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性格修正》

 昵称65158185 2023-06-28 发布于湖南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哈希。今天我要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性格修正》。这本书探讨的主要问题是:“性格类型”是真实存在的吗?

一个人能不能主动地改变或塑造自己的性格呢?

你知道,近些年,性格测试在网络上很火,并且这把火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当下流行的性格测试可谓五花八门,包括九型人格测试、十六型人格测试、色彩人格测试、温斯洛性格测试,等等。你可能时不时还会听到周围人在说,“ESTJ型”“INTP型”“外交家型”“守护者型”等等这些关于性格类型的专有称呼。

但是,这本书的观点是:利用性格类型来定义自我的做法是错误的。

   它还进一步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性格。而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不是你过去经历了什么,而是你未来想成为什么?

这本书的作者叫本杰明·哈迪,是个美国人。他拥有组织心理学专业的博士学位,也是一位知名作家,出版过畅销书《意志力陷阱》《谁来做而不是怎样做》,等等。《哈佛商业评论》《纽约时报》《福布斯》等多家知名媒体都刊登过他的文章。

在书里,作者通过大量的心理学研究,为我们破除了很多正在流行的、关于性格的错误认知,并在阐述性格真相的基础上,告诉了我们该怎么有意识地塑造性格,实现自我转变,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接下来的解读,分为两部分:

首先,我们跟着作者来看看,有哪些当下流行的,关于性格的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看看书中希望我们了解的,关于性格的真相。

在第二部分,我们重点说说,如果我们想要主动地改变或塑造自己的性格,有效的路径是什么。

第一部分

好,现在我们就进入第一部分,看一看,作者想要带我们破除哪些,关于性格的错误认知。

第一个是:性格能够以类型来区分。

我们知道,在不同的性格测试中,人们的性格被分成了不同的类别。有的是十六类,有的是九类,还有的是六类、四类。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溯源的话,会发现,其实大多性格类型测试并没有科学依据。

比如,拿最有名的性格类型测试之一,MBTI十六型人格测试来举例。根据作者搜集到的资料,这个性格测试的创建者凯瑟琳·布里格斯,还有她的女儿伊莎贝尔·迈尔斯,都没有接受过心理学或心理测试方面的专业训练。母女两人也不在实验室或研究机构工作,而是在家里,基于个人的经验开发出的这项性格测试。

再说另一个很有名的,九型人格测试。有的学者认为,这个九型人格学说的起源要追溯到公元前两千五百年,也有人说是公元前六世纪。九型人格学说正式进入西方,是在二十世纪初,由一个叫葛吉夫的人带过来的。这个葛吉夫说自己曾经游学过很多有古老文化的地方,包括印度、埃及、苏丹,等等,但是没人知道他的真实来历。后来,真正让九型人格学说普及开来的是一个叫奥斯卡·伊察索的人。这个人宣称,九型人格学说是他在20世纪50年代在阿富汗旅行的时候,从苏菲教派里学到的。他还在智利的艾瑞卡市创建了一个“艾瑞卡学院”,号召很多人跟他一起学这个九型人格学。后来,这个艾瑞卡学院开到了美国,九型人格学说的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

好,说到这里,你应该已经很清晰地感受到了,相比于一门“学说”,这个九型人格更像是一门玄学。而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这些以外,作者还提醒说,我们能在市面上见到的各种性格测试,几乎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很多学者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人的性格不能用简单的分类来概括。它会受环境、文化、行为等上千种因素影响,呈现出因人而异的状态;甚至对于同一个人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角色的变化、一些事件的发生,他的性格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作者认为,以特定性格类型来区分人群,一个主要的弊端就是,它会让你用一种局限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比如,一些人可能会因为觉得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做某些事,就放弃了到眼前的机会;

也可能遇到一点挫折就想着“我这种性格本来就不适合这种事,还是放弃吧”;

又或者,在跟伴侣产生矛盾的时候,不去努力解决,只是想着“可能我们就是性格不合吧”,等等。

   这些其实都是在把性格类型当作逃避的借口。而一个不用特定性格类型来定义自己的人,他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会更开放、更积极,也会因此解锁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好,刚才我们说的是,书里告诉我们的,第一个关于性格的错误认知:性格能够以类型来区分。接下来再来说第二个错误认知,那就是:性格是稳定持久的。

我们先来看一项调查研究。这项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研究者对1208名来自苏格兰的14岁少年进行了问卷测试。他们给每个少年发了六张问卷,分别用来测评自信心、坚韧性、情绪稳定性、尽责性、创造性和求知欲这六项性格特质。

后来,过了63年之后,研究机构找到了当年参与测试的1208名少年中的674个,让他们再做一次测试——这时候他们已经不再是少年,而是77岁的老人了。这次测试用的六张问卷,跟63年前是完全一样的,但是,老人们给出的答案,却跟63年前几乎没有重合。研究者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性格不是稳定持久的,而是会随着时间变化的;如果你观察的时间足够长,它甚至会变得面目全非。

如果不是63年,而是在更短的时间周期里,性格是否有确定性呢?

  哈佛大学的一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博士在他的研究中发现,即使是在十年间,一个人的性格,包括兴趣、目标和价值观,等等,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位学者还进一步发现,即使一个人能轻松意识到,自己在过去十年间发生了显著的性格变化,但如果你问他,你觉得自己的性格在未来十年里会有变化吗?他还是大概率会说不会,或者只会有微小的变化。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叫作“历史终结错觉”,指的是,人们经常会认为,自己从过去到现在已经成长了许多,当下的自己已经是一个“进化好”的“成品”了,未来不会再有显著的变化。但事实是,人类有很强的适应性,我们总会不自觉地为了适应环境、适应目标而改变自己。就像心理学家吉尔伯特说的:“人们总是误以为自己已是成品,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半成品。”

总之,这里,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性格是流动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接下来再来说说,关于性格的第三个错误认知:性格是由过往经历塑造的。

在现实中,人们经常倾向于认为,凡是现在存在或发生的事物,都是由先前的一些事件导致的,这是咱们很熟悉的“因果决定论”。作者说,在性格这件事上,也是这样。很多人会认为,自己当下的性格,是由过往经历塑造的。比如,一个在学校经常受捉弄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敏感、自闭;一个认为自己遭受过背叛的人,可能会变得多疑;一个认为自己不受父母重视的孩子,可能会更争强好胜、想要证明自己,等等。

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

一个原本在学校经常受捉弄的孩子,可能在多年之后,再谈起那段经历,发现其实都只是一些小事,而自己已经根本不在意了;

一个认为自己遭受过背叛的人,可能后来发现对方也是情有可原,最终主动和解,打开了心结;

一个认为自己不受父母重视的孩子,可能有一天终于发现,父母并不是不重视自己,只是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其实为他默默付出了很多。

我们在这些例子里能发现,客观来说,这些人的经历都没有变,变的只是他们对过往经历的看法;所以,事实上,不是他们的经历本身影响了性格,而是他们对经历的看法影响了性格。

心理学家布伦特·斯莱夫博士在《时间与心理学解释》这本书里也写过:“我们会根据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来重新解释或重构记忆;在这个意义上,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当下是因,过去的意义是果;而不是,过去是因,当下的意义是果。”

这段话听着有点绕,其实说白了就是,塑造当下的你的,并不是你的过往经历,而是你怎么看待你的过往经历。

一些人的性格之所以很难改变,是因为他们对世界、对自己的看法一直没有改变。比如,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面对童年的创伤,有的人可能会一直心怀怨念,而这些怨念会逐渐堆积,在他的性格中形成一片难以磨灭的阴影;而也有一些人,会选择与自己的过往经历和解,那么随之而来的是,他性格中的阴影也会被消解。

总之,作者希望我们记住的是:虽然你无法改变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的是,如何看待过去;造就你当下性格的,不是过往的经历,而是你对经历的看法。

好,讲完了这些关于性格的误解,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作者认为的,关于性格的真相,那就是:性格是动态的、灵活的、可塑的;你可以自己定义并塑造自己的性格,不需要被所谓的性格类型所束缚。已经有很多科学研究表明,性格可以通过制定目标和持续努力来有意识地改变。

那么,接下来这部分,我们就来具体说说,怎么有意识地塑造性格。

第二部分

我们先来听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安德烈的男孩,他从小在美国波士顿的贫民窟长大,身边都是问题儿童。但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因为在当时,他参加了学校乐队,在里面吹小号。乐队有一名叫埃利斯的老师。这名老师看出,安德烈有音乐潜力,所以对他很关注,经常关心他、帮助他,而这些都是安德烈平时难以获得的。

渐渐地,安德烈开始越来越不想让老师失望。所以,他开始有意识地发展自己吹小号的天赋,朝着一名出色的小号乐手的方向去努力。那段时间,他每天上学的主要动力就是练习小号。

后来,到了升高中的时候,埃利斯老师帮安德烈申请了一所重点高中,因为那里有实力很强的乐队,还有靠谱的乐队指导老师。而安德烈最终也进入了那所重点高中。但不久之后,他却辜负了埃利斯老师的期望。

安德烈虽然热爱音乐,却并不想跟那个重点高中里的乐队成员一起玩——他觉得他们都太无聊了。他想当一个酷小孩。于是他开始跟一些他眼中的“酷小孩”一起玩。这些人不仅是闯祸精,而且还不喜欢音乐。一段时间后,他们跟安德烈说:“要么你就把那个该死的小号扔掉,要么就别想跟我们玩。”

虽然抉择的过程很艰难,但安德烈最终还是向社交压力屈服了。他把小号丢进了垃圾桶;跟小号一起被丢弃的,还有那个热爱音乐的他自己。从那以后,对他来说,“成为出色的小号乐手”这个目标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目标,那就是成为像他的朋友一样的“酷小孩”。

于是,他开始逃课,跟着同伴们一起,一头扎进了各种打砸抢的犯罪活动中。18岁那年,安德烈因为打劫伤人,被判入狱。

在监狱里,他非但没有悔改,还有了新的目标,就是成为他所在的罪犯帮派里地位最高的人。他说,当时罪犯在帮派里的地位是按照犯罪的数量和种类排定的,所以,想要提升自己的地位,他就得继续犯罪。于是,他在监狱里打架、伤人,为此被单独监禁了两年半,刑期加长十年,但他也因此成了帮派里排名第三的“人物”。当时,在他的眼里,加刑和单独监禁都是他的勋章,是地位提高的标志。

好,这里我们停一下。如果按照这个路径的话,安德烈最后的归宿是很显然的,那就是犯更大的罪,甚至杀人,最后终身监禁。

但是,现实中事情的发展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后来的安德烈,不仅成了刑满释放人员重获新生的优秀典型,在世界各地发表演讲,甚至还当上了哈佛大学的研究员。在大学里有了自己的办公室,专门研究怎么减少美国的犯罪暴乱,还有国家提供的资金支持。

那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呢?这要从他的一次不成功的杀人计划说起。那天,监狱发生了暴乱,他所在帮派的一些人被捅成了重伤。于是,他开始策划复仇,准备杀掉另一个帮派里那七个掀起暴乱的人。这七个人都是当时在监狱里比较有地位的人,如果杀掉他们,安德烈就能坐上帮派里的“头把交椅”,达成他的目标。

但是,就在离目标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安德烈却突然停下了。他开始质疑这个目标本身的意义。他问自己:成为监狱帮派里地位最高的人,然后呢?他回答不出来。

他后来回忆说,在那一刻,他想起了《绿野仙踪》里的主角桃乐丝,桃乐丝寻找了一路,最终发现,自己要找的那个奥兹国的巫师根本不存在,有的只是烟雾和假象而已。而过去的几年,他就像桃乐丝一样,一直在一条路上狂奔,跑到最后才发现,路的尽头是虚无,是一个根本不值得追求的东西。

所以,那一天,安德烈没有按计划去杀人,而是回到自己的牢房,心里想着:“如果我原本的目标根本不值得追求,那我真正应该追求的是什么?”

之后的一段时间,他开始寻找新的人生目标。一开始他想把“从监狱里出去”作为目标,但他接着又想,光是“出去”可不够。根据监狱里的经验,四分之三的犯人都会“二进宫”,也就是说,出狱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彻底的自我转变。所以,他需要有更高的追求,他不仅要出狱,还要成为一名成功人士。

于是接下来一段时间,他又开始琢磨,要想成功,我需要做到哪些事呢?然后他想到,大部分的成功人士都上过大学。这就给他明确了接下来的努力方向。他告诉自己:“我必须要考上大学。

而当时,在波士顿长大的他,只知道一所大学的名字,那就是:哈佛大学。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他郑重地作出决定,把“考上哈佛大学”作为自己新的奋斗目标。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开始努力读书,自学写作和法律,还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怒气。监狱给他指派了一名兼职的导师,在导师的帮助下,他开始逐渐变成一个有担当、懂得服务他人的人。

就这样过了八年,他终于走出了监狱,进入哈佛大学就读,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又过了16年,他当上了哈佛大学的研究员。

安德烈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从这个真实的故事里,我们能看到非常明确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他在贫民窟,因为想成为小号乐手,所以勤奋上进;第二阶段,在重点高中,因为想成为酷小孩,所以游手好闲,跟着同伴一起打砸抢;第三阶段,刚进监狱的时候,因为想要成为帮派一把手,所以凶狠好斗,甚至策划杀人;第四阶段,明确了想要考上哈佛之后,开始变得自律自强,走出了一条重获新生的道路。

在这四个阶段里,安德烈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性格。而导致他的性格改变的,不是过往经历,不是周围环境,而是他在每个阶段的不同目标。如果目标本身是负面的,那么即使是在重点高中,也会逐渐堕落;如果目标是正面的,那么即使是在贫民窟、在监狱,也能呈现出积极、自强的面貌。

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关于性格塑造的一条关键的路径,那就是:目标塑造行动,行动塑造性格。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顺着这个思路,展开来说说,怎么有意识地塑造性格。

先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塑造或改变性格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才是,而性格改变只是我们通往理想中的自己的这条路上的一个副产品。

所以,首先我们要做的是,给未来的那个你画像。之所以要说“那个你”,是因为根据作者的建议,我们需要把未来的你跟现在的你分开对待,不要让现在的你限制到未来的你,尤其是不要让“性格不适合”成为限制的理由。

  比如,你现在可能是一个怯场的人,但你依然可以把脱口秀演员作为自己的未来画像;你现在可能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但你依然可以想象未来的自己是一名成功的科研人员。在我们刚才讲的故事里,安德烈曾经是一个凶狠好斗、高中辍学的服刑人员,但这并不妨碍他想成为一名学业有成的成功人士,并且,他最终也确实做到了。所以,在给未来的你画像的时候,要相信,他能做到现在的你做不到,甚至不敢想的事情。

确定好未来画像之后,接下来要做的,是确定一个具体的目标。注意,是一个,不是多个,因为多个目标可能会打散你的注意力;而单个目标才会带来专注,专注则会带来强大的行动力。

并且,这个目标一定要具体。比如在我们刚才的故事里,安德烈在监狱的时候,一开始给自己的未来画像只是“一名成功人士”,但成功人士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并不能作为一个目标。后来,他进一步去想,成功人士大多都完成了的、一件具体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想到,大部分的成功人士都上过大学,而这是他还没做到的。就这样,他把自己的目标缩小到了“上大学”,后来又进一步缩小到了“上哈佛大学”。这就是一个具体的目标了。

还有,像“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成为一名成功的科研人员”也都只是一个未来画像,不是一个具体目标。一个具体目标,得是可以明确度量的。比如,“在一个1000人的体育馆里开自己的脱口秀专场”,或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三篇论文”,这些才是具体目标。学者们发现,目标越单一,越具体,你达成目标的欲望就会越强烈,这个目标对你的激励效果也就越强。

确定了具体的目标以后,就是把它付诸行动了;而在这个行动的过程中,你的性格、习惯都会逐渐发生改变。

这里,作者介绍了一些技巧,能帮我们更快地实现这个改变。

有一种技巧,可以概括为“提醒标记”。作者举了个例子:美国艺术家詹姆斯·惠斯勒曾经画过一幅惊为天人的玫瑰图,很多收藏家都想买,但惠斯勒并没有卖,而是把这幅画一直放在身边。他说,每次自己感觉手生了,或者怀疑自己能力的时候,就会看一看这幅玫瑰图,告诉自己,“这是你画出来的,你曾经做到过,现在也还能做到。”

再说作家瑞安·霍利迪,他总会在口袋里装一枚特制的硬币,上面刻着一行字——“记住你终将死去”。他说,之所以要一直带着这枚硬币,是为了提醒自己,一个人终有死期,所以要在有限的生命里,专注于要紧的事,不分心。

作者提醒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不免会因为忙于料理生活,或赚取生计,而忘记真正想要的事物。所以,我们需要一些“提醒标记”,来提醒自己,你的目标是什么,或者为了达成目标,你需要记住的是什么。像很多人摆在桌上的座右铭,或者一些企业时刻贴在墙上的“使命”标语,也都是一种“提醒标记”。

还有一种技巧,叫“选择性忽视”。在《天才假象》这本听书里,我们提到过,那些能在赛场上发挥出卓越表现的、成绩最好的运动员,他们都有一种特质,就是,只会想着怎么获胜,根本不去想输的可能性——即使上个月连输了两场,但今天再次站在赛场上的时候,依然相信,自己肯定能赢。近年来最成功的足球教练之一,阿尔塞纳·温格,就跟自己的球员们说过:为了在赛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你必须教会自己建立高度自信,即使有悖逻辑;想要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就必须消除一切心理疑虑。这其实就是“选择性忽视”,意思就是,你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要学会忽视那些影响自己达成目标的信息。

比如,当你在确定目标之后,可能会听到一些质疑的声音,说你“连开会公开发言都害怕,怎么可能上台讲脱口秀”,或者“你的两门理论课都是补考才过的,怎么可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论文”,等等。这些质疑背后的逻辑是,你某方面能力欠缺,所以不可能达成目标

  而“选择性忽视”不是让我们把这些话全部忽视掉,因为它们确实提醒了你,为了达到目标,你还需要在哪方面下功夫。

   你要做的是,忽视掉这些话里,说你“不可能达成目标”的这部分,把逻辑过滤成“因为你某方面能力欠缺,所以为了达成目标,尤其需要在这方面重点改善”。

下面再来说一个技巧,可以概括为“强制约束”。这是指,很多时候,你要逼自己一把,才能看到更多潜能。比如书里讲到一个叫托西的女孩,在一家餐厅上班。她有很高超的烘焙手艺,会时不时地把自己做的甜品分给同事吃。餐厅主管建议她把自己做的甜品放到菜单上,提供给顾客,但是托西怕搞砸了,不敢这么做。后来,有一天,主管要求她,用三个小时的时间创作出一款甜品,不管做成什么样,都直接放到当天的晚餐菜单上。

结果,托西的这款甜品大受欢迎,她也因此成为这家餐厅的专职甜品师,后来还创立了自己的连锁甜品店。但假如没有当年餐厅经理逼迫她把自己的甜品放到菜单上,那么这一切就都不会发生。这就是一次“强制约束”。跟它类似的还有,给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设立截止时间,或者为自己规定,如果任务失败了,就要接受什么惩罚。这样做可以显著提升任务完成的效率。再或者是,在开始一项长期计划前,先投入一定的金钱成本,比如,一些人会拿出工资的很大一部分来办健身房年卡,或者上演讲培训课,等等,其实很多都是为了给这个自我提升的过程,施加一个强制约束。

作者告诉我们,投入金钱是最强大的一种约束方式,它会让你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更加坚定。如果是你用自己的真金白银投资的项目,你会更看好它,也会更倾向于持续地在这个项目上投入,行为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沉没成本偏差”。

结语

以上,就是这本书里,我想跟你分享的重点内容。除了这些以外,作者在书里还讨论了怎么修复过往的心灵创伤,怎么用新的视角看待过去,还有怎么调节你的情绪系统。如果其中有你关心的问题,可以点开文稿末尾的电子书,进行拓展阅读。

好,总结一下我们今天讲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跟着作者,破除了三个关于性格的误解,了解到:性格不能以类型来区分,性格不是稳定不变的,性格也不是由你的过往经历决定的。事实上,性格是动态的、灵活的、可塑的;你可以自己定义并塑造自己的性格,不需要被所谓的性格类型所束缚。

在第二部分,我们了解到了关于性格塑造的一条关键的路径,那就是:目标塑造行动,行动塑造性格。之后,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具体地讲了性格塑造的方法,那就是:先给未来的那个自己画像,然后根据这个画像,确定一个具体的目标,之后再朝着这个目标有计划地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性格也会为了适应你的目标而逐渐发生改变。为了加速这个过程,你可以采用一些技巧。比如,你可以把“提醒标记”放进自己所处的环境里,让环境成为你实现目标的“助攻”;你需要明确地知道自己要朝什么方向努力,然后屏蔽掉那些不利于你达成目标的信息;你可以给自己施加一些时间约束、金钱压力或外部奖惩,帮自己更高效、更有毅力地执行任务计划。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透过性格来讲自我实现的书。书里之所以反复强调,你的过去并不能定义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的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实是想要告诉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人,是一个选择题,是一个只有你才能作出的选择;不要让性格测试或其他外在指标来指导自己的人生。

而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关键,就在于:能自己决定要过怎样的人生,而不是依赖外界的声音;能勇敢地走出舒适区,而不是逃避自我改变;能坚定地创造未来,而不是延续曾经的自己。这才是这本书,透过性格这个话题,想要告诉我们的真相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你会看到我们为你准备的全文和脑图。也欢迎你点击“红包分享”按钮,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

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