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病出现3个症状要小心!稳住肾功能多关注这几项指标

 昵称32206946 2023-06-28 发布于广东

肾病发展过程中,随着肾功能的进一步发展,部分肾友在没有检查出指标异常之前,身体就会提前发出“报警信号”,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此时必须要及时引起重视。经常有肾友留言说自己有不舒服的症状,不知道到底是不是肾功能损伤引起的?也不知道如何缓解进行处理?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

因此肾病防治不仅重视指标的下降,同时也要关注一些症状及时处理,尤其是一些影响到生活治疗的症状。

肾友们如果在患者过程中,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是病情在加重!

1、尿液浓缩且夜尿增多

监测尿液变化是反应肾功能损伤情况的重要一方面,早期肾小球损伤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尿蛋白的症状,尿液中有大量细小的泡沫不宜消散,且味比较重。发展中期阶段,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变化,肾脏血流异常加重,会导致尿液浓缩,出现白天尿少,夜晚尿多的情况。

起夜次数频繁导致很多肾友的睡眠质量,对病情的稳定不利。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要注意肾性高血压的控制,另一方面是针对肾小管间质损伤进行修复治疗,调节肾脏代谢水钠失衡的情况。

2、胸闷、气喘及呼吸不畅

肾功能损伤导致肾脏内血液流通异常,在损害肾细胞的同时也会引起全身的血液流通不畅,心脏作为调节血液的重要器官首当其冲。尤其是本身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痛风等基础病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继而出现胸闷、气喘等情况。

此时要针对存在威胁肾脏细胞血液流通的因素进行系统的纠正及治疗。

还有一方面是注意防治感染引起的肾功能急性衰退,导致病情恶化发展。比如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会导致免疫炎症反应加重,致使症状加重。

3、浑身乏力、面色苍白

肾病患者多存在乏力的症状,一方面是自身免疫紊乱相关,另一方面是肾功能受损后导致调节血液循环、水钠、酸碱、电解质平衡作用失衡,致使身体机能出现问题。同时还会诱发肾性贫血等情况,使患者身体健康情况进一步受损。

针对这种情况,大家要及时查找病因,针对性地调理,可以通过中医药疗法调理提升免疫力。对于肾性贫血、电解质紊乱的情况通过注射补充促红细胞胜诉以及口服药及时进行纠正,多能改善,以防止症状加重致使病情愈加严重。

由于肾友们对自身的症状比指标观察更敏感,所以再出现明显不舒服的时候再去检查或复查。但症状比较显著时其实可能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

因此及时监测以下这些指标,以避免病情非常严重才发现的情况,避免耽误病情。

尤其要关注的几项包括:

尿液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肌酐比以及尿量评估。

血生化及常规检查:肌酐、尿酸、胱抑素c、血红蛋白、血红细胞、血浆白蛋白、血脂。动态监测血压、肾脏血流信号(肾脏B超)。

反应肾功能的进一步检查:肾小球滤过率(egf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脏结构组织。

预防并发症:需要注意电解质相关指标:血钾、血磷、血钙、血铁、血清铁蛋白等,二氧化碳结合力, 心脏彩超与BNP等心衰指数检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