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男科硕士工作不到1月,两副药三周治好5年阴囊潮湿伴便溏患者

 金坛区 2023-06-28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导读:一位被阴囊潮湿和便溏困扰5年的患者,用药三周,仅两副药,阴囊潮湿便基本消失,便溏也好八九分。因疗效明显,现将医案和药方分享在此希望对阴囊潮湿和便溏感兴趣的朋友有所帮助。

【患者资料】

患者黄某,男性,49岁,福建人,现定居临沧市。


01  【首诊证候】

初诊时自诉,阴囊潮湿伴瘙痒,晨起便溏,咽干、口苦,睡眠欠佳,梦多,小便正常,大便溏,舌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弦缓。

既往史:无糖尿病、高血压等,无手术史,无传染病史。

专科检查:阴囊潮湿,睾丸质地、大小正常,腹股沟处有红斑,其上有皮屑伴瘙痒。


02  【辨证论治】

初诊时,因考虑中医对于阴囊潮湿的治疗了多从“肝胆湿热”入手,起先从临床惯性角度出发,用“柴胡胜湿汤加减”,患者服药一周后复诊,虽有改善,但效果不显。

二诊时,据进一步分析患者舌边齿痕,考虑应为“脾虚湿困”造成的阴囊潮湿和晨起便溏,此为太阴脾土不运所致;患者咽干、口苦,为少阳不疏所导,此少阳气机不利,脾虚湿困不运”为核心病机,故易“疏肝健脾,化湿畅机”为治。

处方:小柴胡合香砂六君子加减治疗

用药如下:

小柴胡畅通三焦气机,疏肝护脾,防木乘土之患;香砂六君子具有健脾化湿之效,醒脾开胃,疏畅气机;加桑叶40、麻黄根15以止汗;改柴胡为炒柴胡加强引经之用;睡眠欠佳,远志、石菖蒲、夜交藤;加车前子,以利小便而实大便

加减用药分析:

桑叶是一味常用中药,有袪风清热解毒、清热去火、养阴润燥等功效,但很少有人用桑叶止汗,用量应为15~30克。《医学入门》云:“思虑过度,以致心孔独有汗出者......青霜第二番叶,带霜采阴干,或焙为末,米饮调服”。明代医家缪希雍在《本草经疏》中所言:桑叶“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故下气而益阴,是以能主阴虚寒热及因内热出汗”。

柴胡用炒柴胡,其实是增强引药入肝,增强其疏肝止痛和散郁作用,但如何炮制药用有所不同,如柴胡蜜炙能缓和其发散作用,而增强其补中作用;酒炙柴胡加强其行血通经作用;而当时因条件限制,只选醋制。同时,应注意现在的柴胡入药已不分“根茎”之别,基本都是全株入药,其实柴胡根属阴、主里,茎属阳、主表,柴胡根及根连接的地上部分专治半表半里之邪,这需要把中医的“少阳”结合进入植物的生长过程之中去理解。

03  【患者随诊】

患者二诊时,特别强调其不易入眠,易惊多梦,遂想起跟诊导师时,老师常用“孔圣枕中丹”治疗不寐,因患者脾胃虚弱,而去龙骨、牡蛎,加酸枣仁和夜交藤,幸患者睡眠改善显著,其实也对应中医“胃不和,则卧不安”之意。

因患者大便稀溏时间较久,而吾为新入中医之徒,恐不效,遂添加“车前子”,考虑一为“利小便而实大便”,其虑二为“五子衍中丸”中“车前子”,肾司二便,其更为用药加强信心,吾曾虑“精溺二窍”相同,水祛而精实。

04  【用药体悟】

阴囊潮湿伴瘙痒(阴囊湿疹)多从肝胆湿热角度出发治疗,但此患者以脾虚湿困为主,患者原来也多以清解肝胆湿热为主,但疗效欠佳。此案例以辩证论治角度出发,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方加减治疗,以小柴胡合香砂六君子加减出发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其中既然有中医五行的理论的思考,也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利小便而实大便”的应用

中医临床在于体悟,临床应用在于实践,吾辈中医青年敢于实践,自信中医。  

图片

本文作者:王明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