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惊现280多座船棺,有人猜测“棺王”主人可能是一位年轻王妃

 钰姐讲历史 2023-06-30 发布于四川

2016年,成都惊现280多座船棺古墓群,令人费解的是:“棺王”底竟有一套青铜厨具和一罐神秘液体,专家推测墓主是一位身份尊贵的年轻王妃。真相究竟如何?一起来揭开古蜀国神秘的面纱。

2016年3月,成都青白江双元村准备建一个大型商业中心,就在开工前请文物部门勘探确保地下没有文物。这天,勘探队打探沟刚打到不足2米深时,眼尖的工作人员就发现了一个黑乎乎的铁疙瘩,貌似一把小斧头。

大家很吃惊:这不是商周时期的青铜钺吗?要知道钺是当时的一种高级礼器,更是权利的象征,只有高级贵族才能使用。

因此,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队领队王天佑断定:附近很可能有古墓!于是考古队进行更科学的发掘,果然发现地下有古墓且不止一座,竟有280多座!

280多座墓葬遍布面积2000多平米工地上,有豪华大墓,有无任何陪葬品的小墓,最奇的是:所有棺材由整根独木掏空制成船形,这就是古代典型的“船棺葬”。

按说船棺葬习俗在几千前我国东南沿如海福建浙江一带比较容易出现,那为何会出现在四川呢?因为古蜀国是一个河网密布的西部水乡,船的作用也大。

经过半年多辛苦发掘,考古人员发掘出大量陶器、漆器、青铜兵器等上千件陪葬品,其主人就是神秘的古蜀国人。

但它并不是刘备建立的那种蜀汉政权,古蜀国历史早很多。《华阳国志》记载早在三皇五帝时期来自青藏高原的一些古老少数民族就沿岷江进入成都平原并建立了政权,此后数千年里一直统治着整个四川盆地,后人称“古蜀国“。


但对于很多专业人士而言,古蜀国非常神秘。因为它没有相关史书记载,就算有记载也只是寥寥数语。古蜀国人们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后人长期以来是一无所知的。

只是近几十年四川发现一些重大考古,古蜀国神秘面纱才一点点被揭开。比如4800年前古蜀遗址三星堆,出土文物超乎想象,以致有人说三星堆是外星人的杰作,也有人质疑蛮荒落后的四川怎会有如此独特且高度发达的文明?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创造这种神秘且高度文明的就是四川本地人即古蜀人。那双元村墓主会不会也是古蜀国人呢?

考古人员刚发掘时并不顺利,因为很多墓已被盗多次,直至M15号墓才清理出11件保存完好的青铜器如柳叶剑、矛、戈等兵器,凿子、斧子等生产工具。

此后又在M46号墓出土了31件精美礼器兵器,那把3000多年前的柳叶剑至今寒光阵阵,青铜器里小刀仍能切开一叠报纸,青铜戈上图案精妙绝伦……

考古人员还在青铜器上发现了很多花纹,与成都商业街古墓器物上的很相似,看起来像古蜀国的原始文字,但还不能证明,因此考古界称之“巴蜀图语”。

那么,双元村还有什么惊喜呢?

几个月后的这天,终于找到了一座超大规模的船棺墓M154号,光墓坑就长8.3米,棺长6.1米,宽1米,由金丝楠木做成。但遗憾的是已被盗墓贼光顾多次,墓室早被洗劫一空了。

但考古队还是在淤泥清理出不少的小型青铜器、漆器等。最让大家惊喜的是那枚小青铜印章。在古代印章就相当于身份证,但这次很意外。

印章上的图案究竟是什么文字?考古人员和古文字专家一头雾水。因此通过印章不能破解墓主身份。为做细致考察,考古人员将船棺吊出墓坑。

没想到这一举动柳暗花明,他们这才赫然发现棺底还有一个土坑,想必因被压在棺底才没被盗墓贼发现。这令考古人员惊喜不已。

因为古代高级大墓通常会在墓主腰下位置挖一个坑,用来放置墓主生前钟爱的珍贵宝贝,这种陪葬坑就叫“腰坑”。

那如此大墓腰坑会藏有什么宝贝呢?这6件宝贝,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叫什么。

6件中的青铜鼎是用来煮肉的,相当于一个锅。还有装酒用的缶、盛水的盆和匜(yi);两件名字复杂的甑和鬲,合起来叫甗(yan),即现在厨房用的蒸锅。据说酒具装满神秘液体,有介绍说拿去检测了,甚至是什么东西笔者还没查到。

很明显,这就是一套厨具。难道墓主生前是厨子?但看大墓规格,墓主不可能是普通平民,而是高级大贵族,那又为何将厨具当宝贝藏腰坑呢?

为此考古人员又清理出了一些尸骸碎片如牙齿、骨骼等,经检测发现这些骨骼有着女性的特征,因此推断墓主是一位年轻的女性,死亡年龄约在25岁到30岁之间。这似乎能解释得通腰坑里为啥有那些陪葬品了。

墓主很可能她是一位年轻的王妃,不用为生计奔忙,但热爱烹饪美食,可惜的是20多岁就香消玉殒了。她的家人就将她喜爱的精美陪葬品放在腰坑里。这也只是猜测。

综上,3000多年前四川就有一个高度发达的古蜀国文明存在,它不仅不落后于其他文明,甚至在青铜器铸造等方面远超中原。

当然,还有很多需要解谜,比如高度发达的古蜀国文明为何没有文字流传下来?神秘的巴蜀图语是怎么回事?那枚青铜印章又该怎么解读?等等。

不管怎样,遥远而神秘的古蜀文明都是华夏文明,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我们都应满怀崇敬去仰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