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嫦娥铁三角”

 hab图书馆 2023-06-27 发布于河南

文/侯爱兵

2007115日,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实现了中国人的千年奔月梦想。当成功的那一刻,“嫦娥一号”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眼含热泪高喊:“绕起来了,绕起来了!”随即和“嫦娥一号”总指挥栾恩杰、“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孙家栋紧紧拥抱在了一起。他们三个人被称为“嫦娥铁三角”。欧阳自远说:“我们三个人,人们称'三个老头儿’,也称'嫦娥铁三角’。原来我们互相都不认识,并不熟悉,只是慕名,完全是因为月球走到一起来的。我们三个人的分工非常明确,配合得非常默契,团结一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是非常难得的组合。”

欧阳自远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小时候的他就梦想要登上月球,总想知道月球究竟是什么样子,也很想知道桂花树究竟是个什么形态。欧阳自远对月球进行了三十五年的潜心研究,最早提出了我国月球探测的设想。因此,人们称他为“嫦娥之父”。

1993年,欧阳自远向国家“863”计划专家组提出开展月球探测工程的建议。1995年,他又编制了一份较为完整的探月可行性报告,提出了研制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的方案设想。经过长达十年的科学论证,2004123日,国家正式批准了绕月探测一期工程立项,并将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那天晚上,欧阳自远从家中拿出一瓶好酒,请同事到餐馆小酌。高举酒杯,欧阳自远哽咽了:“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今天,我们很幸运……”

随后不久,项目团队组建,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学家、时任国家航天局局长的栾恩杰被任命为工程总指挥,中国科学院院士、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孙家栋被任命为总设计师,欧阳自远被任命为月球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他们三人分别抓管理、技术和科研,其时他们的年龄分别为64岁、75岁、69岁。

栾恩杰上任后,当即写下一首诗以表心志:“地球耕耘六万载,嫦娥思乡五千年。残壁遗训催思奋,虚度花甲无滋味。”欧阳自远说:“栾恩杰是以极大的热情、赤诚的爱国心来完成这个工作的。他有丰富的航天经验、高超的领导艺术,调动千军万马,指挥整个战斗,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指挥员。”

孙家栋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为了解月球探测的详细情况,他主动约请欧阳自远前往他的办公室,此次交谈长达几个小时。欧阳自远说:“孙家栋问得非常细致,包括整个国际的月球探测形势、中国月球探测如何做、科学目标是什么等。他甚至询问了首次月球探测卫星的各种技术要求,他要顾及卫星、火箭、测控、数据接收等技术上的整体配套是否能支持。”在与欧阳自远一问一答的详细交谈中,孙家栋对月球探测工程的热情逐渐高涨,他当即表示,愿意在有生之年把月球探测这件事做好。

孙家栋十分朴实、诚恳、谦逊,他对欧阳自远说:“搞月球,我在你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欧阳,我其实是给你打工的,我的任务是把你的'眼睛’和'手’带到月亮上去,但是到了月球看什么、关注什么、拿什么、要解决啥问题,我不知道,那是你的事。我确保你能去,去不了月亮,我老孙负责!”作为身经百战的“老航天”,孙家栋解决技术问题站得高、看得远、有全局观念,处理问题有板有眼。欧阳自远说:“在'铁三角’这个团队里,所有的工程技术难题都落在孙家栋身上,其压力可想而知,但孙家栋从来都能做到从容不迫。遇到任何技术难题,他都会组织强兵猛将攻关解决,让整个工程有条不紊进行下去。每一次的论证会他都认真听取各领域专家的意见,汇集大家的智慧,集中解决一个关键问题。他很有意思,一个论证会结束前,他会通知下一个论证会议几月几日召开,解决什么问题,由谁做报告,报告完成后,由大家评判,最后他来决定究竟如何做。”

在“铁三角”的精诚团结、勠力同心下,“嫦娥一号”只花了年多时间就飞上了天。欧阳自远说:“我能遇见他们两位,真是三生有幸。我完全不懂航天,是个新兵,是他们带领我入门,使我慢慢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觉得他们两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没有他们二人就不会有'嫦娥一号’的成功。正是月球探测这个任务把'铁三角’里的三个人牢牢绑在一起了,我们之间是一种真诚的合作,就像并肩作战的战友一样,胜利那一刻的激动无以言表!”

“嫦娥一号”取得圆满成功后,他们“三个老头儿”都退了下来,把接力棒交给了年轻人,三人转身成为月球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的高级顾问。中国探月工程一步步顺利推进,从“嫦娥二号”到“嫦娥五号”,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一一成为现实。每次月球探测器发射,三位老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目光专注而深情地望向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嫦娥姑娘”送行。

“嫦娥五号”携带月球“土特产”着陆地球时,栾恩杰已是80岁高龄,在凌晨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下,他坚持要去“接站”,他说:“当'嫦娥一号’起步的时候,我们充满了自信,向祖国和人民承诺要完成'三步走’,我们会一步一步完成的!'待到四子王旗会,工程大计好收官’。中国人说要有头有尾,所以我一定要去,这是对祖国的承诺。”这也是“嫦娥铁三角”共同的心声。

如今,“嫦娥铁三角”平均年龄已经88岁了,他们还在为中国探月工程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畅想有朝一日实现载人登月。(发于《做人与处世》2023年第11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