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发脱落,七窍流血,一场由猴子而起的瘟疫

 图书馆70后 2023-06-28 发布于北京

医生惊异地发现,

无论把针头扎进手臂的哪个部位,病人的血管都会像煮熟的通心粉一样,

破裂,血如泉涌,无法凝结……

文章图片1

图源:soogif

接着,他们会发出痉挛般的呻吟,

继续呕出大量血液和黑色物质。

这时,体内突然响起床单撕裂的声音。

那是大肠在完全打开,血液裹挟着肠壁或内脏组织,从肛门向外喷射……

患者几乎是在血泊中死去。

文章图片2

图源:B站@格格茶话会

01

它似乎特别钟爱睾丸和眼球

短短几日,德国马尔堡市的医生以为末日降临。

其他幸存者在康复期也都成了“发烂的秃子”

  • 毛囊组织坏死,头发大把脱落,像遭了辐射般,全身孔窍出血。

医生们还发现这种病毒似乎特别钟爱睾丸和眼球。

男性睾丸常常会肿成黑紫色的鸭梨,接着便开始脱皮,发炎,甚至腐烂……

文章图片3

图源:soogif

病毒能在一些患者的眼球液体内存活好几个月,传染病学家立即对这种病毒进行了检验。

他们发现这款病毒长得很是特别:

  • 和通常呈球形、杆形的普通病毒不同,电子显微镜下的它更像是一团打结的发丝,不断在患者喷薄地血泊中缠绕蠕动……

文章图片4

丝状病毒科病毒,图源:网络

后来科学界给它单独立了个科,叫丝状病毒科

1967年秋,这种不明来源的丝状病毒,一共在全球感染31人,死7人。

02

猴管员之死

第一个感染者是当地“贝林制药”的一名猴管员克劳斯。

而其他马尔堡的感染者也几乎与克劳斯,或“贝林制药”有关。

大家很快把焦点放在了克劳斯照看过的那几只绿猴身上。

文章图片5

非洲绿猴,图源:华山感染

这批非洲绿猴是公司从乌干达买来研发脊灰疫苗的。

早在几周前,克就发现几只新来的绿猴不太对劲:

  • 病怏怏的,眼眶深陷,眼球爆满血丝。

他想安抚它们的时候,其中一只绿猴却突然狂躁,咬了他一口。

他当即怀疑这绿猴是不是得了狂犬病,但他在入职时就已经打过狂犬疫苗,便没在意。

直到一周后,他开始头痛、高烧、喷血……

而就在他发病的同时,那几只绿猴也在笼内出现了类似的症状。

03

消失的源头:非洲绿猴

更糟的是,在当时,除了马尔堡,

同样的病症还出现在法兰克福、南斯拉夫的几所医学实验室。

而这几家实验室的共同特征之一都是:刚进口了猴子。

文章图片6

图源:fabiaoqing

可当传染病学家继续追查下去时,却发现这几所实验室的猴子来自五湖四海。

这可怕又神秘的病毒到底是如何在这些来自不同地区,毫无交集的猴子间传播?

大家陷入了沉思。

一组调查人员还在世卫组织的赞助下飞往“贝林制药”的绿猴来源地——乌干达,却发现这批绿猴的捕获地点遍布整个乌干达中部……

这奇异的丝状病毒源头,就这样如游丝般,消失在了茫茫非洲大陆。

直到15年后,一次意外的“自首”。

04

15年后的自首

“我觉得那些人都是我害死的”。

1982年,一名英国兽医主动报告了马尔堡绿猴的目击证据。

记者将他匿名为琼斯先生。

15年前,病毒在马尔堡暴发时,琼斯是负责检查那批绿猴的兽医。

他告诉记者,

“动物发运之前其实只有一次肉眼检查把关”。

他检查猴子时,只会看看猴子外观是否正常(比如皮肤是否病变,受伤等),有问题的就挑出来,剩下的就上飞机,运往世界各地。

文章图片7

图源:fabiaoqing

而那些被他挑出的“病猴”去哪了呢?

他一直以为是被老板拉去宰了。

但实际情况却是,老板不知是为了省钱还是啥,每次都瞒着兽医,将这些“病猴”装进笼子,放生到非洲一个叫维多利亚湖上的孤岛。

文章图片8

想象一下,一群手烂脚烂红眼睛……不知道得了啥病的猴子。

就这么一次又一次地被送往这座非洲孤岛。

在上面互相攻击、传染、繁殖……很快,这座小岛恐怕就变成了一个猴类病毒的聚集地……高危之岛……猴瘟之岛。

05

1967,伦敦机场,“大闹天宫”

然而更让琼斯发麻的是,老板之所以把病猴丢那的原因似乎是为了“废物利用”。

“要是那家伙缺猴子了,就会背着我去岛上抓几只凑数,这些病猴就会被瞒着送上欧洲的飞机。”

而更巧的是,1967年那辆载着带病绿猴的飞机在出发时,突遇以色列战争,不得不改航伦敦。

到伦敦后,又好死不死遇上伦敦机场大罢工。

本该直飞马尔堡的带病绿猴,就这样在机场困了两天。

文章图片9

底图来源:fabiaoqing

困在仓库里的猴子可不甘寂寞,有两只直接从笼里跑了出来,在飞机库里“大闹天宫”~

传染病学家推测,带病绿猴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把病毒传给了同困机场的其他猴。

而那些猴又将病毒带去了原本看似毫无交集的法兰克福、南斯拉夫实验室。

细想这趟关于“猴子”的流调,其中的“机缘巧合”之离奇,电影都不敢这么拍……

06

真相:13000只猴子背后的暴利

而更令记者气愤的是,琼斯先生当年之所以没在世卫调查时说出真相,是因为老板命令他只要不问就别说。

巧的是,当年世卫还真没找到琼斯问话。

至于为啥老板让他别说,除了怕担责,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

  • 在当时,卖猴,是个暴利又轻松的行当。

文章图片10

图源:soogif

他老板的这家公司,每年向欧洲出口一万三千只猴子。

而猴子在当地根本是不值钱的东西,村民只觉得猴子太多太烦,听到能换钱,很便宜的价格就愿意去抓来卖。

不止公司赚钱,卖猴甚至已经是当时乌干达一项重要的外汇来源。

07

埃尔贡山

一个至今,都令传染病学家发抖的地方

除此之外,琼斯先生还记起一件事,他觉得很重要,一定要告诉记者。

其实早在1962年,他在乌干达东部,埃尔贡山地区工作的时候,就听当地首领说,最近附近有种“带怪异皮疹”,会出血、会死人的病,并且同片的猴子也会因同样的病死亡。

因此琼斯先生猜测,早在马尔堡疫情之前,这种可怕的丝状病毒就已经在埃尔贡山区爆过。

但因为这种病毒第一次是在德国马尔堡被发现,就被科学家取名为马尔堡病毒

文章图片11

图源:水印

这里要给大家插播一点地理知识:

埃尔贡山附近的这片区域,直到现在,

都是一个让传染病学家瑟瑟发抖的地方。

为啥呢?

埃尔贡山不仅很有可能是马尔堡病毒的自然疫源地。

大家看图,埃尔贡山左下方的这个大湖,是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

文章图片12

刚刚上文提到,琼斯老板丢猴子的猴瘟之岛也在这个湖上。

不仅如此,维多利亚湖西北岸还是艾滋病的初始传播中心。

艾滋病出现后,它就像一块人类的黑板擦,彻底抹掉了维多利亚沿岸的很多村落。

08

被艾滋“抹”掉的村落:

卡森赛罗村

而在那些几乎被抹掉的村落中,有一个叫卡森赛罗的村,一直以走私闻名。

维多利亚湖中的瑟瑟群岛就是他们藏走私货物的地点。

不难猜想,假如一名猴贩子要在维多利亚湖附近运猴子,多半会请卡森赛罗的村民帮忙。

这些村民将各种有病没病的各种猴子一股脑塞进铁笼,过程中自己也免不了和猴子“擦枪走火”……

文章图片13

图源:fabiaoqing

人类

各种不同类型的猴子

各种藏匿在非洲雨林的病毒

一下都混在了一块!

彼此暴露,来回传播,这简直是为跨物种病毒传播与演化搭出了个天然实验室。

文章图片14

细长的那个就是马尔堡病毒,底图来源:soogif

结语:

相比艾滋、猴子……

地球更不喜欢的,也许是我们人类

艾滋病闯入人类世界是否也是“卖猴子”的结果,如今科学界也无法定论。

马尔堡、埃博拉、艾滋病……这些杀人如麻的病毒似乎对我们人类是如此无情。

但如若换个角度,

这些雨林病原体的显现,也无疑是热带生物圈遭到人类破坏的自然结果。

病毒比人类更古老,它们已经在地球存在数十亿年。(我们人类?大概300—700万年)

当我们毫无克制地砍伐这些病毒的家园,

打扰、贩卖、杀戮这些病毒的宿主(如猴子、黑猩猩、蝙蝠)

文章图片15

地球的免疫系统似乎已经识别出这个星球上最具破坏性的“病原体”,不是艾滋,更不是猴子,而是我们人类。

正如《血疫:埃博拉的故事》的作者所说的那样:

从一定意义上说,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

它开始对人类这种寄生生物做出反应,人类的泛滥仿佛感染,混凝土的坏死点遍布全球……

人类群落无限扩张和蔓延,很可能会给生物圈带来大灭绝,也许生物圈并不“喜欢”容纳五十亿人类。”

今年2月,赤道几内亚出现马尔堡病毒疫情,已造成11人死亡。

1. 马尔堡病毒传播途径

  • 接触传播:接触病死动物和病人的尸体,带毒动物和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破损皮肤等;

  • 气溶胶传播:一般只出现在实验室;

  • 注射途径:通过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等;

  • 性传播:病人在临床康复3月内仍可在精液中检出马尔堡病毒。

2. 虽致死率最高可达88%,但马尔堡病毒传染性“并没有特别强”

在2005年的安哥拉爆发中,马尔堡病毒的基本传染数为1.6,这意味着1个感染病毒的人会在他人对该病毒没有免疫能力的情况平均传染给1.6个人

且从发现至今,仅爆发过三次:

  • 第一次:1967年,本文提到的德国马尔堡、法兰克福、前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发病31人,7人死亡;

  • 第二次:1998 年至 2000 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病149 人,123 人死亡;

  • 第三次:2004 年 10 月至 2005 年 4 月,安哥拉, 发病231 人,210 人死亡。

因此,大家不必因此恐慌,越毒的病毒,往往传染力越差。

3. 如何预防

如果你最近正准备前往马尔堡出血热疫区,请避免密切接触带毒灵长类动物和患者,与可疑病人接触时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离开疫区的人在出发后21天内,一旦出现发热性疾病,应立即就医,向医生报告疫区旅行史。

参考资料:

1.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 理查德·普雷斯顿 著 姚向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2. 希望与恐惧之间 / 迈克尔·金奇 著 金烨 译——中信出版社, 2020.

3. 流行病学·第二卷(第3版)/ 曹务春 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End-

「有用就扩散」


本期封面:

策划:马起山
编辑:严媛,马起山 排版:杨丹
专业指导:万佳
审核:武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