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书法博士的作品为何被他人批得体无完肤!

 书法古今 2023-06-28 发布于陕西

书法批评自古有之。古人对书法的批评是从秦汉有批评记录以来就开始了,但是,古人对书法的批评最初是从点画、字形以及内涵上逐渐开展起来的。书法批评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帮助时人进步,另一方面是为后世学习书法提供参考意见。例如,王献之的外甥羊欣在批评王献之的书法时这样说到:“张(张芝)字形不及右军,自然不如小王。”意思是说,张芝的字形比不上王羲之,而在“自然”上却不如王献之。这样的比较,给“二王”在书法上也作出了一个定位。

当代书法批评也有,但是真正的批评并不多,一些书法家说,当代书法批评大都是相互站台,相互吹捧的多,因为批评活着的人的书法时,往往会得罪人,加上,书法批评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就给书法批评带来的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鉴于此,许多书法评论家、批评家也就在书法批评上表现出了较为软弱的一面,使得当代书法在批评中成长起来的可能性也就有所减少或者缓慢了。

针对书法博士白砥的书法作品,一位叫老九的评论家提出了他的几点批评意见,现摘要一些,但我认为,这个批评还是较为准确的,批评态度也是诚恳的,对于认识白砥书法和学习书法的人来说,还是值得参考的。有些意思不一定摘录得准确,但大致意思基本到位了。如有不妥之处,还请老九先生和其他同仁批评指正。

一是白砥作为院校派的书法博士,他在临摹古人作品时,往往把形抓得准,意思也理解到位了,做到了五体兼通,但是临摹的作品总是过于内敛,缺少酣畅淋漓的气象,这个不论是篆隶,还是狂草,学院派的人在临摹时也总是善于死抠点画,而在作品的整体上缺少的气象就太少了,把古人的东西简化了很多,更缺少情感一类的东西了。

二是自己他们的作品没有深厚的东西,挺唬人的。在白砥创作作品中,他想放又不敢放,想收又不能收,因此他的作品完全是有刻意性。在整体气势上,也受到了形式感的影响。尤其是他所创作的作品,好像是把五体都放在一幅作品中,也就是说,写的是行书,其中也有篆隶和楷书,让一般人感觉这个人挺牛的,但实际上啥也不是,是本末倒置的表现。书法是讲究气象,讲气势,而不是花里胡哨的。

三是当代人创作书法作品是只注重形式,这是非常错误的一个方法。白砥的书法也是这样创作出来的,书法应当是靠自身的笔力、气象而赢得人的尊重的,而当代包括书法展览中的许多作品,大都是靠外在形式来博得人的眼球,这是非常害人的,也是当代书法家们应当改进的一个问题。让人看上去,一下子还挺好的,但再过多少年以后,让人自身看?

四是笔法上也有很多问题。笔法作为书法的核心问题,作为一名博士应当在这方面是有所悟性的,而他的作品提笔少,按笔多,写出来的字显得很呆板,这可能与他的性格有关,但书法笔法这个核心,应当在他那里得到重视。同时,也要在创作作品时,引入个人的激情和感情,让作品在内涵上表现出某种气势与张力。

总的来说,白砥的书法作品看似内心有古雅的气息,而真正写出来的东西并不是这样的,原因是他并没有把内心体悟与创作这两条路打通,没有真正实现心手相融的境界,这可能需要时间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