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千年,一瞬间!

 新用户7886Q1bi 2023-06-27 发布于天津

我是你低头看见的大陆无边 

我是你抬头看见的星辰万点

我是你的一瞬间

我是你的一千年

                    ——引自《又见敦煌》台词

      当夕阳把最后一抹橘红色的霞光投射到鸣沙山上的时候,我们终于结束了为期一天半的敦煌之行。

       我并不喜欢过于宏大的叙事,然而,在沙洲,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历史尘烟,昔日繁华,几经苍凉,又创辉煌,一切都不得不朝着宏大汇聚。

      一场宏大的演出“又见敦煌”

      说来,真是缘分使然。我其实并不热衷于到某个景点,去看当地的“千古情”系列演出,总觉得,太刻意雕琢的东西就失去了很多应有的灵气。可是,那天不知怎么了,当在酒店大堂看到“又见敦煌”的宣传照时,就鬼使神差的在前台定了票。 


      还记得前台老板娘,一脸真诚而骄傲地给我打保票“姑娘,你一定不会后悔的!'又见敦煌'值得观看,而且这场走入式情景剧的观剧方式独一无二,叙事方式更是直击心灵。总之,看完之后,你要是觉得不好看,我就给你全额退票!”

       更巧的是,我竟然遇见了正在广场上散步的《又见敦煌》剧场的负责人。因缘际会下,我竟有幸和他进行攀谈。从他口中我了解到,这座剧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沙漠中的一滴水”。外观看,剧场通体湛蓝,坐落于无尽的戈壁荒原之中,恰如沙漠中的一滴水,以其珍贵无比的含义,隐喻着敦煌对于世界文明的意义。这座剧场建设用地面积为6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9900平方米,是为“又见敦煌”戏剧演出专门订制的一个下沉式的剧场。

       顺着他的讲解,我看出了,屋顶与外墙被四种蓝颜色的玻璃马赛克,依从规律的几何化图案排布。蓝色和绿色对应着莫高窟壁画、雕塑中大量使用的石青和石绿矿物质颜料,这样可以让观众联想到敦煌石窟艺术。层层玻璃的绿色与斜坡屋顶上马赛克的蓝色混合成浮动的奇妙景象,使建筑与辽阔的天地对话,进而引发时空共鸣,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

       还记得当我沿着平缓的坡道进入《又见敦煌》剧场的时候,我觉得这里像是把我们这些参观者都变成了微渺的一滴水,让我们自然地聚集成一条由观众合成的溪流,顺势而下。《又见敦煌》整部剧一共分为四幕,进入剧场后,所有观众都要跟随工作人员指引,随着剧情的发展走动,先是站在T台下方的两侧,当表演真正开始后,T台上原来的那些“雕塑”动了,一个个鲜活的敦煌历史人物从我们面前穿梭而过,然后分列于大厅的两旁。从张骞到相夫公主,从索靖到张议潮,从异域商旅到当地村民,一直到近现代的王道士,这一幕幕从人们的视线中川流而过,就在这一瞬间,敦煌两千多年的历史风云一股脑儿倾泻在人们面前,让人目不暇接,欲挽其袖而不能。

       可即使是演出,100多年前发生在敦煌莫高窟的那场文物浩劫仍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一场大雨后,王道士向天诘问"我错了吗?老天爷呀……"佛光闪现,菩萨款款从天而降,“孩子, 我原谅你。"王道士跪下来,悲怆而凄凉,眼里没有狡黠,只有清末农民常见的麻木和无奈,"我不会怪你,我不会离开,我永远都不会离开,我是你的山川,我是你的大海,我是你的太阳,我是你的麦田,我是你的菩萨"。一面是王道士自辩式的内心袒露,一面是洞窟飞天的呼唤。这一幕令人心碎,这是当时无法选择的结局,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哀,而是时代的产物,把最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们看,力量也正在这里蓄积,等待迸发。

       再接下来,观众们会跟随工作人员再次进入下一个场景,这里有若干个石窟,上百个表演者,这里的故事被分割在每个不同的隔间,上演着不同的故事被不同的观众窥见的不同历史。犹如方寸之间,我们看到一个个深埋沙尘下的故事。

       最后一幕,我们终于坐在剧场内时,真人与全息电影结合所讲述的故事又轻易挑起大家的思绪。

       当我走出这下沉式独特空间时,沉沉的夜幕早已降下,笼罩了寂静的戈壁。我仰望高远深邃的夜空,那里繁星点点,星汉灿烂。我感怀,这一进一出之间,真的就穿越了千年。《又见敦煌》这个名字起的太好了,这场演出太棒了!时光飞逝,这些鲜活的面容,最终都被漫漫的黄沙和历史的烟云一次次淹没!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敦煌,像一个缩影,记录了人类漫长的求索之路,即使对历史再没什么记忆点的人,也会迷恋这个“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的城市。

       又见敦煌!

       经过前一日,剧场的洗礼,第二日一早,我们便驱车赶往“莫高窟”。还记得小学语文书上有一课《莫高窟》,介绍的就是这儿的壁画和佛像。 来到景区,首先观看了两场电影,一场是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发展历史,一场介绍其中几个著名洞窟内塑像和壁画的具体内容,算是对如何欣赏洞窟内的艺术作品作游前铺垫。可是接下来的游览,我却记得不真切。因为空间狭小,人太多,游览时间又仓促,只是匆匆过一下眼瘾罢了。

       犹记得,出来时,看到莫高窟前有一条宽宽的河流,干涸着,看不到水流的影子,但河的一边一排绿树葱茏,窟前的一棵棵白杨树也很粗壮高大。河的对面,有许多佛塔,那儿埋葬着一代代为莫高窟的艺术作品作出贡献的佛祖、僧人,看着小小的白塔,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时光滚滚向前,没有什么能打破这维度,而敦煌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内心缺失已久的那部分,它不仅是一条现实的路,更是由民族的灵魂和文化铺就而成的精神之路。

        鸣沙山,月牙泉

     本就少雨的敦煌,下午阳光灿烂,晴空无云,我们一起去了鸣沙山看月牙泉。阳光下温柔的金沙色曲线流淌着,更神奇的是,它永远如此平滑,无论游人怎样踩踏,经宿吹风便辄复如旧。

       我们在余晖里,追逐着爬上山顶。赤裸着双脚,我带着一身疲惫躺了下来,真切的贴着这片沙地,看暮色一层层剥落,天际线从绛紫,嫣红,金粉,玫瑰色…温度骤然下降,这无所事事却清凉盈怀,哪怕只是片刻,也不可否认这是个无可挑剔的良夜。如果说鸣沙山是幅硕大无朋的画,月牙泉便是让它大而有当的点睛之笔。

 一千年究竟有多长?诗人吟着阳关三叠隐没在雄关漫道……

“不过一瞬间。春一去,冬一来,一千年就过去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