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优秀品质,都是父母先做出来的。

 知本学社 2023-06-29 发布于山东

儒家文化提倡仁。仁者,乃推己及人也。具体的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做不到的事,就不可以去强迫别人,欲让他人做的,自己要先做到。

这个道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特别是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尤其突出。很多父母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怎么就非常反叛呢?甚至完全对着干。

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很好的理解仁,没有很好的做好推己及人。

不让孩子玩游戏,自己捧着手机玩得停不下来手。孩子当然不服:为什么你玩得我玩不得?告诉孩子一定要考名牌大学,给父母争光。孩子当然不服:你干不了的事,凭啥让我替你干?苦口婆心的说:孩子这个是为你好。孩子更不服:你为什么不对自己如此好呢?

父母们不懂了:难道父母不应该教育孩子吗?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呀。

这种认知是错的。

教育是门大学问,不是人人都做得了的。必须要有丰富的学识、良好的品德等要素才可以以教育者处之。父母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孩子,有责任与义务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的条件。当父母的能力支撑不住当教育者的时候,就必须回头认识自己。因为一个学识低陋、素养卑微的父母,拿什么教育自己的孩子?

只有一个办法,从自己做起,希望孩子什么样,自己先做出样子。孩子当然会受到父母的熏染,潜移默化。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

父母积极向上,孩子当然也积极向上,并且会更上一层楼。父母粗暴乱来,孩子当然也粗暴乱来,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孩子的品质,就这样先在父母身上体现出来了。

推己及人,先从自己开始。俗话说的好:求人不如求己。求,不是单纯的乞求,它还包括要求,指责,批评,强加等方面的意思。任何时候,我们面对一个事物的时候,都要先求己,问问自己是不是、对不对、该不该。

这个世界原本就是镜相原理:父母让孩子感受到强迫和痛苦,孩子当然会将强迫和痛苦反射回父母身上。当我们放不下诸多纠结的事,那些事必然会纠缠我们不放。父母与孩子,就是这么一种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