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老了才明白,命里的钱,是有因果的

 布衣粗食68 2023-06-28 发布于湖南

作家王尔德说:“我年轻时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等到老了才知道,原来真的是这样。”

关于钱的道理,我们能说出很多,但是见证道理,却要到老年时期才行。

在年轻时,我们有的是力量干活,能够想很多办法来改变现状,因而对穷困是不那么害怕的。

人老了,赚钱的本事少了,能拥有的钱,也基本上成了定局。

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折腾过的事情,就会明白,命里的钱,是有因果的。

01

晚年的富足,是年轻时“种善因”,求财有道。

看看那些有钱人,似乎他们在各显神通,有的人的赚钱方式,你都不敢苟同。

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别急着否定别人,要从那些富人身上,学到什么,洞察到赚钱的套路。

认真琢磨一番,任何一种赚钱方式,都是符合“道义”的。

“道”的意思,有好几种:要走的道路、做人的道德、领悟的道理、办事的技艺。

其一,道路选对了,越走越远。

如果你是木匠,就不要去抢瓦匠的饭碗,那样你会变成“外行”的。你做好本职,就好了。

通常,做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事情,最容易成功。

其二,道德高尚了,得道多助。

一个善良的人,是可以带来好运的。因为身边的人,都会支持你。哪怕你做的事情,不符合常理,也能得到理解。

人要赚大钱,拼到最后,靠的是人品。

东汉末年的曹操,为了成就大业,不断扩充自己的军队,但是军饷成为了大问题。

当时,财富主要集中在袁绍这样的大家族里。曹操也不敢轻易触碰到大家族的利益,不想引发矛盾。

筹集军饷的主要方式,变成了“盗墓”。曹操还设定了一个“摸金校尉”的官职,专门寻找和挖掘墓穴,处理陪葬品。

据记载,曹操得到最多财宝的地方,就是梁孝王的陪葬品,用了七十艘船才运走。

从行为来看,曹操是可耻的,但是从曹操稳定天下,广纳贤才的大业来看,又是符合道义的。

当年的大臣凉茂说:“曹公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而德广,可谓无二矣。”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点赞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

可见,带着良好的德行去赚钱,怎么做,都是对的。毕竟,功大于过。

其三,能力提升了,赚钱有方。

一个人是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的。“认知”就是人的智慧,是赚钱的方法。

如果你走进社会,一边赚钱一边读书,那么你比同龄的人,赚钱更多一些。你也能很快摆脱低层次的赚钱模式。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叠加,你的汗水,转化成钱的可能性更大。

其四,人心满足了,快乐常在。

贫富差距,不仅仅体现在金钱的数量上,更会体现在人的心态上。

衣食无忧的普通人,可以过得喜滋滋;腰缠万贯的富豪,可能担心自己的钱太少,无法保证子孙过好日子。

总而言之,年轻时走了正道,人老了能够坚守道德操守,保持知足常乐的天性,那么晚年就很富有了。

02

晚年的贫困,是年轻时“种恶因”,求财不得。

古人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一个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穷,往往是因为心太大了,内心住着欲望、贪婪、奢靡。

恶,不一定是做了恶事,还可以是人产生了恶念,曲解了人生和家庭。

正如批评家郎加纳斯说的:“金钱的贪求和享乐的贪求,促使我们成为它们的奴隶,也可以说,把我们整个身心投入深渊。”

看看身边的老人,你会发现很多人曾经富有过,也有像样的家庭,但是老年时活得很苦,甚至是苟延残喘的样子,儿女也不管他们。

在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抢走了很多达官贵人的钱财,并且存放在铁山寺一带,还绘制了藏宝图。

黄巾军被灭之后,有一个张副将,拿着藏宝图,开启了寻宝之路。

令人惊奇的是,就在他掘宝的时候,雷雨交加,他什么都没有得到,还弄丢了藏宝图。

看来,不义之财,想什么办法,都是得不到的。就算得到了,也会变成烫手的山芋。

清朝的和珅,贪了不少钱,但是他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富贵,反而因为贪赃枉法下狱,坑害了子孙。

人这一生,起码有三种恶,会毁掉自己的财运。

首先,对感情不忠,背叛家庭,导致妻离子散,从而金钱也被第三者拿走;因为没有了家庭,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奋斗的勇气。

然后,过分的贪婪,扭曲了人生的价值观,从而金钱在手里,失去了原有的用途,人反而变穷了。

最后,强取豪夺,也没有正当理由,导致人性扭曲,被世人唾弃。手里的钱不干净,花起来不痛快,战战兢兢一辈子。

03

古人说:“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

也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的年纪越大,越要学会认命,顺着时光过日子。

“认命”不是听天由命,而是认清命运的走向,根据自己的年龄去调整赚钱的方式,滋养自己的家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

班固说:“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若要晚年幸福,就从年轻时开始,种善因,诸恶莫作。从一定的时候,开始积累金钱,创造退休的条件,过心满意足的生活。

时光不等人,让我们一起撒播善良的种子吧。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