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刊热文 |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

 yuqin0626 2023-06-28 发布于湖北

术科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属性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学分占比最高。然而,在传统术科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逐渐表现出师范能力下降、知识结构与体育与健康课程需要不适应等问题,导致其越来越难以“匹配”基础体育教育的现实需求,进而导致就业难等社会问题。专业认证提出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为这些突出问题的破解指明方向,尤其是指出要加强师德教育、教学能力等新时期体育专业人才核心要素的培养,这些对术科课程如何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并与体育教育专业国际化接轨具有突出意义。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是全国首家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第二级)的试点院校,在术科教学层面进行了积极改革与探索,形成以理念为引领,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教学评价为支撑的教学改革体系。自改革以来,盐师体教学生毕业前教师资格证考取率平均为 98.3%,应届体育教师编制考取率稳定在75%以上,在全省具有一定优势。有鉴于此,梳理与总结其改革经验,以便为其他高校体教专业进行术科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引文格式:戴俊,刘跃,汪庆波.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J].体育学刊,2023,30(01):112-117.

1.教学理念突破:从“教会学生做”到“学

   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

1.1 学会教学:从“教会学生做”到“教会学生教”

 传统教学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 学生练习。这种理念下因学生对教学技能的感知和实践不足,培养的人才与基础教育体育教学需求的不适性主要体现在:队列队形、口令等教学基本功缺失,技术原理分析、教学组织、保护帮助、纠错等教学能力欠缺。专业认证工作给师范办学准确“把脉”,强调师范生培养的社会适用性,重塑对师范性的追求。盐师体院修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拓展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突出师范生教学能力与从教信念的培养;毕业要求主动对接认证标准,详细诠释学科素养与教学能力等具体要求,并细分指标点支持毕业要求达成。进而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明确各项目课程目标,凸出教学能力培养在课程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学会教学”是对专业认证政策的响应,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更是对师范性的应然追求。

1.2 学会育人:从“知识表征”到“综合育人”

师范生兼具“被育”与“育人”双重属性,在职 前、职后扮演着“被育者”与“育人者”的双重角色,“教书匠”向“育人者”的转变是体育师范生培养的方向。体育院校育人方式停留在以理论课程学习为主,以教师教育类课程为主要载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育人方式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术科课程的独特育人功能也未有效发挥,育人方式的单一性导致其育人效果亦不尽人意。盐师体院以认证标准为指南,把“有效组织课外锻炼、课余竞赛能力”作为“班级指导”毕业要求的重要内容。践行“以体育人”理念,把体育活动作为学校综合育人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具备向大众传播、普及体育锻炼知识 和方法的能力,具有策划和组织大众体育活动,提升大众体育健康水平”作为“综合育人”毕业要求的重要内容,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的综合育人体系。在综合育人能力方面,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和设计实践,提高学生运用《班级与学校管理》相关知识,以体育为载体进行育人,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

1.3 学会发展:从“技能表征”到“多维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下对于体育“准教师”们自我发展意识与沟通合作的培养与训练明显不足。以教师讲解为特征、以技能掌握为导向、以应付面试为目标的术科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支撑显得更为困窘。技术讲解 技能训练的术科教学模式,只关注到学生客观的考试需要,未关注到学生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盐师体院在认证标准的基础上拓展其内涵。即要求术科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讲解项目发展的前沿动态与科研训练新成果,引导学生自主选题开展教育反思,加强学生反思能力的训练;以教育见习、实习为契机,开展学生自主反思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撰写活动反思,训练学生教研反思能力。

2.优化教学模式:从“聚焦课堂”到“课

   内外、校内外一体化”

传统术科课程教学模式偏向“训练化”,具体表现在:教师讲解时间过长;教学方法以分解教学法为主;内容缺乏有效加工, 脱离中小学实际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内的有效学习, 忽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盐师体院通过实施术科课程校内外、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盘活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学生校内外时间。通过将课外活动纳入课程体系建设,学生早操出勤率等纳入考核内容;将体育社团与运动竞赛与学生技能发展有机融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校内外竞赛,敢于“亮相”展 示,敢于上场执裁。延伸学生有效学习时间,拓展学生练习空间,补齐学生“短板”,提升专项能力。实行课内外一体化需要解决 2 个核心问题,一是课堂上解决学生练什么,二是解决课外学生怎么练。

3.整合课程内容:从“竞技体育传承”到“体 

   育健康引领”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术科课程内容的选择偏向“竞 技体育传承”,强调技术动作的“高阶性”与“准确性”, 忽视术科课程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盐师体院整合课程内容,积极践行专业认证理念,发挥体育教师在基础教育中的健康引领作用。通过课程内容的丰富与精细,围绕学生健康教育促进、教学技能提升、教育情怀深化、探究与创新思维培养进行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应对意外事故的处理能力,强化师范生的“学以致用”,发挥师范生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提高中小学生的保健意识及应对能力;主动衔接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需求,实现师范生知识、能力在中小学的转化,促进体育课程“教会、勤练、常赛”的常态化发展。

4.革新教学评价:从“单一评价” 向 “综合

   评价”转变

传统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为:重视评价结果,忽略评价过程,进而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有效监控、学生的主体性与个体差异性不能充分体现。认证理念下的教学评价观是一种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是积极探索增值性的评价,更是一种不断健全的综合性评价。盐师体教开展专业认证以来,术科课程考核积极践行专业认证理念下的教学评价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大纲,考核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学能力培养为导向。在内容上增加对学生教学能力与课程思政的考核;在考核机制上,学院层面实行巡查 “教考分离” 考核机制。模拟“国考”面试环节与教师编制 的面试场景,创设学生在陌生情景下进行技能展示与无生试讲环节。

5.转变教师观念:从“技能提升为旨趣”到 

“教学能力生成为目标”

专业认证下,术科教师的从教观念应该要从由关注师范生技 能的“高精尖”转向教学过程的“学以致用”。隐藏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功能需要术科教师,一是要深化理念,“学会教学、育人、发展”是指导术科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实施教学改革的行动指南;二是要提升专业素养,师范生培养具有强烈的行业性、专业性、职 业性。三是要深耕教学环节,教师要注重理论思维的提升,增强对术科教学的理解与实践。盐师体教在专业认证理念下,积极推动术科教师教学观念转变。针对术科教师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采取术科课程“项群化”管理模式,通过教学案例集编写、教研活动等加强术科教师间的教学互动,减少教学中的机械重复。通过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术科教师间的协同教育,改变传统教学中术科教师与教材教法教师“同质异构”现象;通过线上 线下的学习培训,提升术科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与课程思政开发能力;定期开展术科教师到中小学进行教学观摩与教研交流活动,动态把握基础教育需求变化。

第一作者:戴俊,男1965年生,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