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7年,毛主席发出3A绝密电报:阅后焚毁,必须执行!刘邓看后大惊失色

 gudian386 2023-06-28 发布于山东

前言:

毛主席是我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战略家和军事家,没有之一。

这一点,从毛主席所作的种种巨著中,比如《论持久战》《论深断化》等等,都可以看出来,毛主席思想程度之高,实非常人所能及。

不光是哲学著作,在战役指挥上,毛主席也展现出极强的军事理念,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长征期间的四渡赤水,把敌军玩弄在股掌之间。

文章图片2

毛主席用兵,贵在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可能是他的战术太过惊人,以至于有时候党内领导人都摸不着头脑。

1947年,刘邓大军在鲁西南地区大获全胜,而毛主席却一封3A密电令其退军,搞得两位领导人摸不着头脑。心想:这次命令是不是给错人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毛主席为何会在关键时刻给刘邓大军下令,这封绝密电报究竟是什么内容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看一看当时毛主席的伟大决策。

文章图片3

延安的危机: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百万大军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席卷而来,全面内战爆发。

面对国民党凶猛的攻势,解放军英勇抵抗,多线作战,但仍旧不可避免地出现颓势。

1947年春,在蒋介石的命令下,胡宗南带领二十多万大军,直逼当时共产党的心脏—延安。

文章图片4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一旦延安失守,那么对于共产党来说,将是一个致命的危机。

当时留守延安的将领们纷纷站出来,都说誓死保卫延安,保卫中央领导人安全。

但毛主席早知晓,在几倍于自己的大军压境下,解放军正面抵抗损失太大。所以毛主席做出经典决策:撤出延安,和国民党军队打“蘑菇战术”。

所谓“蘑菇战术”,其实就是利用有利的群众条件和地形,同敌周旋,用小部队将敌拖得精疲力竭,然后大部队冲杀出来将敌军彻底消灭。

说白了,“蘑菇战术”贯彻的就是毛主席的16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困我扰,敌疲我打。

文章图片5

有道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战略是正确的。毛主席定下战略之后,由彭德怀负责具体实施。在彭老总的指挥下,解放军将士们在西北战区开始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三战三捷的辉煌战绩。

先是青化砭战役,在彭老总的指挥下,小股部队诱敌深入,后方大军全力突袭,仅仅1小时40分钟,解放军就将胡宗南的一个旅全部吃掉,2900人被全歼!

文章图片6

此后还有羊马河战役,以及蟠龙战役,可以说解放军部队是以少数人追着国民党几十万大军打,彻底击溃了胡宗南的气势。

不过毛主席知晓,国民党对延安的觊觎之心不会消除,击退了胡宗南,下一次大军压境的很可能是傅作义,亦或者是张灵甫,甚至是白崇禧。

所以毛主席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几天周密考虑之后,向在鲁西南指挥战斗的刘邓二人发出一封3A绝密电报,提出一项改变战局的史诗级决策!

文章图片7

刘邓的担忧:

曾经有位美国军事专家来到中国,看到黄河之后便开始惊叹:这就是东方的马奇诺防线,任何军队都别想轻易跨过!

不过后来就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脸了。

1947年7月,刘邓大军在鲁西南战役当中势如破竹,被称作“东方马奇诺防线”的黄河,在解放军面前变得像“阿等森林”一般,脆弱不堪。国民党被打得节节败退,只要解放军乘胜追击,鲁南无战事指日可待!

文章图片8

不过,就在此时刘邓二人收到了延安送来的加急密电,开头3A绝密,第一句话:阅后焚毁!

密电里的内容更是简单明了:令刘邓大军不惜一切代价,挺进大别山,建立大别山根据地!

大别山,位于湖北省、安徽省、河南省三省交界之地。一处山脉连接三省,向南是南方重城武汉,向东是国民党的心脏南京,向北则是共产党前线河南。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章图片9

刘邓二人自然明白毛主席心中的谋算,但是如今鲁西南地区大捷,只待彻底清扫国民党部队,便可平息该地战事。

另外,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对于目前的状况来说无疑是一场豪赌,预料之中可能会出现三种结果:

  1. 刘邓大军没能挺进大别山,最终在国民党的围堵下全军覆没。
  2. 刘邓大军虽然挺进大别山,但在国民党顽强抵抗下无法建立根据地,无奈退回后方。
  3.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成功建立革命根据地,至此共产党吹起反攻的号角,两党之间攻守异形!
文章图片10

行军者,胜败无定论。所以刘邓二人将此分析密电上报给毛主席,还是认为率先平定鲁西南地区为第一要务。

不过没多久,刘邓二人就收到毛主席回电,依旧是3A绝密,依旧是阅后即焚:

“挺进大别山,立即执行,可视军队情况休息调整几天时间”。

收到毛主席回电之后,刘邓二人再无犹疑,迅速布置任务。经过几天休整之后,刘邓大军全体向大别山进军,开启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壮烈征程!

文章图片11

挺进大别山

1947年8月7日晚间,刘邓大军第11纵队发起佯攻,其他几路纵队悄然向南进军,迈出了挺进大别山的第一步。

在刘邓大军整个行军过程中,除了要抵抗虎视眈眈的国民党大军,还要经过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地区,这途中的艰辛与凶险,可见一斑。

不过好在,这次挺进大别山的行动,他们不是孤军奋战。刘邓大军从中央突破,之后还有陈粟大军、陈谢大军在两翼牵制,这才让刘邓大军找到突破的机会。

文章图片12

除此之外,一开始蒋介石狂妄自大,误以为刘邓大军已然溃败,不能北渡黄河就仓皇向南逃窜,所以一开始并未派出太多的兵力进行围追堵截。

不过即便如此,刘邓大军还是遭受几次巨大危机:首先是40里宽的黄泛区,里面淤泥遍野,重装武器根本过不去;其次就是汝河,后有追兵,前有堵截,刘帅提出狭路相逢勇者胜,将士们拼死冲锋,这才艰难过关。

最凶险一次莫过于淮河,在横渡淮河时,刘帅亲自下水探路,知道水位不高后马上下令渡河。结果解放军刚渡河不久,山洪到来,水位暴涨。

文章图片13

最终,经历21天的艰苦跋涉,刘邓大军成功挺进大别山,在敌军的心脏,埋下一颗钉子!

不过可惜的是,由于脱离党内军队太远,同时也缺乏群众的帮助。在这恶劣的大山环境中,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坚持七个月之后,只能无奈退到淮河地域。

但是,伟人的战略目光不能只局限于一时一地。

文章图片14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整个华北的局势陡然变化,国民党顾此失彼,以至于陕北,东北等地的解放军都有喘息的机会。全国战况都因这一个钉子产生了变化。随即共产党找到机会,吹起反攻的号角。

从此之后,攻守异形。共产党步步为营,制定出三大战役的策略,彻底锁定了胜局。

可以说,毛主席这一战略手段,如同神之一手,虽在一地未取得丰厚硕果,却盘活了整盘局势,转守为攻。

如此雄韬伟略,让人感到钦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