所有的创业者在创业之初都会有几次说服父母的过程。职业的形态,如今正在全面地产生进化。灵活就业并不是一个临时性的现象,而是数字化经济取代传统经济形态的一个核心变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灵活就业、在家办公、远程教育、数字交易等,都将逐渐地摧毁旧有的商业形态。因此,“灵活就业”将会成为一种主流的就业形态,而现在的“固定就业”会越来越成为稀缺。社会传统的就业观念亟须与时俱进。

第二,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围绕传统的雇佣模式设计的。尽管灵活就业者可以个体身份参与职工医疗、养老保险等,但社保缴纳和享有还存在一些制度障碍。社会保障的缺失或不足无疑会增加灵活就业者的风险和压力。值得一提的,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以案释法”。通过以案释法引导裁判实践,为新业态从业者撑好法律“保障伞”。可见,灵活就业人群的福利待遇、工资保障、工伤保险等权益满足,已变成与就业问题深刻绑定,助力社会迈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第三,对全球市场的理解和接触不足也是我国灵活就业者参与全球市场的挑战。在数字市场中,劳动者需要面对全球的竞争,他们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熟悉不同文化的交流方式,甚至需要掌握不同的语言。中国从业者利用全球信息技能还有待提升,能力有待发挥,中国劳动者融入全球市场有待推动。

第四,技能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数字市场中,技术和专业技能的需求迅速变化,劳动者需要持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技能。然而,许多人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机会来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行业协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各类社会组织在打造技能交流平台、营造学习氛围、加强技能培训方面能做的工作有很多。

(作者:张成刚 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中国妇女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