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知道的清宫戏曲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6-28 发布于北京

清代宫廷戏曲十分繁盛,

演剧活动在王公贵族心目中,

已被看作正式仪典的组成部分,

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深宫高墙里

帝后、妃嫔们文化生活的需求。

在繁忙的政务后,在宫闱的争斗中,

他们也需要一片属于自己的休憩空间,

戏曲恰好发挥了独特作用,

成为他们最重要的娱乐。

贵为万乘之尊的帝后也是性情中人,

同样有着七情六欲。

休闲时喜好看戏乃是人之常情,

民间艺人和内侍们的演出

曾使他们看得津津有味,

有些帝后更是沉溺其中。

图片

故宫宁寿宫畅音阁大戏楼全景

图片

内廷演戏规矩大

清代帝后对戏曲表演提出了极高的规范要求,对艺术追求尽善尽美。“串贯”(宫内的戏目详细总讲)上,用各色笔记载着剧目名称、演出时间、人物扮相、唱词念白、板式锣鼓、武打套路以及眼神表情、动作指法、四声韵律、尖团字音等。演员必须依照“串贯”,一丝不差地表演,如唱三刻的不准唱40分钟,唱上声的不能唱平声,念团字的不许念尖字等。尤其康熙、乾隆、嘉庆、咸丰诸帝和慈禧太后对戏曲颇为讲究,经常降旨纠正戏衣穿戴的不当之处,还以自己的喜好改动角色的扮相。如果化装不合规范,最轻也要受到斥责:“不要粗拉拉。”

图片

故宫养心殿发现的道光年间“除夕戏目折”

剧本不得擅自增减、改动,但遇有皇家忌讳词句时,可作临时变通。光绪年间,青衣泰斗陈德霖饰演《玉堂春》中的苏三,当崇公道将苏三解到都察院时,苏三见都察院森严壁垒,不寒而栗,原来的戏词应该是“羊入虎口有去无还”,但因为慈禧属羊怕犯忌获罪的缘故,陈德霖临时将“羊入虎口”改成“鱼儿落网”,后来这句戏词就流传下来沿用至今。伶界大王谭鑫培在宫中庆典演《战太平》时,临时将“大将难免阵头亡”改唱“大将临阵也风光”,因而受到慈禧的重赏。

光绪年间,老生后三鼎甲之一孙菊仙进入昇平署,在内廷演戏兼任教习达16年之久。他性格豪放不羁,有时在舞台上偷工减料,在内廷演戏也会删减词句。以致慈禧专门为此下旨意,对他斥责:“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初十日,总管马得安传旨:凡孙菊仙承应,词调不允稍减,莫违。钦此。”

图片

太后见喜格外恩

1890年(光绪十六年),谭鑫培以民籍学生身份入选昇平署当差,首次进宫,便被慈禧太后在长春宫召见。谭鑫培行罢三拜九叩大礼,慈禧看着花名册问:“你就是谭鑫培吗?”谭鑫培忙答:“正是奴才。”“哎呀,你这个鑫字要三个金字,要这么多金子干什么,写起来多麻烦,我看有一个金就够你花的了。你以后叫金培好不好?”就这一句金口玉言,谭鑫培赏钱还没拿到,名字里的两个金就没了。李莲英在一旁忙说:“老佛爷金口玉言,御赐你一个名字,多么吉祥,还不快点谢恩。”谭鑫培忙说:“是,奴才谭金培给老佛爷谢恩。”从此,谭鑫培在清宫档案中一直被写作“金培”,在民间则仍用“鑫培”。

戏曲专家们考察宫廷戏曲服装

有一天散了戏,谭鑫培吃完宵夜才回家安歇,一直睡到第二天午后,等赶到颐和园演出已是4点多钟,迟到了。李莲英只得先让人垫了一出《反西凉》。慈禧一看就明白了,等谭鑫培演完后问:“你今天来晚了吧?准是误了差事,所以加一出《反西凉》。”谭鑫培跪奏道:“奴才蒙老佛爷天地之恩,到宫内承差,碎身难报,怎敢误差。实因奴才贪睡,过了晌午才起,奴才罪该万死,请老佛爷降罪。”慈禧道:“难道你家里人就不知道叫叫你吗?”谭鑫培奏道:“奴才管家素严,儿辈历来不敢惊醒,以至误事。”慈禧闻言,不但没发怒加罪,反而对李莲英和左右的人说道:“你们瞧哇,他一个唱戏的家规倒很严,好,好,你们也学着点儿。”又对谭鑫培说:“这次我念你是初犯,不加罪你了,念你治家有方,小李子,来啊,赏给他五十两银子、绸缎两匹。领赏去吧。”欲加之“赏”,何患无辞?连没人叫醒睡晚了,都成了“家风”体现,变罚为赏,足见慈禧对谭鑫培的宠爱。

武生宗师杨小楼在宫里头一天当差,唱的是《水帘洞》《长坂坡》双出。慈禧本来喜欢他父亲杨月楼的戏,见他克绍箕裘,当然是爱屋及乌。慈禧知道杨月楼有“杨猴子”之称,看了杨小楼的《水帘洞》后对人们说:“这个小杨猴子真不错!”同行中因为他能得到慈禧的亲口褒奖,一时引为殊荣。后来杨小楼在民间唱堂会,戏单上曾还写过“小杨猴子”的名字。

图片

京剧《定军山》,谭鑫培饰黄忠

旦行宗师王瑶卿进宫已是光绪三十年,他尝试在舞台上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慈禧对他很感兴趣,还说过“王大唱得不错”。看来慈禧晚年也能接受新观念,并不是只欣赏原先那种没有多少表情,只会抱着肚子唱的正工青衣。

图片

帝后票戏改剧本

清代顺治后诸帝大都嗜戏,其中有几位还是个中行家里手。乾隆帝曾在南府亲自演唱,命内侍陪演。因本身嗓音低,够不上昆弋宫调,故自创一调,半白半唱。内侍学之,称作“御前腔”,梨园界号为“南府腔”。光绪帝爱打鼓,尺寸、点子都非常讲究,够上台水平,不过没真上过场,宫里的“御制朱奴儿”就是光绪的打法。

图片

陈德霖昇平署腰牌

清宫中改戏的最大工程当属在慈禧太后主持下,将连台本戏《昭代箫韶》由昆弋腔翻为皮黄。慈禧将太医院、如意馆中稍知文理之人,全数宣至便殿。分班跪于殿中,由慈禧取昆曲原本逐出讲解指示,诸人分记词句。退后大家就所记忆,拼凑成文,加以渲染,再呈定稿排演,可称为“慈禧太后御制”。该剧原本共240出,排出105出,不足一半,庚子之乱后没有继续再排。陈德霖除安置场子并编词句外,还要把慈禧所编之词都安上唱腔。慈禧所编的词,不但不能改,还得大加恭维。可是有许多词句,真是难以安腔,无论如何,也得想法子迁就。所安的腔,唱出来好听,慈禧便得意,自以为编的词句好,容易唱。倘安的腔唱出来不好听,慈禧不说她词句不容易唱,说腔安得不好。陈德霖说,为慈禧编的一套词安腔,“得出几身汗”。

图片

《昭代箫韶》戏本

图片

借戏宫斗别有心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对光绪帝怀恨在心,经常借点戏发泄其愤恨之意,多次派谭鑫培、罗寿山演出《天雷报》。《天雷报》写的是天雷劈死不孝之子张继保的故事,慈禧还亲自就情节、人物、扮相、服饰等提出非常具体的修改意见,加强演出效果,加重对张继保的谴责,影射光绪帝就像张继保一样忘恩负义,要遭天雷击毙。

图片

《连营寨》白锻平金绣八宝“长胜将军赵”旗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和光绪帝生命中最后一年,谭鑫培和杨小楼在德和园戏台演出三国戏《连营寨》达八次之多。《连营寨》演刘备为关羽和张飞报仇,兴师伐吴最后失败的故事。这年6月28日是光绪帝37岁的生日,照例从皇帝生日的前三日直到后五日期间都作为“万寿节”庆典,慈禧有意在“万寿节”第一天的6月25日,安排了这出满台是“白盔白甲白旗号”的哭灵戏,自己坐在颐乐殿宽敞的殿堂里,看着德和园大戏台上展示的全套的白缎勾金边绣黑色花纹的典型中国传统的丧服。天子寿辰前夕演哭灵戏,被看作是不祥之兆,是大清王朝即将覆亡的象征。十月初一,慈禧自己生日的前九天,行将就木的她再次观看了这出描写皇帝临终的戏,在最后所点的剧目中,其对光绪帝耿耿于怀,发自内心的诅咒,已是昭然若揭。谭鑫培演至火烧连营翻“吊毛”时,故意以额角触地,鲜血直流。他做出昏厥的样子,想用这种表演使正在看戏的慈禧震惊,产生联想,引发恻隐之心,宽容作为皇帝的光绪。机警的慈禧早从谭鑫培的眼神和动作中领略到他的一片苦心与用意,但仍心硬如铁,佯装不解,始终不为所动。

图片

大戏落幕紫禁城

清宫最后一次演戏,是1923年(民国十二年)农历8月22日、23日,为了庆祝端康皇贵太妃(即光绪帝的瑾妃,珍妃的姐姐)五十整寿(宫中习称“千秋”),昇平署在漱芳斋承应演戏。共演出了16个剧目,其中有梅兰芳的《游园惊梦》,王凤卿、尚小云的《汾河湾》,余叔岩的《定军山》,杨小楼的《金钱豹》,杨小楼、梅兰芳的《霸王别姬》等。赏银也创了新高,梅兰芳和杨小楼因是双出,每人300元,余叔岩200元,三人又各得额外赏赐的衣料四件。

图片

京剧《霸王别姬》,杨小楼饰项羽(右),梅兰芳饰虞姬(左)

京剧大师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曾记述他当年入宫演出的经历:“等我们到了后台看见桌上摆着大红漆插屏架上一个大水牌,上面写着'辰正开台大吉’,底下列着戏码……到了辰时开戏,先《跳灵官》……当时马连良还没离开科班,那天是和茹富兰两人唱《借赵云》,上午都是富连成……我和玉芙的《游园惊梦》,姜妙香的柳梦梅……这天我们《惊梦》的堆花,除了十二花神、大花神和四个云童之外,又加了12个仙童手执挑竿的绢花灯,也是宫里箱上的,做得很精致。《惊梦》下去,底下是杨老板的《金钱豹》……第二天是我和杨老板的《霸王别姬》,尚小云、王蕙芳的《五花洞》,谭小培、筱翠花的《戏凤》,俞振庭的《飞叉阵》《鄚州庙》等等。”

这是梅兰芳唯一一次在宫中演出,也是昇平署的最后一次承应戏。这次演出为曾经无比繁荣的清宫戏曲作了最后的谢幕,自此以后直至1924年溥仪出宫,紫禁城内再也不闻鼓板丝弦之韵。特别的剧情、特别的人事、特别的时代背景,使这次演出成了一个传奇。

文图:池浚

美编:张琳琳

排版:凛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