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浅述(三):中医的一论——气的一元论

 人老颠东 2023-06-30 发布于安徽

1、气的一元论

长期以来,由于中医没有注意结合现代科学,尤其是结合量子物理学,对“气”给以新的解释。所以谈到气,就欲言又止,讳莫如深,生怕掉入虚无主义的玄学之中,遭人攻击和诟病,所以常常避而不谈。其实整个中医理论都是建立在气的基础之上,就连英文都把QI(气的汉语拼音)作为单词收录了。

科学可以证明,人体的气客观存在,是构成核糖核酸、 DNA、 蛋白质和细胞这几类物质的基础。气是人体中的最小物质,它构成了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因此,气的一元论是中医理论的基础。气是中医的基础词汇。

西医认为人体是由蛋白质和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人体中可见的最小物质。人的卵子小如一个英文的句号。其实,在人体中,核糖核酸更小,构成DNA或RNA(核糖核酸),加上蛋白质,构成细胞。细胞群形成人体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形成人体十大系统。中医看法不同。古人认为气是物质的本源,人由天气和地气合成。《黄帝内经》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图片

中医天马行空,讲的是天人合一的规律,认为人是由天气和地气合成的,即“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西医是科学,依据看得见、摸得着、可重复的数据,解释已知的规律,认为人是由细胞构成的。

其实,气是比细胞、比核糖核酸还小的物质,是看不见的分子。它不仅构成了人,还构成了世间万物。气有味道和颜色,如酒香、桔香等气味都是人类看不见,但能闻到的分子颗粒。呼吸道病毒也是气体分子。天上的寒气让人打喷嚏,地下的寒气让人关节疼,这都是邪气分子进入人体细胞的连锁反应。还有雾霾、汽车尾气、炒菜油烟、装修甲醛等,都是以气的形式进入细胞,引起癌变的。

2、中医气的功能

中医认为,人体之气有五个功能:推动、固摄、气化、温煦和保卫。推动是气流促进血流;固摄是要控制血液流于脉中,而不溢出脉外;气化是让血变成气;温煦是让血中的养分,以气的形式笼罩营养全身

的细胞;保卫是身体的正气抵御体外的邪气入侵。

气化是中医的专有名词。古人在气化过程中,用精气作为过渡,提出“精生髓,髓生血”,“血载气,血藏气”,因此气血同源,精血同源。沈红艺曾经撰文专论《中医气化理论源流考》。该文考证了气化一词的来龙去脉,认为对于气化,“后世医家都宗其旨来进行阐发,用以说明机体津液在生成、输布、排泄过程中,气与津液、津液化为尿液的生理机制”。说到底,气化描述了精气在三焦中,形成气、血、津、液等的各种物态变化。只不过古人用气化一词,代替了体内实际发生的气化与流化两种形态的转换过程。此“气化”已有先见之明。若古人那时提出液化,也就成了笑话。

图片

人气与天气、地气都有交流,所以必然存在气道。气道就是经络。人体除了会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还会吸入病气,放出生病的气味,这才产生了身体上的五味,即臊、焦、香、腥、腐,分别反映五脏,即肝、心、脾、肺、肾的不同疾病。

另外,人体之气有四种成分: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元气是先天之精气,寄存于肾中,是爹妈给的,越用越少。宗气和营气都是后天之精气,是水谷和空气之精华,宗气聚集在胸腔中,营气行走于脉中,宗气和营气都可以补充元气的消耗。卫气行于脉外,游离于皮下,是与歪风邪气打仗的部队。病灶细分到底也是气,即病气和毒气。疾病的产生,起源于大自然中各种气体的交换。卫气没有防止住邪气的入侵,细胞受到伤害。细胞生病,人就生病了。

人体每一个细胞都是活的,它们呼出废气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也会吸入病气,放出生病的气味。这才有了身体上臊、焦、香、腥、腐的不同气味,对应反映肝、心、脾、肺、肾五脏的不同疾病。如身体散出臊味,一定是肝脏有病,以此等等可以类推五脏。

3、中医气的物理意义

世界顶级高能物理学家、顶夸克的发现者,美国费米实验室的学科权威之一叶恭平博士(Dr.Gong Ping Yeh),是专门在高能加速器里认识世界的科学家。他使用的加速器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能够看到世

界上最微小的物质,如夸克。

他比喻说,现代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太显粗糙。他们就像在一个古城堡里,点燃一根蜡烛,看周围的事物。他们看到的蛋白质和酶都十分有限。不能说完全地在盲人摸象,但也差不多。加速器就像在古城堡里到处都安装了几百瓦的大灯泡,别说蛋白质,就连原子核里的质子,及质子里的夸克,都可以通过测量“看到”。

叶博士认为:“气是分子的释放,不仅人类有气,就连大理石和水泥也有气。只要有味道,就证明其中有气存在。我们身上的原子与行星上的原子一模一样,没有分别。人身上的原子就是宇宙中行星的尘埃,人死了又变成尘埃,将来可能跑到其他星球上托生成某种生物。抛开灵魂学说,从物理学角度看,天、地、人本来就是一个整体的。由原子构成的人生存在着轮回,只是不同的物质形式罢了。在高能加速器中,基本粒子夸克和电子都是极其微小的气态。气是空的。细胞也可以细分到近乎气体的基本粒子。这是真正的科学,无人能否定”。(以上引号中的描述是叶博士在阅读本章时,亲自修改的。)

4、气体的夸克是比细胞还小的物质

世界上什么存在,什么不存在,最终都是高能物理学家说了算。

夸克是世间一切物质的最小的基本粒子。任何物质,不论它们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都可以不断细分,分到分子,分到原子,最后细分到基本粒子的“夸克”层面。在高能加速器中,“基本粒子”其实都是肉眼看不到、微乎其微的“气”态。气是空的,所以叫空气。“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不仅是佛家的禅语,也是物理学家看到的事实。

图片

在物理学家眼里,没有绝对的真空,但一切物质又都是空的。你把手放在桌子上而没有掉下去,是因为你碰到了一大堆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木头与铁在手感上存在差别,是由于木头的分子与铁的分子不一样,分子里的原子结构和电子数目不一样。任何物质在原子核内的夸克层面都一样。木头、铁与人体是没有分别的。另外,由于所有物质内部的电子、夸克都在不停地运动,因此所有物品即使不用,也

会老化和失效。只是有的材料老化的速度相对慢一点而矣。

图片

夸克是世间一切物质的最小基本粒子,任何物质都可以不断细分到分子、原子,再到基本粒子的“夸克”层面。在高能加速器中,“基本粒子”其实都是肉眼看不到、微乎其微的“气”态。人体的气是分子形成的,肉眼看不见,但有颜色和气味。气是生物电磁波,它是因夸克、电子等基本粒子不停地运动所辐射出来的。气无孔不入,相互影响和传染。

5、细胞也会吸收和释放气体

西医可以证明细胞鲜活,里面也有“脏器”,医学上称为细胞器。细胞和人一样也会生气,也会“发脾气”和“放屁”。任何细胞,都可以细分到近乎气态的夸克层面。固态的病灶最终也可以细分成不同气体的组合。换句话说,病灶细分到底,也还是夸克。中医没有病灶的说法,直接就叫病气。病气在中医统称邪气。精气是正气。学中医关键要弄清楚气的分别,以及气道经络的走向。人体阴阳平衡,经络 通畅,正气就充足,邪气就进不来。这就是《黄帝内经》讲的: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中医的目的就是要扶正祛邪。

6、细胞内正气与邪气的斗争

每个人体内的正气决定了同样的环境下,他是否生病。中医珍视人体正气,认为饮食寒凉,或过多洗浴,以及多言或多动,都容易伤正气。中医相信意念可以聚正气。特别是道医,可以发功治病。中医相信精神对物质存在反作用。过度的、不良的情绪会伤气,由气伤身。情绪中的怒、喜、思、悲、恐,分别影响到五脏之气的平衡。 “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这就是为什么,有人看球赛, 一高兴引起冠心病发作,乐极生悲,反而死了,因为过喜伤心。也有人一害怕,就会尿裤子,因为惊恐伤肾。五脏生病,肝、心、脾、肺、肾除了会分别释放出臊、焦、香、腥、腐的气息,还会在青、赤、黄、白、黑的颜色上发生变化。人的气冒出体外,因气的颜色变化,形成了“人体彩虹”。物理学认为,气是能量,能量产生波。波的震荡衍生出味道和颜色。这就是气的一元论。

图片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见气也分正、邪。人若正气盛,则其抵御外邪的能力就强,人就不易生病。不良的情绪会损伤五脏六腑的正气,进而影响到五脏六腑的功能,即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

本文选自曹军、冯倩等编著《现代人看中医:趣谈中医药及全息》,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