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战登步岛(1949年11月3~6日)

 兰州家长 2023-06-28 发布于甘肃

主编:郑怀盛 编辑:韩水霖

文章图片1

  1949 年 11 月 3 日晚 10 时,61 师 182 团 3 营、2 营一个半连、183 团 1 营攻上登步岛。4 日,敌援兵源源登陆,陆、海、空联合向我疯狂反扑。当晚 9 时,师指,183 团3 营、2 营一个半连、师侦察连、警卫连、92 步兵炮连,182 团 1 营、2 营一个半连,渡海到登步岛投入战斗。激战至 6 日 1 时,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我已无兵可增,遂主动撤出战斗。登步岛战斗,我虽未能歼敌占岛,但以 5 个营与在飞机、舰炮支援下的敌 6 个多团激战两个多昼夜,连续打退敌人 20 多次进攻,以 1000 多人的伤亡取得毙伤俘敌 3200 人的胜利,使敌人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摘自 2000 年 12 月《陆军第二十一集团军军史画册》第 106 页:激战登步岛)

文章图片2

胡炜师长(左)和王静敏政委(右)、叶扬政治部主任(中)在一起

(1)作战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军大部被歼,但仍有上百万的军队在西南和中南、西北、华东部分地区负隅顽抗,蒋在台遥控指挥。第三野战军解放华东大陆后,国民党军残部退缩至上海东南的嵊泗列岛、浙江杭州湾的舟山群岛、台州湾的台州列岛、温州当面的洞头岛、福州对面的马祖岛以及厦门东西的金门岛、东山岛,形成弧形岛链,构成退守台湾的外围防御屏障。

舟山群岛由 400 多个岛屿组成,总面积 1200 平方公里。由于主岛定海形似舟船,故名舟山。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蒋认为舟山守住了,台湾才有安全保障,日后“反攻大陆”就有希望。

1949 年 7 月,蒋下令组建“舟山防卫司令部”,任命原上海防卫司令石觉为司令;将舟山群岛守军整编为第 75 军、第 87 军,总兵力共 10 个师 6 万多人。10 月,蒋和陈诚、空军总司令周至柔、海军总司令桂永清飞抵舟山本岛部署防御要务,决定成立“东南军政长官舟山指挥部”,任命郭忏为主任;调第 67 军支援舟山,作为战略总预备队;派海军第 1、第 2 舰队分别进驻舟山本岛和长涂岛,在舟山设立空军指挥所,扩建岱山机场,以备重型轰炸机起降。蒋经国先后四次到舟山给守备部队训话打气。经过长期经营,舟山群岛成为国民党对我实施海上封锁、轰炸袭扰的战略反攻基地。国民党空军依托岛上机场,先后八次轰炸上海、五次轰炸南京、二次轰炸杭州,上海 70% 的工厂陷入瘫痪。解放舟山群岛迫在眉睫。

文章图片3

(2)战前态势

1949 年开国大典前,毛主席运筹帷幄,总览全局,还在三大战役进行时,便开始谋划解放战争的海上战场。当陆上战场战局初定,1949 年 7 月初,毛泽东亲自部署发动舟山战役,他向第三野战军下达命令:“为保障沿海之安全,粉碎敌机敌舰对我大陆之袭扰,便利今后设法攻占台湾,首求攻占定海,肃清舟山群岛之敌。”

根据指示,第三野战军前委决定由第 7 兵团主力担负解放舟山群岛任务,撕开国民党军海上防御侧翼、突破解放台湾的北向屏障。1949 年 7 月 24 日,7 兵团司令员王建安和政治委员姬鹏飞组织召开作战会议,分析了舟山群岛的地理条件和敌我双方情况,确定了“首先攻占外围岛屿,而后夺占舟山本岛”的逐岛作战方案,赋予 22 军并指挥 21 军 61 师完成这一任务。

22 军下辖 64、65、66 三个师,战前驻宁波,军长是“大渡河十八勇士”之营长孙继先、政委丁秋生。8 月 30 日,7 兵团电令 61 师归 22 军指挥。61师下辖 181 团、182 团和 183 团,每团 3 个营,共 6000 多人;师直另有侦察连、警卫连、步炮连,共 300 多人,战前驻浙江咸祥、象山港一带,征得各类船只 240 多艘。22 军部队按预定方案先后攻占大榭、金塘岛,61 师于 10 月 18 日至 23 日攻占了桃花岛(面积 30 多平方公里),基本形成对舟山本岛定海的弧形包围。至此,登步岛成为夺占定海的一道重要的突破口。

桃花岛战斗后,22 军令 61 师迅速攻占登步岛,后又指示攻击时间应不迟于 11 月初。当时,61 师部队已经孤军深入群岛,以一个师的兵力,既要巩固已占领的岛屿,又要继续攻占敌岛,无法形成兵力优势;桃花岛战斗损坏 40 多只船,连日敌机不断轰炸,每天均有船只被炸毁,抢修需要时间;加之海上运输线长,又有敌舰艇阻扰,后勤保障工作尚未组织完好,补给困难。由于上述情况,部队要迅速发起对登步岛的攻击,确实困难很大。师领导研究之后,将情况如实上报。在上级不改变决心的情况下,师领导按 22 军原定的时间,坚决执行了向登步岛发起攻击的命令。

登步岛位于桃花岛与朱家尖岛之间,北距定海本岛沈家门镇 6.8 公里,南距桃花岛1.48 公里,东至朱家尖 2.5 公里。登步岛东西最宽处 6.1 公里,南北最长处 3.4 公里,总面积 14 平方公里。岛上全是石头山,西南有大山、流水岩、野猪塘山,东有庙山、火烧庙山、半边山,北有张网湾山。炮台山(位于登步岛中部、鸡冠礁东南方向 3 公里处)为全岛最高峰,海拔 212 米,可俯瞰全岛。鸡冠礁为岛上最为重要的码头,与沈家门隔海相望。岛上,87 军 221 师师长吴渊明亲率 661 团(欠 9 连)、662 团 1 营、3 营残部守备,兵力约四个营共 1600 多人,有山炮 3 门。此外,662 团 2 营及部分地方武装守备蚂蚁岛,663 团 5 个连守备朱家尖,第 222 师在沈家门机动,形成增援之势,企图死守登步岛,保障定海本岛右翼安全,为固守舟山创造条件。

战前,第 61 师领导曾多次率团、营干部沿桃花岛北侧观察登步岛的情况,进一步研究作战方案。集中大家的意见后,师前指(师长胡炜、副政委李清泉、副参谋长王超)决定:第 182 团(团长陶继藩、政委程祖光)全部、第 183 团(团长杜绍三、政委刘传新)第 1 营为第一梯队,在野猪塘山两侧地段突破登陆,第 183 团第 3 营、第 2 营第 6 连为预备队,担负攻岛歼敌任务;第 181 团控制桃花岛等已占岛屿,防止敌人实施反登陆,并担负下一步主攻朱家尖的任务。部队登陆后,第 182 团从右翼、第 183 团第 1 营从左侧迅猛向鸡冠礁攻击,两部队会合,先控制好码头,断敌逃路,阻敌增援,而后再协同预备队歼灭岛上残敌。根据潮水、风向情况,确定于 3 日夜(农历九月十三,傍晚涨潮,利于帆船行驶和靠岸)发起战斗。第 22 军很快批准了第 61 师的作战部署。

文章图片4

(3)战斗经过

从战斗发起至结束,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强渡登陆。从 11 月 3 日 22 时开始,4 日 7 时结束,历时 9 个小时。

3 日晚 22 时,登陆部队第一梯队由 182 团团长陶继藩指挥,从桃花岛茅草岙至上长坑一线起渡,仅用 30 分钟就突破敌防御前沿抢滩上陆。183 团 1 营在左翼,打退敌反击后迅速向纵深发展,歼灭王家岙、蛏子港、贺家岙一线之敌,拂晓控制了流水岩山及大山一带。182 团 2 营在中路,因风向突变仅上去一个连,协同左翼突击营击退敌反扑后,沿野猪塘山、流水岩山右侧发展,拂晓进至周家。

182团3营在右翼,扫清敌前沿后未遇抵抗,迅速向预定方向发展进攻,午夜 2 时主力进至炮台山后侧小山村。7 连一部向张网湾搜索,歼敌 30 多人,日出后主动在炮台山设防。另有一个连到达前、后沙头村一带。战至 4 日7 时,第一梯队登陆的七个半步兵连、两个机炮连共 1000 多人,控制了岛上 3/4 的地区,俘敌 600 多人,将敌大部压缩至鸡冠礁村及码头渡口一带。但此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暴雨,指战员们两眼难睁,动作变得迟缓,行进也很艰难,等于给了敌人喘息的机会。

第二梯队也因风向变化无法起渡,导致上岛部队进攻势头不足,未能及时占领鸡冠礁村和渡口,使敌得以收缩兵力、固守待援。我们因此失去了战机。

第二阶段,阻敌增援。从 4 日 7 时开始,15 时结束,历时 8 个小时。

4 日 7 时,敌 219 师、75 师各一个团共 2400 多人在飞机掩护下,由沈家门乘军舰驰援,陆续从鸡冠礁村附近上岛。国民党第 67 军中将军长刘廉一、第 87 军中将军长朱致一上岛督战,海军总司令、海军上将桂永清也登舰在海上指挥,集中海、空军力量向我登岛部队实施反扑,敌 3 架 B-26 型轰炸机,“嘉陵”号、“宝应”号军舰对桃花岛狂轰滥炸、阻我增援,每批 6 架 P-47、P-51 型战斗机不间断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我虽然组织山炮向敌登岸点射击,杀伤和阻滞敌人,但因炮弹有限,只能看着敌人登陆,没有其他办法。此后,敌军增援部队迅速上岛,兵分两路实施反扑,战场形势开始逆转。

4 日 8 时,敌左翼第 67 师 200 团乘我守备力量薄弱,9 时夺占大山鹰嘴岩,而后集中兵力向流水岩发起攻击,183 团 1 营在 182 团 4 连的协同配合下,顽强阻击,奋勇杀敌,一次又一次地把进攻之敌打退,阵前敌尸累累,双方形成对峙。部队在无水喝、无饭吃、无工事依托、无上级火力支援的情况下,英勇顽强地抗击敌优势兵力的进攻。军官伤亡了,士兵自动代理指挥;弹药不足,就利用敌人进攻的间隙派人到阵地前敌尸中搜集;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和石头拼搏;敌人冲上来了,打不下去就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

我们的官兵,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血肉筑成了钢铁阵地。共产党员高成彦,两腿被打断,身上又多次负伤,但仍坚守在阵地上;183 团 1 营营长姜先仁,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直到再次负伤昏迷过去,才被人抬下火线;2 连袁秀和先后用六〇炮筒,拼倒了四个敌人;机枪班长被两个敌人抱住后,毅然拉响了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指战员们英勇壮烈的行动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敌右翼第 75 师 224 团占领张网湾山后,进行了一个小时火力准备,而后以集团攻击的方式向炮台山阵地疯狂冲锋,炮台山顿时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弹坑遍地,182团 3 营 7 连、8 连在营长林春华、副营长柴发坤率领下,与敌展开激战,一些阵地几易其手、失而复得。战至 15 时,7 连、8 连连续打退敌五次反扑后,终因伤亡太大撤出阵地,转移至竹山、野猪塘山东北侧,与敌形成对峙。

第三阶段,抗敌反扑。从 4 日晚开始,5 日 12 时结束,历时 21 个小时。

4日晚,师长胡炜、师副参谋长王超、183团团长杜绍三率182团1营和2营一个半连,183 团 3 营、2 营 1 个连,师侦察连、警卫连、92 步炮连,乘木帆船增援上岛,决定以183 团兵力攻占大山,而后向鸡冠礁攻击;以 182 团 2 营攻击炮台山、1 营攻击张网湾山,成功后协同向鸡冠礁攻击。这晚,一向畏惧夜战的国民党军队在上司的催逼下,采取了一个阴谋行动,晚上10时,敌229师一个团从大山沿流水岩大海一侧,迂回至蛏子港一带,企图包抄我流水岩,占领我登陆点。

午夜时分,敌前锋与我刚登陆的 183 团 3 营部队狭路相逢。杜绍三团长从号声中判断出对面是敌军,立即组织行进中的 3 营部队先敌开火,勇猛地向敌发起冲击,于午夜 3 时歼灭该敌大部,天亮时追歼逃敌至大山,与敌形成对峙。

182 团 1 营 5 日拂晓猛攻占领张网湾山和陆家岙一带,封锁了增援之敌登陆前进路线,切断了敌退路,并迫近敌山炮阵地,与之形成对峙。2 营推迟至 5 日 3 时才对炮台山发起攻击,但因守敌较多,未能及时攻占,导致 1 营三面受敌,被迫撤出张网湾山。5 日凌晨,敌 67 师 199 团、201 团和 87 军警卫营主力全部登陆,后续部队仍在陆续上岸。

9 时,敌开始全面反扑,舟山防卫司令部司令石觉下令“在黄昏前将登陆共军全部肃清”。六天前在金门得手后即增防舟山的美械装备的胡琏兵团 67 军军长刘廉一的气焰正盛,妄图把登步岛变成“第二个金门”。

战至 5 日 12 时,敌情险恶,战况恶化,61 师登岛部队收缩至流水岩山、野猪塘山、竹山一线。在顽强抗击中,183 团各连干部大部伤亡,副团长孟光义、3 营营长宋德豪受伤,2 营营长王世庭耳为炮火震聋,团长杜绍三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坚守流水岩的183团1营只剩47人,由2连指导员魏国民担起全营指挥责任。

他把部队作了调整,加修工事,由于石山挖不动,便把阵前敌人的尸体叠起来作工事;弹药没有了,便从敌人的尸体堆里找弹药,一个工事一个工事地去鼓励大家经受考验,顽强阻击敌人冲锋。阵前敌遗尸数百具。天空敌机炸弹、汽油弹接连扔下,地面绝对优势之敌的反扑一次比一次猛烈。前有强敌进攻,阵地后即是大海,背水作战,既无后续部队增援,又无炮火支援,三面受敌,濒临险境。

第 183 团船管会主任姬从周(老红军),知道前线急需弹药,要求作战参谋徐治中(20世纪 80 年代任兰州军区副参谋长)去前线的船上尽量多带弹药。同时,命令 8 连组织水手送弹药上去。八连水手队孙兆云等四人,冒着敌机扫射、炮艇轰击,于 5 日下午 2 时在惊涛骇浪中奇迹般将一船弹药送上登步岛。这船弹药在当晚部队后撤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第四阶段,主动撤离。从 5 日 12 时开始,6 日 1 时结束, 历时 13 个小时。

5 日 12 时,师长胡炜和师副参谋长王超在野猪塘山上详细观察战场,冷静分析了形势,感到敌我力量悬殊太大, 我已无兵可增,以现有的力量歼敌已无可能,且敌兵力还在不断增加,乃决心主动撤出战斗。于是,一面将决心上报 22 军并 21 军,一面电告在桃花岛的师副政委李清泉,天一黑即组织船只前来接运部队。下午,我登岛部队依然顽强地坚守在各阵地上连续打退敌 10 多次集团冲锋,坚守住了阵地,在阵前小反击中,还俘虏了一批敌人。

背靠大海,面对优势敌人,从海岛上撤出战斗,是很复杂很困难的,稍有不慎,即有全师覆没的危险。他们研究后,拟定的具体措施是:以佯攻掩护撤退。令第 182团和第 183 团各组织一个营(实际上每营只有 100 多人)的兵力,分别由第 182 团刘正昌参谋长和第 183 团杜绍三团长具体指挥,担负掩护任务,每营组成若干小分队,各配司号员一名,在夜间轮流交替对敌实施佯攻,以迷惑敌人。

撤出前把伤员、烈士遗体运送到登船点。政治处主任赖华到渡口,负责组织部队上船返航秩序。参战两个团的撤退顺序是:先第 182 团,后第 183 团,最后掩护全师撤退的是第 183 团第 3 营(营长宋德豪受重伤,教导员王铿、副营长蔡文山在渡口组织船运)。登船顺序先伤员、烈士遗体,后机关部队和俘虏,最后掩护部队以交替掩护的方式撤出登船。整个撤出战斗与船只接运过程丝毫不乱,各环节衔接得当,全体官兵表现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及顾全大局的意识。当指战员们在渡口看到师团首长临危不乱,沉着、镇静、从容地指挥登船,深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撤退在后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大家悄无声息,似从百万军中拔腿而出,胜利返航。

两天来,都是解放军晚上进攻,国民党军白天反扑,因此,国民党军对 5 日晚上解放军佯攻的真实意图未能察觉。

入夜以后,岛上到处响起枪声、手榴弹声,六○炮、八二迫击炮、九二步炮也把仅有的炮弹发射到国民党军阵地,冲锋号声不时响起。国民党军以为解放军又在发动新的进攻,除疯狂射击外,始终未敢轻举妄动。

天黑后,桃花岛的船只,一批批地开过来,三三两两在炮火声中来往不停地穿梭行驶在两岛之间,把部队运回去。胡炜师长在安排好最后一批船只后,留下随身携带的救生衣,才上船撤出。第 183 团第 9 连连长夏少卿机智灵活,掩护部队全部撤离后,最后带着第 7 班胜利返回。到 6 日凌晨 1 时,第 61师登岛部队全部安全撤回桃花岛,还带回约 400 名俘虏。直到 6 日天亮后,敌人才登上野猪塘山。

掩护部队撤出时,第 183 团第 1 连第 9 班战士傅祥明(战后荣获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称号),因腿部负伤没有跟上部队,排长派人到处找他也没找到。他独自一人一跛一瘸地走到海边,看不见战友和船只,知道部队已全部撤退,遂以宁可淹死在海里也不当俘虏的决心,抱着一根竹竿跳入大海,漂流到两岛之间的一个礁石上,仅靠抓吃几只小螃蟹维持生命,直到第十天,才被经过礁石附近的船只发现救回,此时他已奄奄一息。他是登步岛战斗中唯一的失踪而又归队者。傅祥明漂海归队的英雄事迹,受到上级的奖励和广大指战员的普遍赞扬。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4)钢铁奇功

183 团 1 营作为第一梯队,在乘木帆船渡海向登陆点前进中,就险情不断。特别是营长姜先仁的指挥船,被潮水和海风搞得偏离了航向。在与风浪搏斗中,就近抢滩登陆成功,立即收拢部队,按预定作战方案,向流水岩、大山目标冲击前进。当晚天亮前虽因暴雨未能突击到鸡冠礁码头,但牢牢控制了流水岩、大山阵地。第二天、第三天,1 营在营长负重伤被抬下阵地、营连干部大部分伤亡、全营官兵不足 50 人的情况下,坚守流水岩阵地一天一夜。5 日凌晨 3 时,阵地由 3 营加强坚守,坚持一个白天。

3 营在师团首长组织的当晚掩护部队撤退的行动中,打得很精彩。

9 连连长战斗英雄夏少卿,带领由 7、8、9 连和机炮连收集起来的人员组成 7 个小分队,每个小分队 5 至 7 人,由排长或老班长带队,各小分队配机枪一挺,多带炸药包和手榴弹,入夜后,摸到敌火力点下面,然后突然开火,步枪、机枪、手榴弹、炸药包、冲锋号响成一片,团迫击炮也向敌开火。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只是龟缩在掩体里乱放枪炮。隔了半小时,小分队又干一次。到第三次后,听不到迫击炮的声音。

夏少卿知道,团部已经撤走,岛上只剩下 3 营了。他给分队作了动员,要求第四次要打得更猛烈。这就使敌人无法摸清我军的真实意图。直到午夜,营部通信员来通知他们撤。他们到了渡口,见营部和 7、9 连的船已开走,他带 9 连 2、3 排登了船,但 9连的 7 班还没来,大家都在船上静静地等着。敌人的炮弹在船周围溅起股股水柱,但大家只有一个心愿,要死大家死在一起,绝不能留下一个战友。10 多分钟后,9 连 7班来了,船才缓缓向桃花岛驶去。

183 团 1 营、3 营坚守的流水岩山是 5 日夜间组织成功撤退时,61 师登岛部队的最后一个支撑点。阵地背后的王家岙渡口,是 61 师登岛部队的唯一一个渡口。

183 团部队官兵,为 61 师部队创造乘木帆船渡海登岛予敌重创后胜利撤出的奇迹,立下了奇功。

文章图片8

战地报道

战争时期,部队团以上单位都编印有各自的报纸(183 团有《钢铁报》)。这些报纸的报道迅速及时,贴近战斗生活,很受广大指战员的喜爱,是战争年代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下面摘录在舟山战役中刊登在《华东前线》(第 7 兵团兼浙江军区报)、《拂晓前线》(21 军《拂晓报》的前线报)、《麓水报》(22 军军报,当时 61 师归 22 军指挥)和《火线报》(61 师师报)上,有关 183 团官兵在登步岛战斗中表现的一些报道文章。

现在再来读这些文字,使人感到亲切和富有现场感。钢铁团官兵在登步岛战斗中表现怎样,看看就明白了。

文章图片9

六十一师一部登步岛战斗英勇顽强苦战二日三夜,歼敌三千多人

【本报讯】21 军 61 师一部于本月 3 日晚强攻桃花岛东南之登步岛,8 时 20 分登陆,迅即攻占该岛南部之野猪塘山。继即分路向里发展,于流水岩山一带歼敌一个连。

另一路沿竹山向北发展,占领炮台山、张网湾山。战事发展极为顺利,我将守敌 87 军221 师压缩于岛北端,并控制该岛各制高点。4 日,敌在舟山本岛调其机动兵力拼命向该岛增援,据俘供除 87 军外尚有敌 67 军 56 师、75 师等各一部前来增援。我军因后续兵力受海风所阻一时不及增援,便在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发扬了高度的勇猛顽强作战精神,曾于流水岩山等地反复击退敌 221 师疯狂冲锋达 7 次之多,后又击退敌 5次进攻,杀敌盈野。另在张网湾山与沈家塘之间与敌展开反复争夺战,毙俘敌各一部。

战斗一直持续二日三夜,我部主动向敌进攻,势在全歼舟山残匪,在向敌袭击进攻后便于 6 日拂晓前 1 时有计划轮番掩护,安全撤出战斗。此次战斗我共毙伤俘敌 221 师3200 多人(其中俘敌 300 多人)。缴获轻重机枪各 2 挺、卡宾枪 2 支、冲锋枪 6 支、步枪 11 支、手枪 18 支,其他物资一部。

【本报讯】浙东前线我军曾在解放舟山岛西南国民党残匪外围水上据点大榭岛、金塘岛、桃花岛等重要岛屿的战斗中,歼匪 5892 人(此系桃花岛战斗以前的战绩,登步岛以后的战绩未计在内),并控制了舟山岛、金塘岛、桃花岛之间的内海,随时可以主动向舟山岛西部、南部全长 120 里的海岸进攻。我军为完成渡海作战,全部歼灭舟山群岛残匪,自 8 月 19 日至 25 日首先解放临近大陆穿山半岛西侧最近的大榭岛与梅山岛,一举歼敌 1400 多人,然后将各部队、各兵种按预定计划进行紧张的渡海作战军政练兵,经一个多月的苦学苦练,全军练成了一支名副其实的水军。继于10 月 5 日以劲旅一部北取金塘岛,歼守敌 12 师 2199 人。

此后另一路我军自 7 日起迅即沿南线梅山岛逐岛攻击前进,连克佛渡山、六横岛、笔架山、虾峙岛、桃花岛、悬鹑鸪岛、大小双山、认母岛等重要岛屿,歼敌 2293 人。至此,舟山岛东南西三面所有外围要点及其内海控制权遂全入我军之手。困守该岛之匪首郭忏、周岩、石觉与其残部已面临最后覆灭命运。据浙东前线司令部公布,解放舟山群岛外围作战以来,自大榭岛至桃花岛上的综合战绩如下:

(一)歼敌 75 军 16 师、6 师各一部,102 师大部,交警 9 总队全部,87 军 221 师一部,毙伤俘敌 5892 人(仅系桃花岛以前之战绩)。

(二)俘敌 102 师副师长李湘萍,副参谋长林德标,6 师 18 团副团长李绍信以下4559 人。

(三)缴获山炮、野炮 3 门,战防炮及其他各式炮 65 门,枪榴筒 23 个,轻重机枪 273 挺,各式冲锋枪 274 支,长短枪 1843 支,各种炮弹 6208 发,各种子弹 237268 发,手榴弹 2770 枚,各式电台 13 部,电话总机 11 部,单机 44 部,汽车 22 辆。

(四)击毁敌舰 1 艘,击伤 2 艘。

(摘自《华东前线》报第 158 期,1949 年 1 月 18 日)

文章图片10

英雄血战登步岛

阎 吾 森 材

11 月 3 日晚上,我军两个营数十条战船冒着大雨冲破汹涌的浪涛,在登步岛强渡登陆了。登步岛黑黝黝地矗立在舟山东面的海洋上,舟山匪军在南线失掉了六横、桃花等岛以后,只剩下这个十里长阔的小岛,屏障着总巢定海。

两个营的勇士像一群下山虎似的扫清敌前沿滩头阵地;可是后续部队没有及时赶上来,因为海风转向了、潮水急剧退了。打上来的就要勇敢歼敌,这是每个登陆的指战员都晓得的。他们忍受着大雨奇寒,爬高山,登峻岭,向守敌 87 军 221 师猛冲直追,一口气歼敌八个连,直插入敌阵心脏,把残敌压缩至正北角鸡冠礁渡口一带。在这样的冲击下,敌人扔下了枪支、电台、报话机,拼命逃跑。搜索前进的战士们纷纷用电筒照着,把那些藏在草丛里、钻进石缝里,没来得及跑的敌人拉出来。战斗组长张树科等三个人就俘虏了敌人一个重机枪排。

一夜鏖战,把整师敌人打死的打死,俘虏的俘虏,剩下的都被压缩到岛北的海边上。可是,最后的战斗却没有结束,天亮了,严重的情况也就来了,蜷伏在舟山本岛的匪首石觉,趁机利用起兵舰,先后由沈家门增来援兵 4 个团,在兵舰、飞机的掩护下,向着这个 10里左右的小岛连滚带爬地拥来,对我已占领的炮台山至流水岩一线阵地作垂死反扑。在每次攻击里,匪军军官们用机枪、用棍子鞭子赶着沮丧的士兵,拳打脚踢地从山下赶上来。

在流水岩的一个小山脚下,匪徒竟这样成连、成营,最后就成团的攻击有十次之多。这使我们的机枪射手刘殿风几乎每个子弹都抵到了“活靶”;他的同伴曾为他计算他一共射杀了 105 个敌人。对付攻上来的匪徒,勇士们用反击来保卫自己的阵地。他们在反击中,不但有效地杀伤了敌人,而且还成班成排地俘虏了敌人。2 连在流水岩小山前,当敌人要冲上来的时候,三个人一齐下山,只打出两个手榴弹,就俘虏了 30 多个敌人。

敌人在每次攻击中所换得的都是满山遍野的死尸,但是敌人的援兵也一批接一批地拥来,匪首丝毫也不顾惜士兵的生命。

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勇士们的鲜血,洒在登步岛上。在炮台山的 7 连,连续打退敌人四次冲锋后,仅剩下几个人坚持在阵地上。3 连长胡锦州负伤了,1 连长桂学忠再上,营干部负伤了,指导员魏国民接着去指挥。人少了就将连并成排,排并成班,最后是并到友邻打;勇士们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血肉,构成了钢铁般的阵地。敌机发出刺耳的鸣叫、狂炸。这是敌人在战斗失利时一定要打出的王牌。炸弹成堆地扔下来,山上的岩石被炸得满天乱飞,炽热的燃烧弹烧得地皮一片焦黑,勇士们在滚滚烟尘里,从这个炸弹坑跳到那个炸弹坑里去射击。

到了 5 日的上午,许多战士已两天没有吃过饭,子弹也打光了,手榴弹也用完了,但是战斗的烈火,一直燃烧着勇士们杀敌的英雄气概,越战士气越高涨,每一个战士的勇气:“死也死在阵地上!”每一个战士的决心:“不做英雄做烈士。”在流水岩的前沿上,当敌人最后一次冲上来时,1 营长张怀芝把心爱的钢笔和手表砸得粉碎,决心与阵地共存亡。怒火燃遍着阵地,勇士们眼睛都打红了,排长李亚三负伤,连长命令他下去,他坚决地说:“我要和敌人拼到底!”班长徐金元两腿全被打断了,他把战士吴同忠叫到跟前:“我是最后的为人民战斗了,你们要坚决守住阵地!”吩咐过,他以从未有过的激动感情,离别了那接着便打退了敌人两次冲锋的战士。

当敌人第七次冲锋上来时,2 班副吴常义看了看这残破的阵地,看了看身边倒下的老战友,愤怒灌注给他全身力量,他抓起石头,把敌人砸下去。共产党员们更是以自己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在数次的危急里挺身而出,使战斗转危为安。

在东北海边一座山头上,狡猾的敌人一度插到我军后路来,三个负伤的共产党员,抓过武器爬起来,重新抢上山头。在另一处山头上,共产党员高成彦两腿被打断后,敌人正冲上来,他手中没有武器了,他愤激地骂着走近他的匪徒:“你们算什么?你是美国的走狗!……”高成彦的英勇不屈,激励起多少勇士为他复仇啊,刚撤下来的勇士,被感动得奋勇而上,踏着他的血迹,用石头和铁锹,狠狠地打死了冲上来的匪徒。许多刚“解放”来的战士也由此而英勇地战斗起来了。上海“解放”战士甘立松,当他的子弹打光后,奋不顾身跳出阵地,在敌群里扭滚撕打,顽强地同敌人打了胜利的交手仗。尖峰山“解放”战士丁炳南,他的右臂整个被炸下来了,仍然顽强地战斗,最后高呼:“毛主席万岁!”而倒下,在流水岩上,永远留着他那为祖国而战的壮烈英雄形象。

两天两夜在激战中过去,开始是我军两个营抗击着敌人一个师,后来是 5 个营抗击着敌人 6 个多团。到 5 日夜里,奋战在登步岛的我军,在血战中获得杀伤匪敌 3000的战果,又机动地带着 300 个俘虏,撤出了战斗。

在撤出战斗的时候,勇士们还给敌人一个不大不小的惩罚:9 连长夏少卿,带着两个班,吹起冲锋号,摸到敌阵地,掷出手榴弹,弄得敌人如临大敌;机枪、炮一阵猛打,接连两三次,弄得敌人整夜提心吊胆。我们的战船有序地从登步岛一批批地回来。

直到第二天的上午,匪军飞机还在登步岛上倾泻着重磅炸弹,岛上的匪贼们壮着胆子吹起冲锋号,发射机枪大炮。这时我军的勇士们早已在桃花岛上,和登步岛上带来的俘虏谈着解放军的纪律和制度,许多连队又掀起请求再战的热潮……英雄们的誓言应该让匪首郭忏、石觉们听听!敌人是要被消灭的,登步岛一定要属于我们,属于人民。

(载《华东前线》报 159 期,1949 年 12 月 7 日)

文章图片11

(5)影响广泛

登步岛战斗,发生在 1949 年 11 月 3 日至 6日,由第三野战军第 7 兵团第 21 军61 师(配属 22 军指挥)组织实施。我 61 师第 182 团、183 团以 5 个营,不足 2500人的兵力,乘木帆船先后攻上登步岛,控制了全岛 3/4 地区,同在海空军支援下的国民党军 6 个多团,12000 多人,在岛上反复争夺,夜间攻、白天守,拉锯式地坚持了两天三夜共 51 个小时,打退敌数十次进攻,以伤亡 1487 人的代价(其中牺牲 394 名官兵和船工、伤 1093 人),毙伤敌 3200 多人(亡 2528 人、伤 672 人),其中,毙敌团长 1 人,重伤敌团长 3 人,给敌以沉重打击,取得了辉煌战果。

在敌后援部队大量上岛、2 名中将军长登岛指挥、海军上将司令员在舰上指挥,我后援不继、极端困难、无力全歼敌人的情况下,师长胡炜果敢灵活指挥,毅然决定主动撤离该岛,并顺利带回 500 多名烈士遗体、近千名伤员和 400 名俘虏,我没有丢下一名官兵,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妄图制造“第二个金门”的美梦,创造了步兵乘木帆船渡海登岛予敌以重创,以少胜多、以弱击强、海岛作战胜利撤出的经典战例和一个奇迹。

战斗的实践证明,61 师这支红军部队在这场艰苦的战斗中,对党忠诚、顾全大局,坚定信念、坚强团结,不怕牺牲、一往无前,临危不惧、勇猛顽强,是真正攻得上、守得住、退得好、过得硬、打得赢的部队,在 21 集团军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后,舟山市先后在登步岛上建起登步岛战斗遗址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2009 年 11 月 3 日隆重举行了纪念登步岛之战 60 周年暨公祭革命烈士大会,在舟山、在浙江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登步岛战斗的胜利影响深远。21 集团军老兵、后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的侯云春同志为纪念登步岛战斗写了一副长联:

喋血鏖战惊天地泣鬼神攻如出山猛虎以寡击众英雄豪气冲牛斗;

审时度势善运筹巧思形撤似入海蛟龙全身而退典范战例壮军史。

不胜而胜。

他对这次战斗情景的描绘和评价是贴切的。这个特殊胜利的成功战例,其在战略、战术,在军事指挥、政治工作、后勤保障、战斗作风等方面所留下的精神财富是多方面的,为战略家、战役指挥员、战术行动官兵提供了许多深邃的启示和有益的借鉴。

在敌我双方战略布局上,登步岛战斗震撼了台湾当局,蒋介石立即调军队加强舟山防务,随后又深恐被歼,于 1950 年 5 月 13 日至 16 日四个夜间在美军支援下,将驻舟山群岛各个岛屿部队和胁迫的人员,共计 10 多万人全部撤逃台湾。舟山得到了解放,登步岛之战成为舟山战役最激烈之战,也是舟山战役最后的胜利之战。登步岛之战创造的兵民结合、步炮结合、抢滩占岛的经验和教训,为解放舟山乃至解放海南岛、解放台湾,提供了经验,影响了台海两岸的战略布局。

登步岛战斗队渡海登岛作战带来的启示很多,从指挥员作战指挥的角度来研究,有许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方面。

一是军事主官对军事行动要敢于担当。登步岛战斗是一次没有海空军支援和兄弟部队协同的孤军作战,战斗的每一个关节点、每一次决策,使命、纪律、生死、荣辱等重大考验都直面军事主官而来。在部队攻岛面临兵力不足、供应困难的情况下,61 师如实向上级反映情况,21 军马上增派了一个山炮营,22 军也增拨了 400 人份的救生器材。

上级要求按计划迅速攻占登步岛时,61 师师长、团长、营长、连长不讲任何条件,按时发起攻击,坚决执行了上级命令。部队发起进攻后,182 团团长陶继藩、参谋长刘正昌,敢于冲在前面,站在一线指挥。3 日当晚因潮汐风向变化未能上岛,已经天亮后敌军增援、岛上敌我交战处于胶着状态时,胡炜师长果敢地在 4 日晚上亲率第二梯队,与师副参谋长王超、183 团团长杜绍三一起乘船上岛投入战斗,决心完成歼敌占岛的战斗目标。

5 日下午,面对敌优我劣的严峻形势,胡炜师长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丝毫不顾虑自己可能背上“败仗”“败将”的罪名,仍然果断定下撤离战斗的决心并报告上级。当杜绍三、刘正昌奉命来到师指挥所时,看到许效民等几个参谋正在销毁文件,立即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胡师长给他俩的任务很简明:“决定今晚撤退。你俩一定要掩护到走完最后一人。

如果敌人发现我们的意图,一定会疯狂攻上来。那你们就要坚决顶住。最后,能不能顶住……”话还没讲完,刘正昌说:“师长放心,我是共产党员。”杜绍三说:“保证完成任务!”三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师指挥所里升腾起“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慷慨赴死的气概。随后,形成了一个佯攻撤离的缜密方案,部队得以全身而退。后来不少人问胡炜怎么定下这个决心的,难道不怕丢官 ? 胡炜讲,当时哪考虑这么多,根本没想到什么罪名、处分,就想到要把剩下的官兵带回去,准备好了再打,从而保留了 61 师这支红军部队的革命火种,留下了 21 军的这支主根。

2010 年,91 岁高龄的胡炜老首长表示,将来要把自己的骨灰撒在登步岛。从老一辈将领和营连指挥员身上,我们深刻感到,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指挥员的基本政治品格。

二是政工干部在战场上要勇于挺身而出。综观登步岛一战,从师团指挥员到营连排指挥员,人人能够组织战斗、参加战斗,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无论是军事干部还是政工干部、后勤干部,个个都能岗位互换,上阵指挥,指挥素养整体上很过硬。

比如,61 师副政委李清泉在桃花岛坚守已占岛屿,组织后勤保障,调度接运船只,指挥若定,组织有方,确保了部队攻得上、撤得回。在敌人轮番冲击流水岩时,183 团 1 连指导员戴怀宝高喊“人在阵地在”,带领战士杀入敌阵,刺刀戳、枪托砸,全身负伤 13 处,壮烈牺牲在阵地上。2 连指导员魏国民,在全营干部负伤、官兵仅存 40 多人时挺身而出,指挥部队继续坚守流水岩阵地,打退了敌人多次冲锋。8 连连长胡存仁负伤,指导员湛成正就代替他指挥。3 营教导员王铿对 9 连指导员交代“俘虏一律带走,伤病号保证一个不丢!”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胡炜老首长参加革命后,较长时间都是在政治工作领导岗位上。但部属都知道,老首长不仅会做政治工作,打仗也很有一套。当师政治部主任时,每到行军宿营地,师长都叫参谋给胡主任也挂一幅作战行动地图,实际上是当成军事干部来使用的。老首长们讲,那时战斗部队的政治干部,如果不能和战士们一起冲锋陷阵,工作是很难做的,战士们会说你是“卖狗皮膏药”的。指挥素养体现在战时,训练在平时。作为各级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必须紧紧围绕仗跟谁打、在哪里打、怎么打,强化“三个搞透”研究,做到知己知彼、料敌在先,知天知地,全程在握。

三是指挥员要始终机智灵活、果断指挥。综观战争历史,明智的指挥员,都是既能料敌于先,又能随机应变。登步岛战斗,在敌我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61 师能够取得重大战果,充分证明了作战指挥上是正确的,战法运用上是灵活的、成功的。现代战争,战场情况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对指挥员临机决断、果敢指挥、处置特情提出了很高要求。未来作战,要想实现打狠打痛、有效惩戒敌军的战役目的,必须针对特殊的作战样、特殊的战场环境、特殊的作战对手,认真贯彻“要地夺控战”重大作战思想和战法,围绕作战“八难”问题,研究设计战法体系;必须按照“讲、摆、议、练、评”的基本程序,结合各个层次的战术训练,精心研练具体战法;必须运用兵棋对抗、作战模拟、实兵交战等先进手段,充分检验论证,谋求避强击弱之招,探索发挥自身优长之策。

文章图片12

四是官兵有血性虎气部队才能打胜仗。登步岛之战,是一次惨烈的战斗,尤其是 4日至 5 日,国民党援军大量上岛,在飞机、舰船大炮的支援下,对我进行疯狂反扑,整个白天,部队在无水喝、无饭吃、无工事依托、无上级火力支援的情况下,英勇顽强地抗击敌优势兵力的进攻,干部伤亡了,战士就自动代理指挥;弹药不足,就利用战斗间隙,到阵前敌尸体中搜集;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捅、铁锹砍、石头砸;敌人冲上来打不下去,就拉响手榴弹或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广大官兵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可歌可泣,可敬可佩。就连国民党军事当局都惊呼:“登岛的共军不怕死,不惜携炸药与我工事同归于尽。”“处于绝境之情况下,鲜有投诚分子。”“61 师是共军战斗力最强、最彪悍的一个师。”

登步岛战斗证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和血性、虎气是我军之魂,是制胜之宝,也是每名军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必须通过设置生死挑战的训练,着力培养官兵决死向战、向死而生的打仗胆魄;必须通过设置超出人体极限的训练,着力培养官兵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必须通过设置逼到绝境的训练,着力培养官兵只要还有一个人在,就要继续战斗下去的坚强意志。

五是兵民是胜利之本。当时条件,登陆作战离不开船,船离不开船老大。为解决这个问题,宁(海)象(山)战役后,61 师即令各团成立船管会,并派部队在象山半岛找船、修船。除召开大会动员船工外,还逐个做思想工作,分别承诺船只用后归还,如有损坏按市场价赔偿,并出具租借证明,办清借用手续。到 9 月底全师共征集 240 余只船,船老大 100 余名,基本上保障了部队需要。

为保证船只航行,各营抽调战斗骨干组成水手队,组织官兵船老大一起熟悉驾船技术。经过训练,全师组织以 181 团为主,200 余名水手队员、100 余名船老大、200 多条船参加的船队,形成了军民结合、以军为主的战斗力很强的“陆军战船队”,在输送部队强攻登陆、有序回撤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1月 5 日晚,在敌舰船、夜航飞机扫射轰炸下,接运船队一艘一艘向登步岛驰去,又一艘一艘地接运回烈士遗体和返程官兵,直到最后一组掩护人员上船,还有两只空船无人再乘而返。为支援登步岛之战,181 团副团长和 5 名船老大阵亡。登步岛战斗的胜利,是在人民群众支援下取得的。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兵民是胜利之本”的真理。

文章图片13

(6)胜败评说

1)蒋介石称登步大捷

登步岛之战,是 1949 年渡江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 7 兵团进军浙江,开展舟山战役中的一场恶战。是第 10 兵团在福建前线金门战役失利后,紧接着的又一次失利。两役的失利,被国民党当局大肆鼓吹为“南有金门、北有登步”的两次“大捷”,是“保障台湾安全的关键所在”。战后蒋介石立即派蒋经国带着嘉奖手谕上岛慰藉,守备登步岛和朱家尖的国民党 87 军 221 师被封为“登步师”,成了台湾当局为残兵败将打气壮胆的“政治资本”。

敌方称登步岛战斗为“大捷”,似乎我方就是“大败”。

2)毛泽东称:失利战斗

我军方面,则因为毛泽东在 11 月 14 日致“粟裕同志,并告陈饶(陈毅、饶漱石)”的电报中,提到“鉴于金门岛及定海某岛(注:登步岛)作战的失利”,这样把金门岛、登步岛并称失利仗。由于是中央军委主席讲的,登步岛是个失利仗、甚至败仗的结论就这样定下来了。于是,登步岛战斗被列入我军战史上“败仗”系列,收入内部和公开出版的书刊中。

敌曾大肆宣扬“南有金门、北有登步”的所谓“伟大胜利”。加上毛主席把金门岛、登步岛作战并列为“失利”战。因此,一些同志也就不敢大胆评价登步岛作战的胜利。其实,无论是从这次战斗中敌我双方有生力量的消长,还是从这次作战行动之后引起的解放海南岛、舟山群岛等战局的变化,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登步岛作战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胜利。

3)上海电视台称:小失利大胜利

这场激烈的战斗动摇了国民党依托舟山护卫台湾的决心。登步之战后,蒋介石急令第 52 军 3 个师、第 19 军 2 个师增防舟山群岛,使守岛兵力达到 12 万人,并借势推行所谓“攻势防御”,加大了对我沿海地区的封锁、袭扰力度。为吸取金门和登步两战教训,我军随后在 6 个多月时间内 7 次推迟夺占舟山的时间,并迅速发展海、空军力量,积极扎实地做好全面夺占舟山群岛的准备,蒋介石感到舟山将处于我三军的强大攻势之下,乘我发起攻击之前,在美军帮助下突然将舟山所有驻军秘密撤逃,以避免这部分力量被歼,我达成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乘胜解放了舟山群岛。登步岛之战为解放舟山提供了有关借鉴、创造了条件。

上海电视台 2013 年在《档案》栏目推出登步岛战斗的纪实片,提出我方“小失利大胜利”敌方“小胜利大失利”的观点:可以说,登步之战,我军以小失利换来了舟山解放的大胜利,国民党军以所谓的“登步大捷”换来了舟山守备的大撤逃。

4)21 集团军司令部称:战术上胜利,战役上失利

从战役筹划和指挥上讲,有失误之处;从战术行动和战果上讲,有骄傲之处。战役上如果说失利,我军没有达成夺占舟山本岛的目的,但国民党也没有达成其制造“第二个金门”的目的,最多是打了个平手。在战术上,61 师没有大的失误,可以说是高于对手、胜出对手、强出对手。

一是战术上的胜利。登步岛作为一个独立的作战方向,61 师在没有得到任何友邻部队支援的情况下,与陆海空齐全、数倍于己的美式装备部队作战,持续地打了硬仗、恶仗,取得了伤 1.6 ∶ 1、亡 1 ∶ 64 的重大战果,给敌精锐部队以沉重打击。同时,在敌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我攻岛部队主动撤离战场,全部伤员一个未留,连俘虏也一并带回,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胜利,很好地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战争道德。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走,这是在灵活地运用战术思想。

二是战役上失利。此战,61 师隶属第 22 军指挥。10 月 28 日,三野首长粟裕电示第 7 兵团:“登步岛战斗,必须充分准备,集中优势兵力,有把握有重点地实施逐岛攻占。”这些重要指示未向 61 师传达。11 月 1 日,三野上报给中央军委的《关于舟山战役作战方案》中提出,“原定戌微左右(11 月 5 日)发起战斗,根据目前船只水手缺乏,及作战准备不够充分,拟定推延戌灰(11 月 10 日)以后,[计划阴历十月初二潮汛时间,即戌哿(11 月 20 日)左右]发起战斗。”11 月 4 日,军委批复同意三野 11 月 1 日作战方案,指出“同意你们戌东(11 月 1 日)电所述定海作战方案,我们认为你们采慎重态度,集中优势兵力,事先充分准备,力戒骄傲轻敌的方针是正确的。”

在 22 军催促下,61 师已于 11 月 3 日发起了战斗,不知道这些重要指示。金门战役失利的情况,也一直没有通报 61 师。以致战前,61 师最多只能集中两个团的兵力,对敌形不成兵力优势,师领导慎重研究后,将情况如实上报,但上级未予考虑。在这种情况下,61 师服从大局,坚决执行上级命令,毅然发起攻岛作战。战斗中,尽管官兵战斗意志顽强,打得很勇猛,但未达成全歼敌人、占领岛屿的战役目的。

文章图片14

(7)孙军长为战役失利买单

当年的参战者,回忆战斗结束后那次 61 师连以上干部总结大会情况时说,平时逢会是战友们相遇戏说打趣的机会,唯有这次会议显得格外严肃而沉重。负责后指的师副政委李清泉(后出任大使)主持会议,竭力告慰大家安全撤回是个胜利,使会议有一个好的气氛,但当他提出向牺牲的烈士默哀时,全场就不是肃静,而是一片哭泣声了。

胡炜师长作战斗总结时,除了表彰部队服从命令、打得英勇顽强、安全有序撤回外,着重就战斗失利作了检查,承担个人责任。整个会议鸦雀无声。但当胡师长讲到战斗失利时,会议瞬间却又打破沉寂,悄声地出现了“我们没有失利”,“不是败仗,而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胜仗”等等议论,有的几乎想要与师长辩论。实际上,战斗结束后,部队就围绕着登步岛战斗究竟是胜仗还是败仗、参战部队是有功还是有过、胡师长是优秀指挥员还是怯战的领导者如此等等进行着争论。

金门战役宣告失败,兵团司令叶飞同志立即引咎自责,向毛主席请罪,请求处分。

毛主席说:不是处分不处分的问题,而是从中吸取教训再战的问题。毛主席对金门战斗的失利表示痛惜之余,也深切地体谅了决策人的错误之情。事隔八年之后,毛主席授予叶飞在福建前线导演了一场以军事代替政治的战斗,即著名的 1958 年“8·23”金门炮战。一场炮战,既声援了中东民族解放战争,又摸清了美国欲分裂中国的企图和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的民族立场,使蒋介石获得了同美国讨价还价的“资本”,使毛泽东放手于内部建设,留下金门,为今日保留了两岸接触交流的一个平台。

然而,登步岛战斗后,就没有听到过上级机关对登步岛战斗的失利和成功撤退有任何一种肯定性的说法。失利的责任谁负责,教训何在?成功撤退的经验又是什么?

怎样评价这次成功撤退?始终没有结论。1957 年冬,时任 21 军参谋长的胡炜,在朝鲜西海岸参加由20兵团组织的一次演习总结时,见到了当年组织舟山战役的22军军长、时任兵团代司令的孙继先。他对胡炜说:“登步岛战斗我们催得急了些,很对不起你们,主要是军里有些急躁轻敌情绪,对当时的主客观情况没有慎重考虑。若采纳你们的意见,一定能达到歼敌占岛的目的。”孙继先不愧为红军长征抢渡大渡河十八勇士之首,在承担登步岛战斗之战役失利的责任上,他也是个勇士。胡炜后来回忆说:“事隔七八年了,他能当面讲讲,总比不讲好。”尽管只是几句对话,也说明对登步岛的失利承担了责任。

其实,运用一个师的战斗之决策,又怎能由军一级负责呢?舟山战役“统一由9兵团宋时轮、7兵团王必成、吉洛共同指挥”,这些兵团首长是怎样看的呢?浙东前指,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首长,又有什么说法呢?

没有。

为什么军以上首长,在登步岛战斗后,不能像往常一样及时进行战评,都缄口不言呢?看看下面几份档案电报资料就明白了。

文章图片15

档案电报

怀盛同志:

从戈基处取来一些很有价值的材料,请参阅。似可作为档案电报编入书中(指《钢铁团》一书)。我当时是攻舟的一个方面的指挥员,这些电报我一份也未见过。桃花岛战斗后,22 军连催 61 师要迅速攻占登步岛,完全是依据浙东前指的命令,但其他各部队却均无行动。此件可给军科同志看看,对他们研究战史会有帮助。

即致

敬礼

胡炜(注:时间为 2013 年春节)

鉴于篇幅有限:以下电报档案仅列目录

(1)唐亮、袁仲贤、周骏鸣关于转报第七兵团对舟山作战之建议致陈毅、粟裕等电①(1949 年 10 月 13 日)

(2)军委关于攻击金门岛失利的教训的通报(1949 年 10 月 29 日)

(3)粟裕、唐亮、张震、周骏鸣关于舟山战役作战方案给中央军委的报告①(1949 年 11 月 1 日)

(4)军委同意粟唐张周 11 月 1 日作战方案(1949 年 11 月 4 日)

(5)浙东前线指挥所舟山战役作战命令(1949 年 11 月初)

(6)浙东前线指挥所舟山战役政治命令(1949 年 11 月 3 日)

(7)毛泽东就定海作战问题致电粟裕(1949 年 11 月 14 日)

(8)粟裕根据毛主席的电示立即作出新部署(1949 年 11 月 14 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