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奶奶在才叫老家

 杨光之下 2023-06-29 发布于云南

YG1ZX

又到了老家吃鸡枞的季节

老家好像是记忆的代言人,总是能扯起好多欢乐。今晚很热,记起了村里邓奶奶用马驮着的黄瓜,我没想到这东西竟然多到要用马驮。好像他家做什么都要地多产些给他们,我们云南人喜欢吃菌子,我们这地方鸡枞最多,邓家爷倆只要到了这个季节,早早从床上爬起来,只捏着一把镰刀、一个塑料袋出门,就能带上大袋鸡枞回家,一称就是三公斤以上,好的年头卖鸡枞都能得上万元,蝎子粑粑-村里独一份。捡鸡枞是门技术活,你得看天时地利人和,夏至到小暑期间,也就是六七月份,气候高温潮湿,只要一听打雷声,捡菌人就出门了,鸡枞每年都长在固定位置,时间也差不多,这就需要捡菌人掐住时间,在我家一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处,我连续蹲点三天早上,就在第四天去的时候我只见鸡枞被拔下的根,白白的,跟我的心一样凉凉的。我从小到大没自己捡过鸡枞,唯一一次还是跟奶奶上山干活,奶奶见我在偷懒,就叫我去看旁边地里有个位置会长鸡枞,“有了有了”,我大呼小叫的表达着我的激动心情,想着待会怎么炮制它比较好吃。鸡枞长下面这个可爱的样子!妹妹三四岁跟着上山一直哭闹,爸爸给她找了一窝鸡枞,她看守着一个上午不哭不闹。

YG2ZX

是我把书念歪了

以前周末放学回家,老祖(爷爷的爸爸)的声都特别大“大宝宝回家了”,有点不好意思又很开心家里总有人等候,后来每次回家里,就只剩下奶奶了,也幸好还有奶奶。小时候我老跟奶奶吵,嫌弃她洗碗不干净。我总嘲讽奶奶的生活习惯,可我忘记了自己有幸从山坳里走出去见到更大的世界,但我的奶奶她从小一直生活在这方圆十里,连县城也不常去。奶奶小时候没上过学,她们一个村的女孩都没上,我问她想不想去上学,她说那么小哪里会有什么想不想上的念头。在大锅饭的年代大家都饥肠辘辘,她吃不饱饭,只能去山上挖野山药回来吃,奶奶说起来时候老用手擦眼睛和鼻涕,是饥饿的影子化成了水从心里流出来了,有一股苦味!当我在城里霓虹闪烁时,她入眼可见的只是一个火炉,一团团火焰从炉里钻出变成烟,如此的日复一日。我却以外面世界的标准来要求一个农村老太太,我大方了吗?我宽容了吗?是我把书念歪了,没有习得一份宽容,却多了十两自私。难怪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我不过是想要奶奶迎合我的生活罢了,中间还穿插着不多的“为她好”。我经常讲她做菜不好吃,可就是吃她做的菜长大的。我得念她的好,念她小时候早起给我准备带去上学的饭菜,念她指引我拔起人生的第一朵鸡枞。

YG3ZX

​奶奶在才叫老家

以前老觉得家乡是落后的,羞于提起的,连家人老了也不想他们回老家,但忽略了他们在那里的情感依托。我常不能熟记城里的路,一是懒,二是真心不熟悉城市的密码。可我发觉在乡村我也变得格格不入。原本那里有我们熟悉、可依赖的家人和习惯,可“熟人式”的乡土正在被“陌生人”的城市文化入侵,村里的人多了好多陌生。道路虽已由泥泞变为水泥,瓦房、土基房换成了别墅,可串门的少了,只留下了那些头发花白的老人在村里溜达,垃圾堆放在一栋栋乡村别墅周围。其实这里早已不是我年少时的模样,我时常想我这个农民的儿子,不熟悉城市生存法则,又遗忘了乡村生活习惯,就是个两不像,我想我奶奶了!

我怀念奶奶的嘘寒问暖,其间蕴含着的是关心别人胜过于关心自我的温情。在人世间,人类的感情才应该是最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事物,他们的不计回报的付出不应该只是换来我们的埋怨,小时候还总说长大了让奶奶享福。

作者:阳光只有一下

 别等了!幸福说不来了
● 审讯如何突破
● ​体制不是最能干的

​感谢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