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理学家程颢在旅途中,写下的这首哲理诗,每一句都另有深意

 本钟 2023-06-29 发布于云南

程颢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后来的朱熹在周敦颐和程颢等人的启发下,最终创立了“理学”,成为了当时的主流思想,对于明清两朝也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提到“理学”可能很多人会有误解,认为正是“理学”禁锢了后人的思想,其实我个人不这么认为,“理学”就是约束个人的行为规范。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恐怖,只是现在很多人误解了而已。

任何的事物都其存在的必然,而我们要遵从事物的发展,其实最早提出“理学”这一思想的是周敦颐,也就是写《爱莲说》那位,还有就是程颢兄弟,进一步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到了南宋时期朱熹做了全面的总结,最终形成了这一思想体系,被后人称为“理学”。

当然笔者并不是要谈“理学”,还是继续读诗,向大家推荐程颢的《题淮南寺》,这也是程颢后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首诗如果仅从字面上来看的话,可能会觉得很一般,其实这是一首很典型的哲理学,诗人通过对于事物的观察,以此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为此这首诗也是显得别具一格,值得我们一读。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蘋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淮南寺是寺庙的名字,位于江苏扬州,古代的时候扬州是大都市,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一说,当地非常的繁华,名士汇聚,而程颢正是与友人游历扬州,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么一首哲理诗。开篇两句显得有一些突兀,“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蘋吹尽楚江秋。”南来北往没有任何的束缚,我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想休息就休息。西风吹尽楚江上的白草蘋,让人瞬间会有一种感伤之怀。

在第一二句中诗人通过对于自身的经历,以此来表达对于人生的感悟,对于诗人来说各地游玩,除了增长见识,还有就是欣赏了各处优美风景,可是古人有悲春伤秋一说,到了春天会悲伤,到了秋天会伤感,这种情感的变化,让很多的文人往往会有感而发,在这里诗人同样如此,看到了秋天的景色,其实有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为此字里行间也是充满了忧愁之感。

第三四句则是潇洒飘逸,同样也是有感而发,还与前面的两句形成对应,让这整首诗更加的立体,另外那种感伤之怀也是呼之欲出,“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对于我们这些修道的人来说,并不是为秋天感动悲伤的旅人,任凭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相对悲伤。诗人把自己称为修道之人,很明显与别人不太一样,给人一种飘逸之感,当众人面对悲伤时,诗人其实并没有那么悲伤,尽管他骨子里还是有一丝伤感,可是与普通的人比起来,他显然更能够克制自己的情感。

程颢的诗是很典型的宋诗写法,一定是会融入思想,也一定是会突出哲理,虽然在这首《题淮南寺》一诗中,写得比较隐晦,但是通过诗人的情感,还有他对于人生的态度,更多的是告诉了世人,其实悲伤只是一种情感的变化,没有必要过分悲伤,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对于景色来说,只是一种外在的变化。人生也是如此,每个人都会变化,会随意环境而变,不过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初心,用超脱淡泊的心态去面对一切,面对人生中的挑战,还有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

相关内容已获授权,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