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海大地艺术节 不仅仅是艺术节这么简单

 佛见君 2023-06-27 发布于广东
历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宣传海报
7月29日,一个看似“简单”的艺术发布会在南海区举行,这场称为“2022艺术在樵山 —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的发布会并不简单,这是继3月29日南海区“桑园围水脉规划”后再一次让佛见君感到惊艳的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规划。
佛见君为什么要把一场艺术活动称为南海区的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规划?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南海区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解读了举办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的目的:

“我们将用大地艺术打造南海乡村振兴新样板,用大地艺术激活岭南文化新脉动,用大地艺术将南海打造为'大湾区文化高地’和'世界文化艺术旅游目的地’,实现南海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价值和使命。南海接下来将常态化开展艺术节,让艺术之风、产业之风、发展之风吹向南海这片热土。”

脱贫摘帽后,推进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不仅内涵极为丰富,具体包括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而且难度也前所未有。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们许多乡村都是将城市建设简单复制到农村,让农村变成城市的“复制版本”。尤其是在乡村旅游发展的火热时期,乡村特色逐渐消逝,变成统一的建设,将原本属于自己的文化抛弃,去盲目复制别人的成果,造成原本的地方文化丢失。
在推进乡村振兴上,佛山五区也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也拿不出更好的方法,与全国千村一面,特色不足。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是佛山推进乡村振兴上的一大突破,可以这么说,其他四区的乡村振兴还在1.0、2.0版苦苦追寻(虽然顺德有“青田模式”),南海区直接跳入4.0版,相信短时间会成为国内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翘楚。
很惊讶为什么南海区职能部门会拥有如此具有国际艺术视野的负责人,让这个意识超前的艺术项目审批落地?
用大地艺术节推进乡村振兴,打破了以往逐村策划、规划建设,盲目复制导致的诸多困难与瓶颈,用世界的资源激活本土乡村元素,且遵循本土传统,让乡村连片焕发活力。更让人期待的是,每一位艺术家会创造出风格迥异的艺术项目,这是艺术项目会对乡村持续反哺,多年叠加,南海区会真正成为“大湾区文化高地”和“世界文化艺术旅游目的地”。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佛见君先来讲一讲大地艺术节是怎么一回事?
所谓大地艺术 (Earth Art) 又被称作「地景艺术」、「土方工程」,指艺术家以自然环境作为艺术创作媒体,将艺术与自然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景观设计其要素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换言之,就是人与自然相融合。
大地艺术又被译为地球艺术,地景艺术,在美国也常常被称为“Earthworks”或“Earth Art”。《从景观到大地艺术》(Between Landscape and Land Art)一书中将其描述为:“艺术家们所作的一种介入,运用土地、石头、水以及其它材料标识、塑形和建造、改变和重构了景观空间。”
那为什么南海区会借助大地艺术节来推动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
这就必须要讲一讲南海区大地艺术节的背后推手——北京瀚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叫孙倩,她是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中国推广人、研究者,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计划发起人、越后妻有华园中国艺术项目创办人。
什么是“越后妻有”?下一段详细讲。
孙倩在艺术圈是名人,号召力强大。在2018年,孙倩联合日本艺术家北川富朗共同发起了“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计划”。
 去年五月,江西景德镇的浮梁县寒溪村,在孙倩的策划下,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2 天里聚集了22个艺术项目,4项文化活动,1次乡村公共艺术展,来自5个国家的26位艺术家、建筑师、音乐人、创意人共同参与这场乡村艺术盛事。

孙倩

在孙倩看来,“大地艺术节”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展览,而是一种“以文化艺术推动乡村振兴”的解决方案。
继春季展期之后,“艺术在浮梁2021”秋季展于2021年10月继续在浮梁县寒溪村举办,着重讲述“向乡村、向城市”这一思维与行动脉络。
“艺术在浮梁”项目目前在村民中基本实现了三个效果:“自豪称颂、自发理解、自觉维护”。
村民会向周边村落或熟悉之人介绍“艺术在浮梁”这件正在村子里发生的事情;他们会从作品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努力理解自己未曾亲历过的历史和未曾接触过的艺术形式;他们会将这些艺术作品视如己出,并自发维护,以免其被损坏。
“自豪称颂、自发理解、自觉维护”。这或者也是南海区相关项目负责人对“大地艺术节”终极效果的认可,也是引进孙倩团队的初衷。
在经济建设方面, “艺术在浮梁”项目团队和村集体合作成立了运营实体,将运营收益与村集体挂钩;项目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亦可为村民带来收入;帮助村里开办餐厅,提升本村自办民宿的服务品质;丰富小卖部这种零售业态,引入啤酒酿造、民宿、茶厂等规模不一的产业项目;帮助村里提升农产品的包装与销售等。
回过头来讲一讲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日本高速的城市化进程致使乡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牺牲品,乡土虚弱、农耕退化、劳动力缺失、老龄化加剧等问题愈加凸显。在此背景下,日本当代艺术策展人北川富朗决意通过艺术将土地中蕴藏的力量展现出来。
“越后妻有”并非当今地图上标注的正式名称,而是取自日本古地名“越后国、妻有庄”,囊括日本新潟县南部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在内的76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超过东京23都区,位于自然环抱的山间地区,是日本少有的大雪地带。
追寻历史,1994年,新潟县知事平山征夫提出了“NEW新潟里创计划”,将十日町市、津南町、川西町、松代町、松之山町、中里村(1市4町1村)规划为“十日町广域圈”,开展独立的地区振兴行动。1996年,建设“妻有乡艺术圈”的想法被提出,其中包括举办“艺术节”的构想。

北川富朗

1997,“越后妻有艺术执行委员会”成立。受平山征夫的委托,新潟县高田市出生的艺术策展人北川富朗担任总监。于是,作为地域振兴事业的支柱活动,“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三年展”于2000年开启,之后每三年举办一次。
如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已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户外艺术节。
很多人会问,“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除了艺术性与公益性之外,对地方带来了什么?
首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便吸引游客16万余人,为新泻县带来的经济波动及效果达127.58亿日元。据之后统计,前五届大地艺术祭观看人次超过百万,为新泻县带来收入3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亿元)。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人们重新审视城市与乡村间的关系,开始吸引一批有识之士将自身热情投入到乡村建设上来,还带来了世界的影响力。
今年4月29日,延期一年举办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2022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展期为145 天,为历届展期最长的一届,横跨春、夏、秋三季。据悉,此次艺术祭共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263组艺术家参与,包含13个国家和地区的95部新作。
有机会去日本的旅游的你,一定要去看一看这个世界级的网红地。
如今的中国,面临日本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同样的难题,总而言之,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二元割裂的格局对中国乡村的冲击,不仅导致乡村人口减少、劳动力流失、土地集中化却日渐凋敝,乡村失去原有的生机和活力;商品经济的价值导向,更给乡村带来人情的疏离、文化的淡漠,以及价值观的错位。
显然,越后妻有并不是一个可以被轻易复制的案例。
在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的落地过程中,北京瀚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倩意识到日本的乡村与中国的乡村有着根本的不同,“文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存在的问题也很不同。”那么,如何将日本的艺术乡建经验科学地进行本土化改造?
为此,孙倩作为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的发起人,结合近年来在中国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从“与政府紧密合作、坚持村民主体性、保持乡村独特性、力求简单叙事、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五方面进行本土化尝试。
所以,佛见君比较期待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孙倩团队“本土化”的成果。
媒体报道,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邀请国内外优秀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展开创作,音乐家、美食家、文化学者、社会工作者也将跨界参与。截止目前,艺术节共计已邀请了15个国家和地区的75位(组)艺术家参展,创作近70个艺术项目。
邀请的艺术家将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来自俄罗斯、法国、喀麦隆、以色列、爱尔兰、日本、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卢森堡、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
可不要小看这70个艺术项目,如果作为一个永久性的艺术品呈现,三个月后的西樵就等于举办了一次“世界艺术博览会”,但这些艺术项目又不单单只是艺术品,它还将对大量的乡土资源进行挖掘和开发,并通过艺术将土地中蕴藏的力量展现出来。
要知道,大地艺术节是鼓励参展的艺术家进入社区,融合当地环境,与农村里的老人家、工匠,以及义工一起完成艺术作品。未来,这些作品散落在村庄、田地、空屋、废弃的学校等地方,充满当地风土人情,与大自然、社区及当地的传统产业共生。是不是光描述就充满了想象的空间?
更值得推崇的是南海区政府通过大地艺术节把艺术家与领导意志剥离,“领导的口与艺术家的手”一直被社会诟病,75位(组)艺术家、70个艺术项目的实施,放手让艺术家成为真正的艺术家,需要领导的前瞻性与对自身不足的认知。
南海区的主官早已经意识到“2022艺术在樵山 —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对南海未来的重要性。在发布会上,南海区区长王勇强调,在大地艺术节的推动中,在生产、经营、策划、运维方面要体现到安全,在社会治理,社会和谐,发动群众方面,要更加要守住安全的意识形态的底线,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地根植在南海的大地上,要体现在大地艺术节呈现的每一件艺术品上,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成为南海的宝贵财富。
在南海区邀请的艺术家中,有佛见君的一个大学同班同学,他的作品在在地关系的重建、传统礼俗的延续有深刻的认识,希望开幕时能够惊艳到观者。
在当今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中,艺术或艺术乡建,本身或许并不是目的,它是一个方法、工具和途径。佛见君更清楚,今时今日的乡村建设,不是要拯救在现代化冲击下“岌岌可危”的乡村,而是要肯定乡村的价值。而这样的价值认同,最终需要重塑村民的尊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